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筑中华之梦。7月20日,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快乐作文》杂志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典礼暨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作文大赛主题营开营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中国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候选人高峰,全国台联党组书记、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纪斌,人民日报海外版科教部副主任熊建和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河北阅读传媒公司总经理关平等主办单位领导,北京市侨联党组书记周景晓、北京华文学院党委书记张衍前、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倪海东等承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出席活动。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大赛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梁晓声出席活动并授课。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副部长郭启华主持颁奖仪式。
高峰在讲话中指出,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学习中文,对于每一位华人学生来说,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希望同学们筑牢文化根脉,更好读懂中国,不仅仅将中文视为一门学科去学习,更要将其视为探索自我身份、勉励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文明魅力的钥匙。希望老师们秉承华教情怀,更好连接世界,遵循华文教育规律,既培育语言能力,更塑造文化认同,引导学生成长为既懂中华文化、又能融入世界,既传承民族基因、又能担当交流使命的栋梁之材,让文化的火种在海外代代相传,为中外友好添砖加瓦。希望组委会紧跟时代脉搏,更好搭建平台,各主办单位发挥所长、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形成更系统、更高效的工作格局,推动大赛成为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中国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候选人高峰讲话
纪斌在讲话中提到,中文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具生命力的语言之一,不仅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符号、是民族精神的依托,也是文明互鉴的桥梁。随着全球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他表示:“让我们以梦为马、以笔为媒、以文会友,不负韶华、携手共进,让青春的岁月充满欢声笑语,让不同的文化交融互鉴,共同构筑起跨越国际的珍贵记忆。”
全国台联党组书记、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纪斌讲话
倪海东在欢迎辞中代表北京语言大学向主办单位、专家学者和来校师生致以诚挚欢迎。他表示,北京语言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传承“语言报国,文化兴国”的红色基因,勇做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开创者、奠基者和引领者。希望同学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度参与、真切感受新时代中国的蓬勃气象,以青春之笔书写家国情怀,用真挚的文字讲好中国故事,共同绘就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画卷。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倪海东讲话
活动现场,关平代表主办单位宣读了评奖结果,来自国内和海外的获奖学生、单位代表分别发言,传达获奖的喜悦与感悟,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河北阅读传媒公司总经理关平讲话
获奖学生代表和获奖单位代表发言
会上,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为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获奖师生代表颁奖。
会上,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作文大赛主题营宣布开营。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副部长车壮丽向北京市侨联党组书记周景晓、北京华文学院党委书记张衍前和营员代表授营旗。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作文大赛主题营共有来自缅甸、泰国、日本、阿联酋、瑞典、法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40名营员。营员们将在接下来近10天的时间里在北京华文学院开启一段充满文化探索与交流的旅程。
张衍前在发言中表示,北京华文学院作为本次主题营的办营单位,深知责任重大,也倍感荣幸。希望营员珍惜跟小伙伴们朝夕相处的宝贵夏令营时光,认真感受,认真记录,并积极主动跟家人、朋友分享你在这里的收获,用自己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把优秀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北京华文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衍前讲话
颁奖典礼最后,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为在场全体人员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写作与创作的常识”,这也是2025“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作文大赛主题营的第一课。他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和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分享文学之于文化、之于时代、之于青年的深远意义,鼓励学子树立自觉向上的勇气和人生态度,观照当代中国和现实生活,努力成为优秀的创作者。
梁晓声先生给到场师生讲座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始创于2000年,入选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本届大赛共吸引了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430多万名学生参加,评委会共收到复审稿件42万余份,最终评出特等奖20名、一等奖约1600名、二等奖约8000名、三等奖约14000名。
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副部长郭启华主持活动
全国台联文化宣传部部长何军,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赵杨,北京语言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程娟,海淀教师进修附属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长陈勇宇,北京市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晓菲,黑龙江省侨联副主席孙亮璞,重庆市侨联副主席罗强,以及北京语言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国际中文学院、汉学与中国学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和大赛获奖学生代表、优秀组织个人、优秀组织单位代表和夏令营营员等共4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