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华人研究>>学术研讨
第二届“华侨华人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温州举行
2025年07月09日11:32  来源:中国侨联

2025年7月5—7日,第二届“华侨华人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大学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与温州大学联合主办,温州大学华侨学院承办。来自全国64个科研院所的140余名学者以及五大洲34个国家的78名海外华校校长参加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任启亮、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李爔恒、温州大学副校长王舜、《人民日报》(海外版)华人华侨部主任李晓宏分别致辞。

李爔恒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全球治理体系加速重构,地缘政治竞争愈发激烈,国际移民政策不断调整,海外侨情更为复杂。如何进一步凝聚全球华侨华人力量、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对华侨华人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他指出,目前华侨华人研究从边缘走向前台,从分散走向整合,呈现出由跨学科研究迈向独立学科建设的新趋势。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最近成立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中心、国际移民研究中心等平台,本次研讨会特别增设高技术移民制度研究、海外利益保护、海外华文职业教育等新议题,都凸显了华侨华人研究的开放性、前瞻性以及对未来学科建设的预期。他强调,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将进一步发挥作用,与学界携手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华侨华人研究体系建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侨务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任启亮在致辞中回顾了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强调华文教育需朝着“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四化”方向迈进。他呼吁世界各地的华文学校和华文教育工作者共同推动“四化”建设,以管理创新与资源整合赋能华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舜介绍了温州大学侨特色建设情况,指出温州大学因侨而生,因侨而盛,围绕“侨教育、侨研究、侨文化”等持续深耕发展,现已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华侨华人学交叉学科硕士点的高校,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涉侨研究成果。

李晓宏在致辞中表示,全球6000多万华侨华人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纽带,兼具“文明对话摆渡者”“经济合作牵线人”“民间外交官”“中国形象大使”等多重角色。她建议建立学界与媒体常态化协作平台,共建“侨情数据库”,联合开展“华侨华人记忆工程”等项目,促进学术成果转化为大众传播内容。

会议开幕式由温州大学华侨学院院长包含丽主持。

会上,中央统战部培训中心原副主任赵健,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秀明,温州大学华侨学院院长包含丽,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荣休教授李安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振江,温州肯恩大学副书记严晓鹏分别作主旨报告。

本次会议共设8个分论坛进行学术研讨,200多位专家学者就华文教育、华侨华人历史、国际移民、华商经济与侨务工作等议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责编:李慧博、张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