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通知公告
中國僑聯辦公廳關於做好2018年“親情中華”夏令營、“親情中華·漢語橋”夏令營申報和有關籌備工作的通知
2018年04月02日00:00  來源:中國僑聯
原標題:中國僑聯辦公廳關於做好2018年“親情中華”夏令營、“親情中華•漢語橋”夏令營申報和有關籌備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僑聯:

為弘揚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推廣漢語教學,促進海外華文教育發展,2018年“親情中華”夏令營、“親情中華 漢語橋”夏令營相關工作已正式啟動。現就做好申報和有關籌備工作通知如下:

一、時間與總體人數安排

2018年“親情中華”夏令營由中國僑聯主辦,“親情中華 漢語橋”夏令營由中國僑聯和國家漢辦主辦,可由省級僑聯和重點僑鄉的地市及縣級僑聯聯合承辦,地方有關單位協辦。舉辦時間原則上為2018年6月至10月,在華活動時長2周(14天)。建議每班營員40人左右(含國外帶隊教師)。夏令營結束后,營員需通過相關考試,檢驗學習成效。

二、營員應具備的條件

營員應為境外正規公立或私立中學在讀的海外華裔青少年學生,年齡在14至18周歲之間,具有住在國國籍或永久居住資格,身體健康,自理能力較強,希望了解中國文化,並具備一定中文基礎或對學習中文有較大興趣。

每15至20名營員可配備1位國外(境外)帶隊教師,配合並協助做好營員的管理和溝通工作。帶隊教師需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應急處理能力,年齡不超過50歲,身體健康,願意為營員提供服務。

三、課程安排及主要要求

夏令營課程內容包括:開班儀式和適應性培訓(半天)、漢語課(20%,配有專業教師,使用符合YCT/HSK 標准專用教材)、文化課(30%,如剪紙、書法、水墨畫、茶藝、武術等)、文體交流活動(20%,如與中國學生座談結對、聯誼聯歡、體育比賽等)、文化訪問體驗(30%,如參觀人文景觀、體驗民俗生活等)。其間,可安排一次訪問中國家庭或住家體驗。活動結束前,組織營員進行漢語考試、頒發証書,並針對夏令營活動進行滿意度評估。

承辦單位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建立組織保障、溝通協調、突發處置、營員作息生活及重大事件報告等制度,並根據營員構成特點安排雙語或多語種工作人員(如國內教師、翻譯)全程陪同,主要活動地點(如住地及授課地點)應具備醫務室並可實施應急醫療處理,住宿條件需符合接待國際學生的標准(學生2人1間,帶隊教師1人1間)並配有電話、空調、冷熱水洗澡設施、公共洗衣設備和公共休息區域,能夠提供衛生健康、相對豐富的餐飲服務並可根據需要提供素食和清真餐食,外出需安排經驗豐富的駕駛員並配備車況良好的車輛(車上應備有急救箱)。

四、有關程序及經費支持標准

以省級僑聯為單位,請根據上述要求及所聯系海外華裔青少年群體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和可行性研究,於4月13日前向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提交紙質承辦申請。申請材料請寫明承辦、協辦單位組織機構名稱及相關負責人、聯系人信息(含通訊方式),計劃舉辦時間,人數規模和意向營員構成(含意向名額分配國家、城市信息),擬開展每日具體活動安排和活動地點等事項。因故未能確定但對承辦工作有較大影響的事項請予說明。

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將就“親情中華 漢語橋”夏令營與國家漢辦有關部門溝通,根據申報總體情況統籌分配名額。“親情中華”夏令營、“親情中華 漢語橋”夏令營總體名額分配情況將於中國僑聯主席辦公會研究審議后向各省級僑聯反饋。省級僑聯根據反饋名額制定預算方案、團組接待及教學安排、營員及帶隊教師名單(附夏令營名單表供參考)和相關制度方案,報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待中國僑聯、國家漢辦批復后實施。批復后,夏令營在華舉辦期間的授課培訓、食宿交通、考察交流等費用,中國僑聯將按照260元人民幣/人/天的標准承擔。

五、工作建議及注意事項

1.合法依規、因地制宜。夏令營的實施要有利於海外僑胞的長期生存和發展,應在尊重不同國家(地區)的相關法律政策和民族習俗的前提下開展,著眼海外僑情的結構性差異特別是東南亞部分國家實際,充分考慮當地僑胞的生存環境。各地僑聯應立足現有基礎、加強工作思考,為夏令營工作擴展新視野、實現新突破研提意見建議。

2.胸懷大局、科學籌劃。統籌夏令營工作與“親情中華”品牌活動和文化交流、海外聯誼等僑聯各方面工作的關系,注重與履行僑聯各項職能相協調,努力做到為僑服務與為大局服務的有機統一。發揮僑聯基層組織眾多的優勢,鼓勵以適當方式向基層引導、在基層活動、為基層服務,不斷增強僑聯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努力加深海外華裔青少年對祖(籍)國的了解與認知,拉近感情距離。

3.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講科學、重實際,既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盡最大努力做好夏令營的申報和籌辦工作,也要從實際出發,科學客觀評估所聯系海外華裔青少年群體的數量規模、素質能力、放假時間等情況以及本單位組織實施、后勤保障的水平,摸清底數、循序漸進。夏令營舉辦期間,中國僑聯、國家漢辦將進行隨機抽查。各地辦營情況擬作為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安排下一年工作的參考依據。

聯系人:李 冉、金古月

電 話:010-59957512 59957524 傳 真:010-59957511

電子郵箱:whjlb@chinaql.org

中國僑聯辦公廳

2018年3月30日

(責編:閆妍、秦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