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中国侨联与河南省侨联联合主办的2025“亲情中华·童心欢畅”六一主题营——中原文化寻根网上营活动收到一大批海内外华裔青少年们的创意作品。本期为第五课“黄河之魂・豫见未来”部分作品,小营员们发挥创造力以新颖别致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对端午品粽子、划龙舟等民俗的理解和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认同。
黄河文化不仅有悠久历史,更在当代焕发新生。在第五课上,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赵江涛老师聚焦河南的文化创新实践,从豫剧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到“数字敦煌”般的文物保护技术,再到黄河生态治理的新成果,展现了中原大地“守正创新”的发展图景。赵老师通过介绍盾构机、比亚迪、人造钻石、唐宫夜宴演出等河南制造业、文化产业创新成就,让海外华裔青少年看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力,激发他们参与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热情。小营员们通过画笔、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描绘自己对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理解,送出“六一”儿童节祝福。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小营员们通过绘画、海报等形式,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和相关民俗。
供稿:丘衣、李美先、史雨佳、杨睿珩、邹连婷、张浩桐、林珈羽、詹欣莉
国际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小营员们手中的画笔,描绘心中的河南美景,送出自己的六一祝福。
供稿:刘骏德、刘贤贞、王嘉希、池欣宜
不少营员通过画笔描绘了赛龙舟、品粽子的场景,送出“不负粽望”的祝福。
供稿:么希雨、丞帆、黎蓝、周安妮、姜辰、戴佳妮。
有些小营员还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龙舟、香囊、粽子、黄河流域拼图等多种多样的手工作品。
供稿:德国香草山中文学校、唐杰宏、杨佳宇、何雅雯。
还有的小营员描画了中国高铁、大飞机、航天飞船等高科技产品,抒发了对祖(籍)国日新月异发展的自豪之情。
供稿:林睿杰、嘉琪、傅小妹、柳荛鑫、吴雨泽。
还有营员通过短视频表达对祖(籍)国的深厚感情、对中国“大粮仓”河南的思念和对黄河精神的理解。
供稿:史丰铭 、叶妙缘、周果果。
黄河铸魂,豫见新生。华裔青少年于古今交响中寻根,从传统文化创新到新兴科技闪光,传承火种与创新激情已经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