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联特聘专家热切关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和工作事业发展深入思考,形成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现将特聘专家热议感言(第二期)选登如下(按姓氏笔画排序):
中国侨联特聘专家、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于洪军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同时指出要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等。这一系列的新举措,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于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和鲜明导向,作为一名海洋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和激励,我将继续深入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国家对于盐碱化改良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科创平台的优势作用,面向陆海交互带防灾减灾的前沿交叉领域,不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构建“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科学防控”的全链条研究技术体系,促进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示范推广、开放共享与服务、知识传播与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打造以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为特色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全国研究中心,为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侨联特聘专家、深圳招商中心党委副书记、研究员王可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培养方面,我深感振奋。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自立自强则是我们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会强调的这些议题,不仅是对我们科研工作者的鞭策,更是对我们创新能力的期许。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我将积极响应全会号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坚信,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印庚说,经过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我对党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和感悟。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伟大成就,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将牢记初心使命,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带领科研团队潜心研发绿色渔药和精准防控技术,加快构建健康养殖模式,为水产品稳产保供、渔业增产增收和实现我国渔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侨联特聘专家、青岛科技大学教授王家林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行动指南。全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和高校教师,我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将学习所得转化为积极投身强国建设的动力,为助力国家生态发展、赋能健康中国等方面作出侨界贡献。
中国侨联特聘专家、麻醉学江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华福洲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和科研热爱者,我将以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各项要求部署,以解决临床迫切问题为目标,以甘坐“冷板凳”的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推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为“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侨联特聘专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孙松说,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作为一名从事海洋生态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精神后,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理解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深感责任重大。我将持续深耕海洋生态学和生物海洋学研究,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中国侨联特聘专家、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教授、学科专业带头人芦殿香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培养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作为高原医学研究科研工作者,我将继续发挥科研工作者的作用,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继续努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