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截至7月31日,由中国侨联、河南省侨联共同主办的“亲情中华・童心欢畅”六一主题营——中原文化寻根网上营活动落下帷幕。活动历时2个月,来自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海外华裔青少年通过“云端”观看了以“华夏文明 黄河脉动”为主题的课程。他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以绘画、诗歌、书法、演唱等多元形式提交作品9200余份,生动记录并分享了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心路历程,用独特的视角演绎了华夏文明的魅力。为持续展现活动精彩瞬间,中国侨联将陆续推出系列优秀作品展示。今天为大家呈现的是第一课“黄河之畔·古都密码”部分作品。
在第一课上,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黄卓明老师带领华裔青少年们探索洛阳、开封、安阳、郑州这四大古都的故事,深入解读殷墟的甲骨传奇、洛阳城的汉唐风华、开封的宋韵市井。小营员们感受“一座城承载半部华夏史”的厚重底蕴,通过画笔、文字、舞蹈、演绎等多种形式描绘出自己心中最具代表性的古都符号。
作为“商都”的代表性符号,商代青铜器在营员笔下焕发光彩。他们凭借精湛画艺,令妇好鸮尊、后母戊鼎、编钟等器具跃然纸上,更以细腻工笔,精妙再现了青铜鱼纹、饕餮纹等纹饰的韵味。
供稿:黄一轩、黄俊森、美丽、吴婷、古悦桐、刘佳妮、凌恩雨、单洪英、邱莹莹、邹乐锡等
洛阳牡丹甲天下,营员们妙笔生花,牡丹之色、之态、之神与不同画风相结合,无论是姹紫嫣红的万千花色,丰腴典雅的花容,还是蕴含其中的富贵天香,都被呈现得栩栩如生,纸上留芳华。
供稿:姜乃榕、毕艾娜、张何明哲、杨睿珩、于笑嫣等
不少营员通过文字描绘了东京梦华,画出了优秀的宋朝科技和精美的宋青花瓷。
供稿:林希娜、朱梓琪 、何诗语
营员们用不同的画风展现了心中黄河之畔的山水美景。
供稿:金彩、曹长圣、季惠艺、沙美黎
还有营员通过短视频展示学习的茶艺、剑舞和甲骨文书写。
供稿:于笑嫣 、刘荼染、刘亦扬、胡爱慕
青砖诉史、丹阙育魂,黄河之畔的千年古都将华夏文明的“根”深植于他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