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23日至 24日,由中国侨联公益事业管理服务中心主办,山西省侨联、晋中市侨联协办的2025年全国侨联系统公益事业经验交流活动在山西省晋中市举办。中国侨联顾问王永乐,山西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王进仁,晋中市委一级巡视员、统战部部长贡琦,晋中市副市长王帮富出席活动开幕式。全国 40个侨联组织和 18家公益组织的负责同志共1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各环节由中国侨联公益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马鑫主持。

王永乐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各级侨联组织开展公益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全国侨联系统坚持上下联动、内外协同,以服务国家大局、回应社会关切为导向,已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宽覆盖、有重点的工作格局。一是国内服务精准落地,民生重点领域成效显著。各级侨联组织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公益资源精准下沉、高效落地;二是海外公益与人文交流深度融合,品牌项目彰显特色。侨联公益慈善事业不仅是国内的民生工程,更是促进中外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三是工作机制与载体持续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各地侨联及其主管的基金会积极探索侨资、侨智与公益慈善深度融合的新机制,基层实践充满活力。

王永乐强调,侨联公益慈善事业正处在提质升级的关键阶段,要从四个方面持续改进。一是加强拓展资源渠道与精准对接需求,进一步关注和引导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专业人才等群体的公益热情,拓展更多可持续的参与渠道。更精准地把握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实际需要,推动项目设计从“我们想给什么”向“他们需要什么”深化,让公益资源发挥更大实效;二是提升品牌影响与深化国际传播,通过更生动的国际化表达、更贴近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方式,系统展示项目为受助群体带来的真实改变,分享其中蕴含的侨胞爱心与担当;三是优化推进系统协同与内外联动,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在政策对接、资源共享、活动联动等方面形成更顺畅的机制;四是努力探索可持续模式与增强发展韧性,在传统援助方式基础上,探索具有“造血”功能的公益模式,推动项目从单次帮扶转向长效发展。加强对公益领域新趋势、新政策的学习研究,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适应性,为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打下更牢固的基础。
王永乐还围绕“拓宽视野、创新机制、共建生态”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一是以全局的观念谋划公益新格局;二是以改革的观念激发公益新活力;三是以开放的观念共建公益新生态。
本次活动还设置了经验交流、专家讲座与小组讨论环节。 在经验交流环节,通过上海市侨联、山西省侨联、湖北省侨联、广西壮族自治区侨联、山东省青岛市侨联、云南华商公益基金会和北京科侨公益基金会等7 家单位负责人的分享,充分展示了各单位在党建引领、为侨服务、教育资助、医疗帮扶、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彰显了侨界力量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两位专家讲座,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深入剖 析了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强调了舆情应对和应急处置在公益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财务管理规范化、 透明化对于公益组织公信力的重要意义,这对日后开展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大家表示受益匪浅。


在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预设的两个议题,结合各自单位的工作实际积极发言,详细介绍多年来的公益工作成果,并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探讨。思想的碰撞为侨联公益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带来了诸多创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