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侨联、重庆市侨联主办的2025“亲情中华·共唱和平之歌”主题网上营活动迎来了正式课程的最后一课《正义必胜》。活动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引导华裔青少年树立爱好和平的价值取向,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营员们通过近一个月以来的学习,更加深刻认识到当前和平、进步、发展局面的来之不易,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大价值和深刻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课程再次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十四年间,中国人民凭借钢铁般的意志,顽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并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伟大胜利。这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捍卫独立与尊严的正义之战,更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不可或缺的东方烽火。
课程后半部分还教唱公益歌曲《明天会更好》。歌曲由台湾歌手罗大佑于1985年召集60名海内外华人歌手参与录制,以朗朗上口的旋律,向人们传递爱与温情。营员们通过学唱歌曲,在心中埋下和平的种子,并祈祷未来如歌,明天会更好!
营员演唱《明天会更好》
课后,营员们还自发重温或学唱《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团结就是力量》《松花江上》等抗战歌曲,并创作提交了丰富多彩的作品,用文字、语言、视频等描绘和平、唱响未来。
蒙古国旅蒙华侨蒙中友谊学校张同学说:“我那天第一次听到《保卫黄河》,感觉就像被电流击中了。那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大合唱炸开的时候,我整个人起了鸡皮疙瘩,特别奇妙。我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也没见过战争,但那一刻,我好像被拉回到了硝烟弥漫的岁月。眼前仿佛不是屏幕,而是滚滚的黄河,还有一张张看不清面孔、但眼神坚定的脸。他们可能是学生,是农民,是工人,但那一刻,他们只有一个身份:战士。这歌声有一种最原始、最蓬勃的生命力。它让我想起,我们这个民族的骨子里带着一股不信邪、不服输的劲儿。《保卫黄河》的震撼,不只在旋律上,而在于它唤醒你内心的那股力量:当千千万万个‘我’团结起来一起咆哮的时候,前方再大的困难,也拦不住我们向前的脚步。”
卡塔尔华翼青少年艺术团的贺同学表示,作为在卡塔尔长大的华侨二代,每当听到“正义必胜”这句话,我总会想起妈妈带我去吉林的时候,听过的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在遥远的中国东北,冰天雪地里,杨靖宇将军和抗日战士们用生命守护家园。没有粮食,他们吃草根树皮;没有温暖,他们靠信念取暖。妈妈说,这就是正义的力量——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千千万万人的未来。虽然我在多哈享受着和平的阳光,但我知道这阳光是无数像杨靖宇这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历史告诉我,恶行或许会一时猖獗,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无论在哪里,我们都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我们要发扬为正义而战的精神,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