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南鑼鼓巷:鬧市中探古
2018年07月10日15:25  來源:中國僑聯
原標題:南鑼鼓巷:鬧市中探古

前世今生

地鐵6號線南鑼鼓巷站出來,過馬路便是大名鼎鼎的南鑼的南入口了。熙熙攘攘的人流就是最好的路標。

南鑼鼓巷很短,南起平安大街,北到鼓樓東大街,全長不足800米,巷寬8米。初春的艷陽下,巷子裡摩肩接踵、人聲鼎沸。攬客的三輪車立在巷口,三五成群的游客中年輕的面孔居多,拿著地圖的獨行客則相對安靜……

然而,這條熱鬧的巷子並不是南鑼的全部,它只是軀干。巷子兩側各有8條東西對稱、整齊排列的胡同。這1條巷、16條胡同猶如一條大蜈蚣,趴在一個規整的四方塊兒裡,所以這裡又稱蜈蚣街。

南鑼鼓巷出名不過十來年的光景,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區之一。在元大都“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城市格局中,這裡是“后市”的組成部分。元大都規劃設計時仍延續了裡坊制,全城分為50坊,坊與坊之間是寬闊平直的街巷,猶如棋盤。這裡以南鑼鼓巷為界,東為“昭回坊”,西為“靖恭坊”。滄海桑田、斗轉星移,南鑼這隻“大蜈蚣”靜靜趴了700多年,相當完整地保存下了元大都裡坊的歷史格局,成為北京現存規模最大、品級最高、資源最豐富的棋盤式傳統民居區。

作為軀干的南鑼鼓巷,從來都是喧鬧的。年輕的時尚達人們多穿梭於主巷兩側的個性小店、特色美食。然而,隻要走進那一條條胡同深處,便會發現一個別樣的南鑼——那裡有舊日的王府、精美的磚雕、安靜的四合院以及依然生活在平房中的大爺大媽……那裡有北京的前世與今生。

僧王府

於地鐵施工的紅色圍擋包圍中走進南鑼,沒兩步一個小彎兒,東側的第一條胡同——炒豆胡同便在眼前了。進胡同不遠,牆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標牌讓我們很容易地找到了僧王府。

僧王府是僧格林沁的王府。曾轟動一時的電影《火燒圓明園》,裡面有一個情節:清朝的一位蒙古王爺在與英國使臣談判時,因言語不和雙方動起了手,王爺幾下子就把英國使臣摔到了湖裡。這個身手強悍的蒙古王爺就是被晚清政府“倚為長城”的僧格林沁。

僧王府最初只是一般的郡王府,規模和規制在那兒,后來經過累年擴建改建,最終發展成前門在炒豆胡同,后門在板廠胡同,縱跨兩個胡同,中、東、西三路各有四進的建筑群。然而,這改擴建而成的王府畢竟不比那些“世襲罔替”的親王府,府院雖大,建筑卻並不統一。民國后,府第被僧格林沁的后代逐漸拍賣,一座顯赫的王府未及百年便被分割得七零八落。

駐足炒豆胡同77號院門前,破舊的椅子、自行車以及各式雜物……不用問,這裡早已成為了普通百姓的居所,很難想象當年王府的氣派。隻有門前那對碩大的滾墩石,一望便知非尋常人家可有,成為歷史的沉默見証。

僧王府后來還住過一位名人——朱家溍。朱家溍是我國著名文物專家和清史專家,還是著名的戲曲研究專家,宋代理學家朱熹的后人。朱家溍在北京曾住過四所房子,其中有三所都在南鑼鼓巷地區。僧格林沁之孫家道敗落,難以維持,被控告“未贍養好家人”,隻得將王府拍賣。朱家買下了王府中部精華的十幾間房屋。從書上讀到,朱家溍這位學貫中西的牛津高材生還饒有興趣地在院內選了山寨版的“燕京八景”:太平雙瑞(上房階前兩棵太平花)、玉芝呈祥(花下多白菌,即俗稱狗尿苔)、壺中天地(葫蘆棚)、香雪春風(兩棵老丁香)……

東棉花胡同

從炒豆胡同東口鑽出向北,過板廠胡同口繼續前行,沒多遠便是東棉花胡同。東城區文管所的小陳帶我們走進了東棉花胡同15號那個看上去再普通不過的小院門。穿過一片雜亂的小平房,一座磚雕拱券門赫然出現在眼前。它應該是原來這座三進四合院的二門,大約四米高,兩米多寬,周身細密的花紋在初春的艷陽下顯得有些炫目,讓人驚嘆這相貌平平的小院裡居然藏著這樣的寶貝。走近細看,下為石雕須彌座,座上均為磚雕,上刻花卉競艷、走獸鮮活,頂部有朝天欄杆,欄板上雕歲寒三友凹凸有致。整個拱門保存得相對完好。門兩側雕有多寶槅,可惜裡面的暗八仙圖案已經殘破不全了。這磚雕雖是民國建筑,但院子是清末年吉林將軍鳳山住宅的一部分,原宅很大,幾乎佔滿胡同的東半部。2001年這15號院和拱門磚雕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帽兒胡同

出東棉花胡同西口,便又回到了南鑼鼓巷主街,立時與喧鬧的人群撞了個滿懷。於是緊走幾步,扎進了斜對面的帽兒胡同。也怪了,隻這幾步之遙,人流消失了,分貝降低了,似乎連溫度都降了下來,剛剛的燥熱漸漸退去了。

帽兒胡同是南鑼中最有文保價值的胡同,進胡同不遠,是一處由五座院落並聯而成的大宅第,佔地萬余平方米,規模廣闊,布局謹嚴,山池亭榭俱全,在現存的私家宅院中非常少見。

11號院是老宅院的正門,門旁的標牌告訴我們這氣派的大宅院是大學士文煜家的。這文煜歷任福州將軍、刑部尚書、總管內務府大臣、武英殿大學士,所以門上是四個門簪。

鄰近胡同東口的9號,是文煜家的花園——可園。根據園中文煜之侄所撰的園記石碑,可知此園落成於咸豐十一年(1861年),“拓地十方,筑室百堵,疏泉成沼,壘石為山,凡一花一木之栽培,一亭一榭之位置,皆著意經營,非復尋常”。可園是南鑼這四方塊中惟一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隻可惜從未開放過,我們隻能從文物部門的資料中偷窺那滿園的美景:南北長97米,東西寬26米,面積4畝左右,分為前后兩院,前院中心為沼池,后院中心為假山,各自獨立,通過東部的長廊貫通。園中建筑均用灰色筒瓦,牆面以清水磚牆為主,未刷白粉,較為質朴。廳榭等均為紅柱,長廊為綠柱。梁枋上作蘇式彩畫。值得一提的是建筑檐下的吊挂楣子均為木雕,細致繁復,各不相同,主題有鬆、竹、梅、荷花、葫蘆等,比尋常的步步錦圖案顯得精美清雅。全園存在著明顯的中軸線和正廂觀念,布局疏朗有致,建筑精巧大方,山石玲瓏,水池曲折,且有多株珍貴的鬆、槐、桑等古樹,整體至今保存尚好,是晚清北京私家園林的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再向西行,不遠處的35號和37號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皇后郭布羅婉容婚前住所。宅第原本並不顯赫,婉容婚前與其父母、兄弟等同居於此。在婉容被冊封為皇后,婉容之父榮源即授內務府大臣,並封為三等承恩公,該宅亦升格為承恩公府。然其時皇室,財力匱乏,隻能略加改葺。如今舊宅已經分成兩個院落,一個是某單位宿舍,一個是辦公用房,一同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走進37號院,院子裡正在掃地的大媽抬眼看了看我們,並未說話。凌亂的大雜院裡,二門的垂花門雖褪色了,但精美的雕刻還在。這恐怕是一代皇后娘家最后的痕跡了。

沿胡同繼續向西,直抵玉河,再前面出了胡同就是中軸線上的后門橋了。元代的后門橋、橋畔的火神廟、北望鐘鼓樓、街另一面的什剎海……那裡是另一片繁華與精彩的所在。

茅盾故居

南鑼中惟一免費開放的文保單位是位於后圓恩寺胡同13號的茅盾故居。1974年12月,茅盾一家搬至此處居住。在這座院子裡,他寫作最后一部長篇回憶錄《我走過的路》,書未完成便於1981年去世。舊居是一座兩進四合院,坐北朝南,為民國時期建造的合瓦過壟脊平房。門內影壁上鑲有鄧穎超所題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理石橫匾。前院有簡單的圖文展覽,院中花圃間懸著一架秋千。從北房東側的一狹窄通道過去可至后院,那裡有書房和臥室。院子最裡面的角落裡立有一個一人多高的金屬大家伙,那是茅盾夫人1949年購得的一台冰箱,一直用了20多年。

南鑼中另一處正式開放的雨兒胡同的齊白石舊居,現在是一個小型藝術館,門票5元。

尋訪寶典

街道的工作人員介紹,頭兩年上午的南鑼還算清靜。6號線開通后,這裡的人流明顯增多,隻要天亮著都會人頭攢動。到夏天則團隊很多。

如果你是從北海北門沿平安大街一路向東走過來的,臨近南鑼會有一片水道,那裡是玉河遺址。玉河的前身,即始建於元代的南北大運河北端通惠河河段的一部分,明代皇牆一度北擴、東擴,將一部分舊漕運河道納入皇城內作玉河,歷經了明代、清代、民國時期。河畔的玉河庵正在布展,還未開放。向前幾步,地安門東大街113號、117號是清太醫院舊址。清代太醫院原本位於皇城千步廊之東,西鄰禮部,北鄰欽天監,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后原址劃入使館區,被迫遷至此處。過南鑼巷口繼續向東,有僧格林沁祠堂,但是家單位,用於辦公,不能入內參觀。街對面則是皇城遺址公園。

熱鬧的南鑼主干上,有萬慶當鋪舊址和民國時期的水准點石碑。

(責編:孫爽、閆妍)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