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重庆市侨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市委相关部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并以“一带一路”侨商组织年会、创业中华——世界名校“侨”重庆、“亲情中华”、“追梦中华”、“法侨合作”、“检侨合作”等工作品牌为抓手,积极服务大局、服务侨胞。
彰显工作辨识度,打响“侨”字“金招牌”
聚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与四川省侨联联合承办2023“一带一路”华商峰会,推出各区县招商重点项目36个,涉及金额4509亿元;组织侨商代表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合作峰会、“侨见双城 共享机遇”系列活动,分享发展经验、畅谈交流合作;推动涪江流域川渝十地侨联缔结友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整合沿线侨务资源,带动川渝侨界“一体化”融合发展。
聚焦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第五届“西洽会”期间举办“侨连新通道·共襄新重庆”第四届“一带一路”侨商组织年会,来自美国、法国、马来西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名侨商来渝参会,1100余名海内外侨界人士线上连线,达成意向合作协议近30项,活动总曝光量超280万人次;开展“陆海侨相连·浙里渝见你”——浙渝侨商经贸交流活动,20余名侨商代表参加。
第四届“一带一路”侨商组织年会促成合作签约现场
聚焦服务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在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期间举办创业中华——世界名校“侨”重庆活动,邀请来自哈佛、斯坦福等30余所世界知名高校的70余名海外博士来渝参访,促成6个项目、13家单位达成合作协议,发布30余个国际领先高科技项目;推动成立世界名校校友联盟,在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落地重庆侨创中心。
创业中华——世界名校“侨”重庆启动仪式
提升重庆美誉度,扩大侨联“朋友圈”
根据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侨情分布,针对市侨联海外联谊薄弱区域,制定海外联络联谊“作战图”,锚定目标“挂图作战”。目前,市侨联联谊面已覆盖全球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结合对外宣传重点,承办“追梦中华·感知新重庆”2023海外华文媒体重庆采访行活动,13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家海外主流华文媒体及涉侨中央媒体来渝参访,累计刊发新闻稿件900余篇,其中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等央媒刊发20余篇。
增强文化自信度,展现侨联新作为
开展“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开展“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营,来自20余个国家的3000余名海外华裔青少年线上线下品巴渝文化、赏山城风情,同时促成市内7所中小学与海外相关华文学校缔结友好,搭建起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民间之桥”。联合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成立“重庆华侨学院”,创新与海内外侨胞交流传播新形式。推送3家单位成功入选第十一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并以交流基地故事为蓝本,制作40余个音视频,系统打造“云上基地”。
注重合作成效度,写好侨务“大文章”
持续深化与中国侨联、华侨大学的战略合作,召开部市合作、市校合作机制会议,在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等方面再研究、再细化、再探讨。立足“三融五跨”构建“大侨务”格局,精准对接市级各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开发开放平台侨资源,通过联合承办大型活动、联合组团出访推介、联合组织侨商定向回访“三联合”方式,提高侨资源回流率、转化率和落地率。
注重侨胞满意度,探索护侨新机制
在西部地区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涉侨检察工作的意见》,深化法侨合作、检侨合作,与西南政法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设“益之家·侨爱心”志愿者驿站,开展“法护发展·侨助创新”等活动,持续优化侨商侨企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涉侨权益保护工作品牌。
重庆举办首次深化公益诉讼检侨合作联席会议暨“益心为公 侨界同行”专场检察开放日活动
来源:重庆市侨联
版权所有: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技术支持:人民网 京ICP备09065697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