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文化交流>>夏令营
品味中华文化 铭刻寻根记忆
——记2024“中国寻根之旅”走进梅州夏令营
2024年09月11日17:33  

“写毛笔字,握笔很关键,请大家把笔杆握在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间……”在南源世第这座典型的客侨民居里,印尼万隆华裔青少年们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拿起蘸满墨汁的毛笔,认真书写“福”字的各种字体,感受中国书法之美。

夏木阴阴,夏花莹莹。6月24日至7月3日,来自印尼万隆的37名华裔青少年和领队老师来梅参加2024“中国寻根之旅”风韵南粤——印尼万隆华裔青少年走进梅州夏令营,度过了一次丰富的文化之旅、难忘的寻根之旅。

IMG_257

印尼华裔青少年在五华奥体中心前的李惠堂雕像留影

IMG_258

印尼华裔青少年在客侨建筑南源世第学习汉字毛笔书法

体验

感受非遗之美传统之韵

在梅期间,营员们参加了一系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体验课程,例如练习毛笔字、研学姓氏生肖、学唱山歌汉剧、欣赏客家茶艺等,营员们学习热情高涨、兴趣盎然。

“噢嘿!(依溜呀)阿叔(个),有好山歌(哇)你都溜(哇)溜等(哪)来(哊嗨)!”6月28日,国家一级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山歌剧)代表性省级传承人杨苑玲在山歌剧团带领着大家唱起了梅县松口山歌号子,高亢辽阔、自信圆润的歌声,让人很难想象这是营员们第一次学习客家山歌。见同学们欢欣鼓舞,山歌剧团的演员们又把杯花舞和打竹板的“绝活儿”展示了出来,营员们模仿着蹦蹦跳跳,在心中种下了中华非遗文化的种子。

IMG_259

印尼华裔青少年学习打竹板

IMG_260

印尼华裔青少年学习杯花舞

IMG_261

客家山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苑玲带领印尼华裔青少年唱响梅县松口山歌号子

当天下午,部分学生还体验了一回广东汉剧的扮相,营员们身着戏服,面画脸谱,夏日的高温早已让他们汗流浃背。“脸上的妆容和头上的发饰让我觉得不习惯,而广东汉剧演员们不仅要穿着戏服,还要表演出精准的动作和带有感情的唱腔,这并不容易。”营员郭晓发在妆发后发出感叹,对汉剧演员舞台下“十年功”的磨砺有了更深的体会。

脚步

寻找文化之根精神之根

印尼曾是客家先民“下南洋”的首站。为期10天的行程里,营员们参观了中国客家博物馆、华侨博物馆、梅县区松口古镇、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梅江区城北镇联辉楼等地,追寻先辈筚路蓝缕艰苦打拼的历史。

IMG_262

印尼华裔青少年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

坐落于梅江区梅龙路的华侨博物馆以“海丝寻梦”为主题,以大量翔实的史料、珍贵的华侨文物,展示梅州海外客侨艰苦奋斗的移民史、创业史和爱国爱乡的贡献史。营员们一看到感兴趣的历史图片、文物、人物,都瞪大了眼睛争相拍照存影。“我在印尼雅加达参观过当地的客家博物馆,今天回到中国看到了更为丰富的史料,先辈们太不容易了。”营员林建伟被老一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情系桑梓、反哺家乡的高尚情怀所深深打动。

位于千年古镇梅县松口的火船码头也让林建伟和同伴们印象深刻,斑驳台阶上的雕塑以辛劳的姿势矗立着,仿佛穿越回客家人为生计漂洋过海“下南洋”的年代。沿着河道漫步在中国移民纪念广场,以榕树造型托起地球的雕塑,是“印度洋之路”选择在松口建设的最后一个移民纪念碑,也是联合国在中国设立的唯一一个移民纪念项目,浓缩了客家文化和客家人迁徙、分布等元素。

IMG_263

印尼华裔青少年在梅县松口火船码头处留影

“客家的建筑很特别,充满了客家人的智慧和勤劳。”梅县区城北镇干光村的联辉楼是旅印尼华侨李炳章于1925年建成的一座客家民居,在这座百年侨屋里,印尼华裔青少年们通过倾听联辉楼主人后裔的介绍,近距离地感受了客家建筑的魅力和客家华侨的家国情怀。

传承

争当友好民间使者

“10天的时间太短暂,希望还能再来梅州……”闭营仪式上,印尼华裔青少年们以《友情》《感恩的心》等一首首中文歌曲表达出对此次旅程的不舍,相较起初见时略有些吃力的表达,营员们的中文明显有了进步。

“在印尼学汉语时,它只是一门语言,这次来到中国后,我才明白这是悠久文化和文明的精髓。”16岁的古赛拉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他曾多次参加印尼当地组织的“汉语桥”演讲比赛并获奖。“或许是受家人的影响,我对中华文化有一种天然的喜欢。除了汉语,我还学习了古筝,古筝悠扬的琴声总能帮我驱除心中的浮躁。”古赛拉说,“寻根之旅”暂告一段落,她的中国情结却愈发浓烈。回印尼后,她会把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感讲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听,讲好中国故事,努力成为中国和印尼两国友好交往的“民间小使者”。

“印尼万隆崇仁三语学校非常重视华文教育的传承和发展,每周开设了4节相关课程,有口语课、汉字课、音乐课等。”此次夏令营的领队杨美雪是印尼万隆崇仁三语学校的华文老师,她用“满载而归”四个字回顾了这10天的收获。“学生们在梅州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客家文化、足球文化等,还通过缔结姊妹学校、共植友谊树、足球友谊赛的方式与当地青少年建立起了诚挚的友谊,这必将进一步密切印尼华裔青少年与祖(籍)国、与家乡的情感连结。”杨美雪说。

来源:广东省侨联

(责编:皮博、张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