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翻阅民国二十九年(1940)三月份的旧报,看见陈嘉庚先生领导南洋华侨慰劳团到重庆的消息,又使我怀念起这一位爱国老人来。
陈嘉庚先生之所以受人钦敬,不是因为他是一位资本家,而是因为他是一个教育家。他在南洋苦斗五十余年,可以说大半时间是花在教育文化事业上面。他在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即是十七岁的时候,离开福建到新加坡去谋生。卅一岁时才开始自己经营米谷业,后来又继续创办罐头业、树胶业、航海业渔业、纸业,一帆风顺,成为南洋数一数二的大资本家;但是他却和其他资本家不同,不把赢利所得的金钱,当做自己的财产,供给自己的挥霍,而是把这些钱来创办社会的事业,共谋人民的福利。他特别提倡教育事业,在民国纪元前一年,曾担任华侨所办的道南学校的总理,民国一年(1912)回到福建创办集美学校,民国七年(1918)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华侨中学,民国九年(1920)创办集美水产学校,民国十年(1921)创办厦门大学,民国十五年(1926)创办集美农业学校,同年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商报》。在他苦心孤诣监督指导之下,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已成为国内著名的学府,为国家造就成千成万的人才。《南洋商报》也为南洋权威的报纸,为华侨从事救国运动的南针。虽然在民国十八年(1929)世界经济恐发生之后,树胶业受到打击,他仍以最大的努力来维持教育事业,其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何等伟大,普遍受到人民的敬仰是必然的。
图源:天下集美
陈嘉庚先生之所以受人钦敬,还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教育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在南洋数十年间,始终领导南洋华侨的爱国运动,当清末叶,国父在南洋奔走革命时,他便加入同盟会,后来清政府推翻,他便募捐援助福建光复运动。民国十七年(1928)济南惨案发生,他又组织山东惨祸筹赈会。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内各地水灾,他又出来主持筹赈祖国水灾会。同年国内正在建设大空军,乘着蒋委员长寿辰举行献机祝寿,他又推动马来亚华侨成立马来亚华侨献机寿蒋会。民国二十八年(1939)对日抗战爆发,乃领导侨胞组织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难民会和新加坡自由公债劝募委员会。民国二十七年(1938)黄河水灾,他又奔走筹赈。民国二十九年(1940)复领导南洋华侨慰劳团回祖国慰劳,一向对于华侨救国运动,负起推动与领导的作用,使全南洋的华侨都集合在他的周围,为支持祖国抗战而努力。
陈嘉庚先生在最近卅余年来,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面,用在救国运动上面,这是他成为真正的华侨领袖的原因。这是他为一千一百万华侨热烈拥护的原因,这是他为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衷心敬仰的原因,在这里我们还需特别指出的,便是陈嘉庚先生对于中国政治问题的认识,实在超过国内一般政治家之上,他能够接近大众,爱护大众,向大众学习,为大众说话。他认为热心赞助祖国抗战的,愿意在抗战中对祖国投资的,不是南洋的资本家,而是广大的劳苦大众,所以他也承认自己不是资本家,而是劳苦大众的同志。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经过千山万水,回到祖国,当时政府决定优厚招待,预备以头等旅馆给他和团员住宿,但是他认为这种招待太过浪费,坚持搬到公共机关,团员皆睡自己带来的帆布床,他自己住在嘉陵新村工业合作协会的房子,每天上坡下坡,丝毫不怕跋涉,后来,他又坐汽车、坐轿子或骑马走到成都、兰州、西安、延安、洛阳、宜昌、沙县、桂林、长沙、福建各地,也是丝毫不感觉到辛苦。每到一个地方,必须会晤当地党政长官,访问一般老百姓,参加集会演讲,他都聚精会神地应付。正因为他能够接近大众,爱护大众,向大众学习,为大众讲话,所以他对于政治问题的认识非常正确和深刻。他是坚持抗战到底的人,当汪逆精卫在国内暗中主张妥协求和的时候,他老人家乃向国民参政会提出日寇未退出中国前不能言和的提案,足见他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是何等的坚决。他又是坚持国内团结的人,在南洋听见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于政治问题意见不一致,非常担心,到重庆后即和白崇禧、黄炎培诸先生讨论这一个问题,后来又不辞辛劳到延安,希望研究巩固团结的办法。他一再向人表示,他曾参加同盟会,对于国父的救国精神及救国主义非常服膺,但后来因为人事关系,未加入中国国民党,对于任何党派均无成见,完全凭良心,凭事实,希望大家精诚团结。他又是坚持力求进步的人,他认为抗战胜利固然要争取外援,但主要的却是自力更生。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前后,有一部分人认为抗战胜利,或者由于敌人久战无功,不能不自动撤退;或者是敌人内部发生革命,不能继续作战;或者是各国压迫日寇放弃侵略政策,没有估计中国本身有力量将敌人打垮,他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看法,而迫切要求自力更生,力求进步,坚信进步的一定胜利,退步的一定失败,倒退现象不能长久。这一切,证明陈嘉庚先生不只是一个伟大的实业家,伟大的教育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而且是伟大的政治家。
我不是陈嘉庚先生的弟子,但我自信对于这一位爱国老人的钦敬和怀念,当不在他的任何弟子之下。在这个狂风暴雨的黑夜里,让我们遥望南天,敬祝这一位爱国老人的康健吧!
(选摘自周召南编《爱国老人陈嘉庚》,永安联合书屋出版,19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