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一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嘉庚精神”源自陈嘉庚先生的生活与事业,这一精神体系包括“忠公、诚毅、勤俭、创新”四个要素,其中“忠”被视为“嘉庚精神”的本质特征,体现了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今,“嘉庚精神”已超越时代,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乃至全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为践行陈嘉庚先生社会教育思想而开办的博物馆以及开展的一系列华侨文博工作,成为赓续爱国报国情怀,传承弘扬“嘉庚精神”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一、以博物馆为平台,赓续爱国情怀
兴办教育是陈嘉庚一生倾心倾力所为的事业。基于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他认为博物馆对于社会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在陈嘉庚的教育事业中,华侨博物院是第一个有别于学校的社会教育机构,由此也开启了陈嘉庚先生与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深厚的渊源。
华侨博物院是陈嘉庚社会教育思想尤其是博物馆思想付诸实践的宝贵结晶。新中国成立初期,有感于博物馆是一种“施教的范围更为广阔”、且雅俗共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并处于号召广大侨胞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尽一份责任的初衷,1956年,陈嘉庚先生撰写《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集中阐明了他关于博物馆建设的主张,带头捐资并发动广大华侨华人集资在福建厦门创办华侨博物院。1959年,华侨博物院落成开馆,标志着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的缘起与开端。华侨博物院是中国第一座由华侨集资兴建的博物馆,是第一家全面系统收集、研究、展示华侨华人历史和业绩的博物馆,同时还是有收藏、展示有古代文物、自然标本的综合性博物馆。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陈嘉庚先生爱国精神和文化贡献的体现。1960年,陈嘉庚先生倡议在北京建立华侨博物馆,名为“北京中外华侨永存爱国预筹世界博物院”,后改名为“北京华侨世界博物院”,并带头捐款50万元,遗憾的是,倡议未能在他生前实现。改革开放后,该倡议得以积极推进,于2005年获国家立项,2011年动工,终于在2014年10月21日陈嘉庚诞辰1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作为国内首座“国字号”的华侨博物馆,该馆的建立是中国华侨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
陈嘉庚纪念馆由党中央为纪念陈嘉庚而设立,于2000年提出建设设想,2003年中央同意修建,2008年开馆,该馆作为社会历史类名人纪念馆,致力于打造为陈嘉庚文物资料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现设有“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陈列”“在陈嘉庚身边——嘉庚现象诚毅同行”两个基本陈列,展现陈嘉庚先生伟大光辉的一生,包括“陈嘉庚生平大事记”“南洋巨商矢志报国”“顷资兴学情系乡国”“纾难救国民族之光”等五个部分。陈嘉庚纪念馆建筑主体秉承独具特色的闽南建筑风格,与集美鳌园、嘉庚公园交相辉映、和谐统一。
赓续爱国报国情怀、传承弘扬“嘉庚精神”是华侨博物馆永恒的宣传主题。这三座与陈嘉庚先生有着深厚缘分的博物馆各有千秋,分别是国内华侨博物馆中综合性博物馆、人物类纪念馆和历史类博物馆的典型代表,正在努力携手与国内130余家以华侨(涉侨)博物馆共同为讲好华侨爱国爱乡的感人故事,传播华侨红色基因,弘扬华侨精神,赓续爱国情怀贡献自己的力量。2024年,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华侨博物院与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被评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获此殊荣,是对弘扬“嘉庚精神”的最佳诠释和最好纪念。
二、以藏品为依托,传承爱国情怀
“战士以干戈卫国,商人以国货救国。外国人之富强,多籍中国人之金钱。人身之康健在精血,国家之富强在实业。我退一寸,人进一尺,不兴国货,权利丧失。能自爱方能爱人,能爱家方能爱国。爱国队中无有道德败坏之人,不尊重自己之人格,何能爱自己的国家。籍爱国猎高名,其名不永。籍爱国图私利,其利易崩。惟有真骨性方能爱国,惟有真事业方能救国。商战之店员,强于兵战之军士。训练兵战在主将,训练商战在经理。店员不推销国货,犹如战士遇敌不奋勇。”这段字字珠玑、直击人心的文字来自陈嘉庚先生于1929年亲自制定的《陈嘉庚公司分行章程》,该章程表达了陈嘉庚先生以“家国情怀”为永恒底色的实业经营思想,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陈嘉庚先生的满腔爱国之情和实业救国理想,感染和影响了一代代华侨华人。该章程现收藏于陈嘉庚纪念馆。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嘉庚先生发起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团结华侨筹赈救亡,组织华侨回国抗战。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年末,陈嘉庚先生认识到“未尝举派代表回国慰劳忠勇抗战之将士及遭受痛苦之民众,海外华侨于义实有未尽”,于是以南侨总会主席的身份发起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问抗日军民。1940年3月开始,慰劳团从新加坡出发,开启为期8个多月历经15省的祖国考察之行。行程过半,陈嘉庚一行抵达浙江龙泉,当地人民敬赠他一柄龙泉剑,作为对陈嘉庚为祖国抗战所做牺牲与贡献的褒奖,“陈嘉庚剑”由此而来,后该剑先后由集美学校、集友银行保管。1960至1961年间,陈嘉庚指示龙泉剑交由刚刚落成的华侨博物院保管并展出。这把珍贵的“陈嘉庚剑”,见证了南洋华侨对祖国的赤子丹心,表达了当地人民对陈嘉庚的敬重与爱戴。作为抗战文物,“陈嘉庚剑”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1942年至1945年,为躲避日寇缉捕,陈嘉庚先生在侨领庄西言和集美学校、厦门大学校友黄丹季、郭应麟、林翠锦等人保护下避难印尼,尽管身陷险境,他仍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于1943年4月至次年6月撰写完成30万字的《南侨回忆录》。日本投降后陈嘉庚结束避难,将一份亲笔誊写好的手稿交由林翠锦保管。1983年,林翠锦多经辗转将手稿交至集美学校委员会。2008年,集美学校委员会将手稿移交新建开馆的陈嘉庚纪念馆珍藏并展出。《南侨回忆录》记录了南洋华侨为襄助祖国抗战而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陈嘉庚为发展教育和社会进步所进行的艰苦奋斗,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浓厚的家国情怀,闪耀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嘉庚精神”光芒,是华侨史上著名的传世著作,更是陈嘉庚留给后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三、以展览为媒介,诠释“嘉庚精神”
以陈嘉庚为主题的展览是各个华侨博物馆传承弘扬“嘉庚精神”的重要手段。陈嘉庚生平陈列,以及多在陈嘉庚诞辰周年、相关纪念周年推出的以陈嘉庚为主题的展览展示,主办单位多为侨务部门、华侨博物馆、侨乡地方政府、相关高校等,主题和内容大致分为五类:一是陈嘉庚生平陈列、生平事迹展览以及“嘉庚精神”展览。首推陈嘉庚纪念馆的基本陈列,该陈列分为“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陈列”、“在陈嘉庚身边——嘉庚现象诚毅同行”展览,此外代表性展览如厦门大学于百年华诞之际的举办“重走嘉庚路·致敬新时代”展览(2021年),厦门市集美区政府主办的“嘉庚精神永流传”爱国华侨故事连环画展(2023年),北京举办的“弘扬嘉庚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纪念陈嘉庚诞辰150周年生平事迹展(2024年)等。二是陈嘉庚与关联群体的展览。代表性展览如“同向 同心 同行——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主题展览(2021),“侨之魂 华之光——陈嘉庚与南侨机工抗战史”展览(2019),中国侨联与香港侨界社团联会香港集友银行共同举办的“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传承嘉庚精神及华侨华人参加祖国建设成果展”(2019)等。三是陈嘉庚与创办机构展览。代表性展览如“陈嘉庚与华侨博物院”展览、“集美学村——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110周年暨集美学村命名100周年”展览。四是陈嘉庚收藏文物展览。华侨博物院在基本陈列“陈嘉庚珍藏文物展”的基础上,相继举办“陈嘉庚珍藏文物精品展”“陈嘉庚珍藏外国文物精品展”。五是嘉庚建筑相关主题展览,如“嘉庚风学村情——嘉庚建筑展”、“凝固的历史 永恒的精神——嘉庚建筑”展览、“走进嘉庚建筑——少儿版画展”、嘉庚建筑纸模作品展等。
此外,陈嘉庚主题的相关展览还在国内多地巡展,并且以进校园、进社区等方式不断扩大影响力,如“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生平事迹展”在厦门百所中小学巡展、在香港数十所校园巡展,“陈嘉庚先生光辉事迹流动展览”在广州中小学巡展,等等。
四、以活动为引擎,弘扬“嘉庚精神”
“嘉庚精神”是侨务部门和华侨博物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永恒主题。在配合展览“走出去”进校园的同时,举办《走近陈嘉庚》等专题讲座,将中小学生“请进来”做“诚毅少年”志愿者,在展厅讲述嘉庚故事,组织百名志愿者百场宣讲“嘉庚精神”。此外还以各种比赛激发社会各界讲好“嘉庚故事”,弘扬“嘉庚精神”的热情,如举办“嘉庚杯”志愿者讲解比赛、举办陈嘉庚主题文创设计大赛并将成果作为开发“嘉庚精神”主题文创纪念品的素材、举办“嘉庚建筑”纸模比赛并为获奖作品办展,举办“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我心中的陈嘉庚”征文朗诵比赛、“不朽的丰碑——走进嘉庚建筑”版画创作作品征集和“永恒的运输线——陈嘉庚与南侨机工”汽车模型竞赛。在青少年文化体验方面,引导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感悟“嘉庚精神”。围绕“嘉庚建筑”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纸模体验、拼图体验、长卷绘画活动。举办“嘉庚精神永传扬 心手相牵助成长”夏令营、“践行诚毅精神”文化夏令营、“海丝文化 嘉庚精神——丝路启航”主题教育活动。2024年,“桑梓情深”华侨主题剧本沉浸式体验活动,以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展览为背景,以陈嘉庚、李光前等著名侨领的人生轨迹为主线,是泉州弘扬“嘉庚精神”的创新举措。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嘉庚精神宣传月”“嘉庚文化周”宣传期间举办各类活动。春节期间举办“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积极融入嘉庚元素,鼓励观众打卡,将观展照片发在社交媒体。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举办“展览寻宝 走近嘉庚”系列活动。在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方面,陈嘉庚纪念馆数字展厅上线,推出“云游嘉庚 展览寻宝”线上活动,华侨博物院推出云展览“陈嘉庚与华侨博物院”、制作“华侨之光陈嘉庚”文物故事科普视频,“一张广告画里的陈嘉庚商业版图”短视频,等等。
陈嘉庚先生的一生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宝藏,是讲好华侨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素材,华侨文博工作乃至侨务工作领域永恒的宣传主题。在未来,期待侨务部门加强指导、引导华侨博物馆整合与陈嘉庚先生相关馆藏信息,建立陈嘉庚先生相关藏品数据库,进一步开展研究、策划展览、举办活动、组织出版、开发文创。通过对藏品数据库挖掘,丰富拓展陈嘉庚与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等历史事件以及“嘉庚精神”的展览选题,同时在更多华侨题材展览中突出陈嘉庚及“嘉庚精神”。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论坛,夏(冬)营、比赛竞赛。加强对陈嘉庚及相关联人物、事件、文物历史的挖掘,以赓续爱国报国情怀、传承弘扬“嘉庚精神”为主线,广泛深入开展华侨博物馆与相关博物馆之间的馆际交流与对话合作,促进华侨文博力量深度融合发展。(本文参考华侨博物院、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陈嘉庚纪念馆等华侨博物馆官网相关信息)
作者:白婧
来源: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