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中国侨联与河南省侨联共同主办的2025“亲情中华·童心欢畅”六一主题营——中原文化寻根网上营活动收到一大批海内外华裔青少年们的创意作品。本期为第四课“黄河之颂·歌声飞扬”部分作品,小营员们发挥创造力以新颖别致的形式,向我们演绎了音乐穿越时空的魅力。
几千年来,黄河不仅哺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还滋养了数不清的文艺作品。那些由黄河奔涌而出的动人音符,记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第四课上,郑州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张建勋从讲述黄河文化开始,通过讲述歌曲《黄帝颂》的背景、讲解歌词释义、逐句教唱,带领营员们学习这首影响深远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颂歌,让海外华裔青少年通过音乐触摸黄帝文化印记,增进“根”的文化认同、强化“亲”的情感共鸣。小营员们通过抄写《黄帝颂》歌词、录制演唱视频,将对黄帝文化的感悟融入歌声,以青春之声传递对根亲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供稿:赵禹衡、楼昭珑、丽莎、周宝宝、王汉萱
供稿:王馨依、林芷怡、薛静瑶、张馨冉、张梓烨
供稿:谢芮妍、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古筝班、太贞儿、迟灏鋆、周乐凯、程乐尚、周乐易、王紫娇
课堂尾声,张建勋老师还教了大家一首深受海外华侨华人喜爱的歌曲《只有河南》,小营员们被歌曲从低调开始层层攀高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纷纷自发配乐完成作业,以青春风采诠释音乐跨越山海的共情力量。
供音乐视频:朱梓琪、缪烺、辛奕畅、黄俊翔
德国汉华中文学校缪烺吉他弹唱《只有河南》完整视频
黄河之歌,滔滔不绝。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它跨越了地域与文化的界限,承载着海内外华侨华人同根同种同源的民族的记忆。海外青少年在旋律中展现赤子情怀,中华文明的回响亦随之在心中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