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侨界风采
“温大侨研4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举办——
共话侨研未来,共绘多彩画卷(侨界关注)
本报记者 徐令缘
2024年01月19日08: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温大侨研4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40余年前,一颗华侨华人研究的种子在侨乡温州悄然萌发。几十载岁月中,这颗种子开花结果,从侨教育走向侨研究、侨文化,取得了富有特色的成果。

日前,“温大侨研4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大学举办。各地侨研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展开探讨交流,探寻未来发展方向。

四十年风雨兼程

1983年,温州师范专科学校华侨史研究室成立,“温大侨研”从此开始。华侨华人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历代学者的辛勤付出。在吴思强、蔡克骄、章志诚等老一辈涉侨研究学者的组织带领下,“温大侨研”经历温州师范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温州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温州大学华侨学院等各个阶段,走过了四十年风雨历程。

侨研学者在工作中敢想敢干,以“天黑赶路、天亮进城”的作风和“20小时响应”的干劲,在华侨华人研究这一特色领域努力开拓。温州大学原党委委员、组织部长郑信军谈道,华侨华人研究致力于服务国家、服务地方、服务侨胞,聚焦“国家所需、侨界所盼、高校所想”,对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具有重要作用。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李明欢将“温大侨研”四十年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之前的开拓期。20世纪80年代,许多中国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向欧洲为华侨华人研究带来新机遇,华侨华人研究从华工参与十月革命、勤工俭学运动等历史议题,扩展到华侨华人社会研究领域。

第二阶段是21世纪以来,随着人文社会科学蓬勃发展,华侨华人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青年才俊,“温大侨研”进入成长期。华文教育研究、华商研究等重点领域进入学科视野,华侨华人研究的“浙江力量”逐步聚合。

第三阶段是2020年,温州大学华侨学院正式成立,温州大学提出建设“以侨为特色”的高校,“温大侨研”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借助华侨学院搭建的多个涉侨研究平台,华侨华人研究资源继续整合。在人才培养方面,“温大侨研”成为华侨华人研究领域一支备受关注的团体力量,在学术界、政府机构与社会各界非常活跃。

近年来,“温大侨研”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温大侨研”团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11项,团队撰写学术论文150余篇、专著170余本、获得采纳的智库报告100余份。学校先后获批教育部意大利研究中心、中国华侨华人研究基地等一批省部级侨研究平台,设有海内外研究基地42个,先后与50多个国家300多所华文学校建立交流合作,设立全国首个华侨华人交叉学科硕士点,创立《华侨华人学研究》集刊等。

四十年风雨兼程,“温大侨研”仍在路上。

侨研师友汇聚一堂

在纪念“温大侨研”四十周年之际,各地侨研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华侨华人研究的前沿问题、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展开探讨交流。

多位学者强调理论与方法创新在华侨华人研究中的重要性。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秀明指出:“在华侨华人研究繁荣发展的整体态势下,我们要注重不断更新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以适应时代变化和研究深化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互鉴,华侨华人研究学者针对跨学科发展趋势展开讨论。温州大学华侨学院副教授赵金伟谈到,基础学科是交叉学科的前提,交叉学科是基础学科的深化。华侨华人研究是交叉学科研究,它依托于中国史、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学科的扎实积淀,同时也需要不懈的创新精神。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邓纯考认为,相关学科为华侨华人研究带来不同的研究角度与方法,为华侨华人研究注入发展动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华侨华人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所担当的角色及其贡献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华侨华人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他们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合作。赵金伟指出:“华商已成为驱动多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来,华侨华人通过跨国经营、投资等方式,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在中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当下,如何加强利用华商资源,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资金、技术、人才交流,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大课题。”

海外华侨华人社区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和融入当地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变迁和人口结构变化,海外华侨华人社区正在不断调整自身。在这种背景下,华侨华人的身份认同、文化传承与创新、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与挑战等也成为侨研学者关注的议题。

探寻未来发展方向

站在新起点上,温州大学华侨学院与各地华侨华人研究学者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海外华侨华人社区正不断壮大,华侨华人研究的时代意义凸显。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春旺指出华侨华人研究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一是加强理论建设。华侨华人研究要结合党和国家侨务工作历程以及侨务工作实际,推动政策研究。二是发挥地域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侨华人展现出鲜明的群体特征,温州籍侨胞及温州侨乡更是特色突出。立足本地优势,不断完善落实研究机制,是把侨情资源转化为研究成果的重要条件。三是积累学术成果。近年来,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学术会议较多,为学者们搭建了信息交流与成果共享的平台。华侨华人研究未来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规范,加强机制建设、队伍建设,鼓励引导更多研究人员多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温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倪考梦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未来的华侨华人研究是与机器智慧共存的学术研究。互联网络技术应用颠覆了过去的信息交流机制,生成式人工智能则可能会变革信息生产方式,为学术研究注入新动能。华侨华人研究要紧跟时代潮流,让前沿技术为己所用。

温州大学华侨学院院长包含丽谈道,华侨华人研究取得今日成果,离不开多方支持形成合力。交流与协作,一定会为未来的华侨华人研究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悉,“温大侨研4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由温州大学主办,温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温州大学华侨学院承办,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联合协办。来自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厦门大学、浙江省侨联、温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单位的专家与温州大学涉侨研究学者,共计80余人参加会议。

(责编:金一、黄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