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侨刊乡讯>>《海内与海外》
血肉筑成的黄金通道 ——招远运金支援抗战史实
文、摄影/吴东炬 王洪莲
2025年07月10日15:08  来源:中国侨联

金城明珠—玲珑金矿

“招远金,闪光芒,鬼子觊觎太猖狂。

矿山暗,计谋藏,乡亲夺金有胆量。

黑夜里,脚步忙,虎口夺金不惊慌。

送延安,添力量,抗战胜利有希望!”

这是一直流传在山东招远的一首民谣。民谣不仅朗朗上口,更展现了一段在抗战时期,招远军民同仇敌忾,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虎口夺金,运送黄金到延安,支援抗战的壮美史实。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招远,走进这片金碧辉煌的红色热土,追溯那光耀青史的流金岁月……

盛产黄金的金城天府

招远历史悠久,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聚居。在南宋绍兴元年,也就是金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升罗峰镇为招远县,始置,仍属莱州,取名招远,含招贤怀远之意。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隶属历经演变,1983年由烟台地区辖县改为烟台市辖县。招远位于胶东半岛的北部,东与栖霞市接壤,西与莱州市为邻,南边靠着莱阳和莱西两市,北与龙口市相接,西北濒临渤海湾。招远境内多山,拥有海拔百米以上的山丘达到140座,东北部的罗山山脉高为群首,主峰海拔759米,大有“势压登莱百万峰”之势,有班仙洞、滴水崖、莲花盆诸名胜。全市的总面积为1432平方公里。

中国金都——山东省招远市,有着悠久的黄金开采历史,春秋时期招远就开始了黄金的开采和冶炼,有丰富的古文化遗址,如玲珑遗址、辛庄遗址等,这些遗址见证了古代人类在这里的生活和活动。招远拥有亚洲“第一大金矿”玲珑金矿。据《宋史》记载,元丰元年(1078年),金矿遍及全国25个州,全国产金1万余两,其中登、莱两州合计9500两,相当于全国总产量的89%,而登菜黄金的主产地就是招远玲珑矿区。

旧矿区一角

去过招远市的朋友都知道,这里自古以来有一个美誉,叫金城天府,以盛产黄金而闻名。据统计,招远有2000多条矿脉,1000多个矿洞,这样的黄金宝地备受历朝历代和历届政府重视,都会派人到招远来督办开采黄金。如今,招远的黄金产量居全国前列,黄金文化成为了招远的重要文化符号。

“鲸吞式”掠夺中国黄金

招远丰富的黄金资源,早已被帝国主义所觊觎。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强行输入资本,争夺矿产投资权,招远的黄金资源,就是他们的重要掠夺目标。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使山东的黄金资源遭到空前的洗劫。据不完全统计,自1867年到1945年间,美、英、德、法、意、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从山东掠夺黄金约70吨(折合224万两)。从经济侵略到武装占领,在招远掠夺黄金资源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罪行最残暴的国家就是日本。

日寇产采掘设备

20世纪初,垂涎已久的日本人动手了。他们先是通过入股的方式暗中插手招远金矿,窃取了不少的黄金资源。可就算如此,生性贪婪的日本人仍然觉得不满足,嫌这种方式开采速度太慢,攫取黄金的数量太少。之后,日本鬼子立刻在这个当时全亚洲最大的黄金产地,成立了以三菱矿业公司为首的,所谓山东金矿开发组合招远矿业所组织,雇佣了大量的当地劳工,开足了马力,日夜赶工,疯狂地大肆掠夺招远的黄金资源。

日本帝国主义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剥下伪装,派兵直奔山东,于1939年2月攻占了招远。做贼心虚的日本鬼子心里也清楚,这样明抢必然会招致中国军民的抵制和反抗,所以他们在强占的各座金矿附近都布置重兵。其中,玲珑金矿是日本人重兵把守的矿山之一。因为玲珑金矿是一座天下少有的富矿,产量大,矿石含金量高,在招远也算独一份儿了,故而极受日本人重视。

玲珑矿区成了日本侵略者“鲸吞式”掠夺中国黄金的“心头肉”。被日寇奉为“大玲珑军矿”的金矿,设在“玲珑背”所在的山岭间。这玲珑背为一道天然形成的巨型山岩群,由上至下逶迤盘旋于巅峰之上,岩锋似剑,姿势嶙峋,其形状似蛟龙腾飞,引人注目。在它匍匐的山腹中,就蕴藏着无以计算的黄金矿藏。在它山体的南端,建有采掘金矿的巨大矿洞口,洞内开掘着四通八达的大小通洞。目前,“玲珑背”,以及这些日寇拓建的采矿遗址、日制采矿设备和玲珑通洞构成的“招远金矿近代采掘基址群”,都已成为山东省级自然保护单位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为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

1939年2月27日和28日,日本侵略军先后武装占领招远县城和方圆不到五华里的玲珑矿区。当时,日本人一边喊着“宁失招远城,勿弃玲珑矿”的口号,一边在玲珑金矿周围建立起了严密的封锁圈。

金城明珠

矿洞外,有日军时刻巡视,并在洞口修建了一个碉堡,向外一侧筑有一个射击孔,由日军日夜把守。矿洞内部,在选矿车间里建了阁楼,专门有日军监视矿工。如果矿工想方设法地把这个金矿往外运的时候,被日军发现了就会直接开枪。对成品仓库的保护,鬼子更是不惜下了血本儿。他们在玲珑金矿四周的山上驻扎了整整一个中队的日军,还修了7座炮楼,加了3层电网和铁蒺藜,然后又在矿区与外界的唯一通道上设立了3道岗哨。就这样,鬼子还不放心,又把玲珑金矿附近村落的村民全部赶走,改成驻扎七个伪军中队的据点。而其他被鬼子占领的金矿,情况也都差不多,都被封锁得水泄不通。

据《金城风云录》(招远县党史资料第一集)记载,八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1941年7月建150吨/日选矿厂,至1945年约从招远掠走黄金54万两(17.125吨)。据不完全统计,日寇从这里掠夺去的黄金约16.5吨,白银38.45吨,此外,大量的铜和硫也被劫去了,估计日寇掠夺的黄金总数要比这个数字大,因日寇乱采滥掘将大量的极富矿石运回日本国冶炼,此项黄金数量将大大多于在玲珑矿的生产数。

《山东省黄金志》中,披露了一件控告日本恶行,追索玲珑金矿财富赔偿的诉讼事实。

1947年7月,原玲珑金矿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曲运鸿向北平“保定绥靖公署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控告:“原玲珑金矿股份有限公司日本股东利光鹤松等10人,在日军占领玲珑金矿后,将1936年公司扩充资本以前贮存在玲珑山洞外的矿石20万吨全部掠走,冶炼净金16万两,全部存入日本正金银行,请求引渡处理赔偿。”岁月更替,此案何时结?

波澜不惊的夺金之战

罗山苍劲一脉逶迤,玲珑金矿巍然屹立。走进建在旧矿区的黄金博物馆,像走进一座穿越历史时空、镌刻铁血记录的时光隧道。一帧帧发黄的照片、书卷,一件件斑驳不整的器具、遗物,一行行滴泪浸血的文字、报道,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招远军民在抗战烽火中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都在向世人揭示着日本侵略者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抗日战争中,在中共胶东区委、招远县委的领导下,金矿区先后成立了采金委员会、采金局、边区工会、中共招黄边区支部、武工队和敌工站以及玲珑金矿地下党组织、工人抗日救国会等,这些革命组织带领抗日群众,与我抗日主力部队紧密配合,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卓有成效的反掠夺斗争,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日寇建选矿厂旧址

从1937年12月,国民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派兵炸毁日本人在玲珑金矿的厂房设备之后,1938年7月,中共胶东特委在招远县九曲村成立“招远采金管理委员会”,采金工人达3万多人;1940年8月招远采金管理委员会撤销,成立“玲珑采金局”,同时成立武装护矿队,在玲珑采金局领导下开展工作;1941年中共胶东区委拟定了《探矿暂行条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第一部开发金矿的指导性纲领文件,对当时避免矿商和地主纠纷,有组织、有计划地全面开发金矿,发挥了很大作用。1942年4月10日午夜, 我军袭击了玲珑金矿日军卫兵所,日伪军伤亡惨重;4月28日晨,八路军五旅十三团二营在招北县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在槐树庄伏击日伪军的运输车。此战炸毁敌汽车8辆,毙敌10余名,俘日伪军20余名;7月21日拂晓,八路军五旅十四团在沙埠伏击由玲珑开往龙口的50多名日伪军运送金精矿粉的汽车队,烧毁汽车6辆,毙、俘敌49名,缴获机枪、弹药一批;12月,玲珑武装护矿队配合主力部队,在黑山伏击玲珑九曲据点伪军,生俘伪连长刘子功等20余人,缴获机枪一挺,长枪短枪30余支,子弹2000余发;1943年7月,北海武工队成立,后改为玲珑武工队;玲珑武装护矿队改属“胶东税警团”领导,主要担负护送黄金任务;1944年9月,招北县大队(1944年11月改称招北县独立营)和黄县独立营组成的招黄联军,一日之内,摧毁龙(口)、招(远)路沿线北洼子、槐树庄、张星、北李家庄等4处日伪军据点;1945年3月2日,招北县独立营在张星村伏击日伪军,炸毁敌运金汽车3辆,毙、伤敌40余人,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37支;8月16日夜, 玲珑台上伪军据点的伪副连长刘子欣率30余名伪军携械反正。

日寇建玲珑金矿采矿旧址

玲珑山后十间房(小型选矿厂)经理杨正吉,投机钻营,资敌谋利,生产的金子不卖给采金局,却卖给玲珑的伪政权。1940年冬天,招黄边区党支部书记、工会主任茹恩楠化装打进十间房,与工人一起推大磨,择机与杨正吉展开斗争。

工房里用点香的方法给工人计时。杨正吉把这计时香弄得半干半湿的,一天就能延长两三个钟头。因此工人们把这计时香叫作催命香。茹恩楠一掌将催命香拍掉,大声说:早已过了规定的收工时间,咱们不干了!

杨正吉赶来,朝着工人们嚎叫。茹恩楠义正词严:“工会规定,天一黑就收工!”杨正吉一举拳欲打茹恩楠。这时,从外边突然进来两个带枪的战士,对茹恩楠大声喊了一句:“茹主任!”杨正吉感到来势不妙,惊慌起来。茹恩楠严厉训斥杨正吉:“工会三番五次地向你申明共产党的政策,支持爱国矿商从事黄金生产,把金子卖给采金局,而你却卖给鬼子,资助敌人,破坏抗战,成了汉奸矿商,往死路上走……”。杨正吉一听到这个“死”字,吓得魂不附体。茹恩楠句句逼人:“按照工会的规定,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的健康,不准拖发工资!”杨正吉连连点头说:“俺以后条条照办……”

更让人解气解恨的还有一场漂亮仗。1945年8月8日上午,在穿越馆前姜家村的公路上,招北独立营的战士在一个探在路上方的大槐树枝上,挂上一个尿罐子,罐子里面放着地雷,地雷的引线也系在树枝上。等到鬼子的第一辆运金车临近树下时,战士们在路边暗处迅速用绳索将一盘铁耙(农具)拉在路中央,扎破了汽车的轮胎,运金车队被拦住。这时,趴在屋脊上的独立营指挥员一枪打碎了挂在树上的尿罐子,地雷正好掉在汽车上爆炸。接着,埋伏在村里村外公路两边的战士开枪打,投手榴弹炸,点火烧,一举毁掉日军6辆从玲珑金矿往龙口港运输黄金和金矿石的汽车。

虎口智勇夺金反掠夺

玲珑金矿地下党员在矿区搞秘密串联活动,发动矿工积极投入反掠夺斗争,矿工们除了采用磨洋工、把矿石倒进废石里、把废石掺进矿石里、放空炮等形式同鬼子作斗争外,还秘密窃取黄金、水银、钢材、炸药、雷管等抗战急需的物资,送到地下收购站。

在矿工嘴里,“黄金”主要指的是选矿厂产的金粉,它容易藏匿。矿工们冒着被抓和被杀的危险,想尽好多办法把金粉搞到手和带出去。姜选是当时打入玲珑金矿的一名地下党员。他组织矿工想尽一切办法,与敌人斗智斗勇往外运金粉。在当时那种形势之下,矿工们不可能直接带走目标巨大的矿石,只能是把金粉悄悄的转移出来。下班的时候,矿工们把矿石碾成金粉,把金粉藏在鞋底,藏在裤腿儿里,甚至是裤裆里,结果,都被鬼子搜出来了。后来姜选发现,在采矿的地方尘土飞扬,矿工脑袋上顶了很多灰尘出去,于是,让大伙把金粉抹在头发里边儿,还别说,这一招儿果然灵验,鬼子压根儿没怀疑,就用这招儿矿工们偷运出不少的黄金。后来,大家伙又想出了更绝的一招,金粉经过加工后,把它塞到吃的饼子里,然后在出矿的时候,大伙边往外走边大口的嚼起饼子,日本人一看,这种往嘴里吃的东西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就这样,顺利地带出来金粉。

然而,经过加工后的金粉含金量毕竟不多,能够提炼出来的黄金太少了。后来,地下党员和矿工们又把目光盯上了含金量更大的金精矿。不过,金精矿比金粉的目标更大、更显眼。怎么样才能够带得出来呢?

有一次,一位选矿厂工人,他给老婆去送饭,他想了一个办法,用两个小陶瓷罐儿,一个盛稀饭,一个盛烧菜。吃饭的时候,他故意把菜撒在地下的精金粉上,这时候,媳妇就装着和他吵架,吵架的时候,其中一个假装生气,一下把陶罐里的稀饭倒在菜上,然后旁边的人劝架,就帮着把地上的菜连同精金粉一起划拉划拉装到陶罐里,说是带回家喂猪,躲过鬼子的检查。

在矿工们的群策群力下,绝招迭出,时间久了,日本人就觉得不太对劲儿,怎么最近这产金的效率那么低呀?要说这小鬼子也是够狡猾的,日寇从招远城派来一个特务混进选矿厂上班,暗暗监视矿工的行动。这个特务见人点头哈腰,地下党员、选矿厂管理人员姜选断定他不是个好东西,就和工人们设法对付他。姜选向日本监工仓本说:“太君,他的活路的不通,扛石灰的干活!”仓本并不清楚他是上司派的特务,就应允了姜选。石灰粉是选矿厂生产用的材料,用草包包着,以往都是两个人抬一包,这叫他一个人扛一包。三伏天,这个家伙累得大汗淋漓,就脱掉上衣光着脊梁干。粘在身上的石灰被汗水一浸,烧得他皮肤又疼又痒。工人老温见状装着好人对他说:“伙计,天太热了歇歇再干吧。”于是,他就找到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这时,姜选又对仓本监工说:“太君,他的干活的不行的坏了!”仓本马上抡起棍子把他好揍一顿。不几天,这个特务就乖乖地被矿工们挤走了。

时间长了,选矿厂出的金子越来越少,引起选矿课长的怀疑。一个晚上,日本监工椎首装病躺在值班室休息,让姜选看管好现场,姜选识破了敌人的计谋,一边亲自监视椎首,一边组织矿工淘了不少金粉各自藏好,但不准带在身上。下半夜,椎首突然走出值班室巡查,姜选急忙向工友发出信号,使椎首未发现可疑情况。早晨下班时,选矿课长突然带着日军来到选矿厂挨个搜工人的身,结果也是一无所获,就这样躲过敌人前后两次的突袭。

玲珑通洞洞口

也有失手的时候,那将付出生命的代价。一天下班时,鬼子突然包围了刚出矿洞的工人,小冯身上藏带的炸药被搜出,敌人把他打得遍体鳞伤,然后用铁丝绑着他的双手,押着他游街示众,小冯趁机冲出人群向山坡上奔跑,被日军开枪打死。(上)

(责编:李慧博、张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