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至13日,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等8个国家的55名华裔青少年和领队老师,在兵团开启了一场文化溯源、精神传承与青春共鸣的 “寻根之旅”。
营员在格登碑前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此次夏令营以 “文化溯源” 为核心,旨在让华裔青少年沉浸式触摸中华文化脉络。在新疆博物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护臂等文物熠熠生辉,先秦石器、汉代织锦等藏品跨越时空,成为连接文化的纽带。领队王昊宇感慨:“真实文物能弥合文化差异,帮助青少年理解中华文化。” 新疆大剧院内,《千回西域》演绎着维吾尔族舞姿、哈萨克族风情,让营员感受“艺术无国界”的魅力。
非遗与中医药体验更添温度。石河子高级中学非遗工坊里,营员李沐写下 “炎黄子孙”,笔锋里藏着对血脉的灵魂叩问;兵团医院中,辨识药材、制作香包、习练八段锦等体验,唤醒了营员们的文化基因。领队瞿亚说:“从震撼好奇到了解热爱,他们在寻找自己的文化根脉。”
营员体验八师石河子市高级中学非遗工坊
循迹军垦足迹,是夏令营的精神传承主线。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内,“一把坎土曼、两只手” 的奋斗故事、地窝子复原场景,让营员惊叹兵团人在戈壁建城的奇迹。八师一四三团军垦二代博物馆中,1.2万件文物与老军垦口述史,诉说着兵团人的坚守。“兵三代” 万利从文物中读懂了奶奶坚毅品格的源泉 —— 那是深深烙印在兵团人血脉里的品格。
现代兵团的发展更令人振奋。十二师天润乳业的智能化车间里,营员品尝酸奶时赞叹:“先辈艰苦创业,如今科技感十足,发展跨越太快!” 八师张裕酒庄的欧式古堡与戈壁高山相映,营员雅乔感慨:“兵团精神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山河与民俗体验让情感升华。在欣赏纯净湛蓝的赛里木湖后,营员西墨决定要把赛里木湖的生态保护故事带向海外;在三代兵团人耕耘的千亩紫色花海中,营员林博摘下薰衣草装满香包,要让妈妈闻到 “兵团的芬芳”;在阿克塔斯草原上,营员们学打羊毛、品哈萨克族宴席,体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营员体验哈萨克族“达斯塔尔汗”宴席
友谊之花处处绽放。开营仪式上,西班牙领队赠予兵团侨联的七彩瓷牛寄托友谊祝福;赛里木湖畔,华裔青少年与哈萨克族少年欢笑相拥;可克达拉中学的篮球赛与新疆舞互动、青春交流会的畅谈,让少年们在分别时唱响的《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满含不舍。
十日之旅落幕,文化之苗已在心田生根。正如营员们的共同感悟:团结统一的民族是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文化是共同的“魂”,民族复兴是共同的“梦”。这份根与情,将永远系于兵团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