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至14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工作)宁一率调研组赴福建省泉州、福州市调研。本次调研旨在落实中国侨联、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涉侨文物保护利用合作协议,围绕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积极推进与传统侨乡福建省涉侨博物馆、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加强涉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泉州师范学院,调研组重点考察了文学与传播学院、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通过座谈交流,了解该校在文化遗产保护、闽南文化、海丝研究等方面的突出成果和社会服务情况,双方围绕侨乡主题展览策划、华侨文化遗产研讨等方面达成共识。宁一表示,希望馆校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联动,在学术资源共享、侨乡文化研究、社会教育推广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讲好华侨故事,赓续家国情怀。
在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晋江市博物馆、华光摄影艺术博物馆,调研组重点考察场馆运营状况以及华侨文物保护利用情况,就共同策划学术研讨活动以及华侨主题展览交流等达成合作意向。为深入了解侨乡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调研组赴安溪、永春县两大侨乡,考察海外侨胞参与家乡建设以及有关涉侨文化场馆建设情况。在安溪,调研组参观了政协文史馆、林梧桐故居、凤山书院等地。凤山书院作为安溪县的显著地标,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三馆于一体,系统展示了安溪的历史文化、非遗创作和民俗风情,其中正在筹建的安溪县博物馆将大量展示安溪籍华侨华人移民海外生存发展以及心系桑梓造福家乡的史实。在永春,调研组实地走访五里古街、海丝侨乡名人文化馆、石鼓侨批馆、尤扬祖事迹展、东关侨区等场所,重点考察侨乡建筑保护、侨批档案研究、华侨人物精神挖掘及侨乡社区发展等情况。宁一表示,安溪和永春作为重要侨乡,文化遗产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侨乡风貌建筑得到很好修缮,侨乡历史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希望侨博与传统侨乡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与互动,充分发挥首都地缘优势,更好地宣传展示侨乡特色文化,共同推动华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福州期间,调研组参观了福清市博物馆(福清侨乡博物馆)华侨史陈列厅、“大侨务”观念学习教育实践基地和福清侨乡博物馆林绍良陈列馆,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提出的“大侨务”观念的孕育和发展历程,详细了解福清侨胞创业奋斗、报效桑梓的动人事迹。通过座谈交流,大家认为,涉侨博物馆之间应该加强资源共享与业务合作,尤其在展览交流、文物价值挖掘利用、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为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献计出力,助推涉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调研组参观了由丹麦侨领曹燕灵女士创办的大观美术馆。美术馆以侨为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不断增强广大观众尤其是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祖国、家乡的亲近感。
在福建调研期间,调研组与泉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柯瑞清,福建省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思一,福建省侨联副主席、泉州市侨联主席温锦辉等就有关工作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