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信息传播
“追梦中华·开放与创新的辽沈大地”2023海外华文媒体辽宁采访行——老工业基地澎湃创新发展动能
贾平凡
2023年12月11日09: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11月27日清晨,辽宁沈阳,一夜小雪初停,气温骤降至零下13℃。伴着朝霞,阳光透过云层,洒向这片银装素裹、千里冰封的土地。

北国风光旖旎,八方宾朋咸集。就在这一天,沈阳迎来了全球1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和5家涉侨央媒代表。此后一周时间里,在中国侨联指导下,辽宁省侨联、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侨联、鞍山市委统战部、鞍山市委宣传部、鞍山市侨联主办了“追梦中华·开放与创新的辽沈大地”2023海外华文媒体辽宁采访行活动。采访团一行相继走进沈阳和鞍山,了解辽沈大地上风云激荡的壮阔历史,缅怀在战火硝烟中誓死守护和平的英烈先贤,沉浸式体验“这嘎达”风韵独特的市井烟火,多角度捕捉新时代辽宁持续扩大开放的自信风采,近距离触摸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强劲脉动。

“辽宁的丰富内涵需要不断发掘”

要理解一个地方的现在,不可不了解其过往。博物馆是个不错选择。

11月28日下午,采访团一行走进辽宁省博物馆,从“古代辽宁”历史陈列看起。“开拓洪荒 洞穴岁月”“与夏为伍 北土方国”“华风北渐 商鼎周彝”“开疆设郡 秦汉一统”“民族融合 魏晋风云”“边关重镇  隋唐营州”“铁骑帝国 契丹索迹”“金戈铁马 女真建国”“划省而治 蒙元一统”……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张张珍贵图片,展现了辽宁从史前时期至元明清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雄健勇毅,源远流长!”看完展览,有海外华媒人这样评价辽宁的地域文化。

夜访中共满洲省委旧址,追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革命火种播撒到东北地区的峥嵘岁月;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敬献鲜花,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致敬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回望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艰难斗争,重温伟大抗战精神;走进中国工业博物馆和鞍钢博物馆,回顾中国探索工业现代化的历程,礼赞为中国工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仁人志士和劳动模范;观看大型音舞诗画《沈阳印记》,穿越时空感受沈阳这座城市的沧桑和辉煌……海外华媒人一路走来,被辽沈大地的浩荡英雄气深深感染。

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辽宁的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

“怀着崇敬、虔诚,我的脚步很重也很轻,深恐惊扰您长眠的梦境……”在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香港中外新闻社常务副总编辑胡树萌作了短诗,敬献给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因为父亲是中国首批入朝作战志愿军的一员,胡树萌表示,他将不忘历史,赓续英雄之志。

“沈阳是个可塑性很强的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德国侨报编辑部主任刘畅表示,“沈阳人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是爱家爱乡的真情流露。”采访完辽瓷传承人孙天舒,他表示:“孙天舒不断尝试和探索,只为把辽瓷的魅力展示给世人,为家乡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力。这令人钦佩。”

如今辽沈大地上,人们在和平发展的环境里安享幸福生活。踏着月色,在老北市走走,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民俗民艺的魅力;乘兴而去,到沈阳中街逛逛,在灯火阑珊的大街和大牌云集的商厦间流连忘返;周末假日,沈阳故宫、玉佛寺、鞍山玉石艺术馆、汉字主题书房等都是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辽宁的丰富内涵,需要人们不断去发掘。”埃及中国周报副社长朱新娥说。

“前沿科技令人眼花缭乱”

沈阳市和鞍山市各有一个铁西区。两个铁西区各有一个博物馆——中国工业博物馆、鞍钢博物馆。走进两个博物馆,首先看到巨大浮雕。“十分震撼!”美国华盛顿中文电视台副台长袁艳表示,两个浮雕内容不同,但都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的都是辽宁工人阶级积极投身中国工业建设的热火朝天景象,好像能把前来参观的人一下子拉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一炉钢水”“第一枚国徽”“第一代喷气式歼击机”“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艘航母”……作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辽宁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从“一五”时期开始,辽宁就是国家重点扶持建设的装备制造业科研和生产基地,因其种类齐全、规模之大、贡献之多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可以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辽宁的鲜明标识和强大基因。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解决体制机制、经济结构等问题,吹响了深化改革的号角。新时代,辽宁开始展示出老工业基地转型迭代后的崭新面貌。

罗马尼亚欧洲侨报副社长孙雨梅曾在1998年第一次到辽宁。对比今昔,她表示:“现在的辽宁一派欣欣向荣,人们精神面貌明显改善,自信心大大增强。这里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勤劳勇敢的人民,一定会再创辉煌!”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拜澳泰克(沈阳)生物医学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简称“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亚世光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城菱美产业发展中心菱美展览馆、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从沈阳到鞍山,海外华媒一行的镜头和笔端多了不少“技术含量”。

“飞速发展的前沿科技令人眼花缭乱,不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强大动力,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加智慧和美好的改变。”胡树萌表示,“这展现了辽宁创新发展的活力,是当地政府重视科技、人才并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所取得的硕果。这让我感受到辽沈大地在新发展阶段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作为东北老工业城市,沈阳有很多具有工业文化元素的闲置楼宇厂房和老旧历史建筑。近几年,老厂房纷纷变身,成为文化创意集聚的创新园地。在沈阳,1905文化创意园和时代文仓城市书房是典型代表。

“厚重又时尚,人气很旺,展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魅力。”参观1905文化创意园,美国中美邮报社副社长魏炯才感叹,从曾经的“工业锈带”变身为如今的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1905文化创意园是沈阳工业遗存旧貌换新颜的成功案例。参观时代文仓城市书房,魏炯才收获了惊喜:“迈进书房的刹那,映入眼帘的不光是书架上整整齐齐的书籍,还有绿意盎然的绿植,这着实是一个迷人的设计。这个由仓库改造的城市书房用创意唤醒了此地的历史记忆。”

“让世界感受东北开放的劲风”

近年来,沈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吸引了大量外资、侨资企业集聚。其中,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是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中心之一。

走进华晨宝马铁西工厂车间,智能化的生产线上,数量庞大的巨大橘色机械臂机器人,灵活扭动着身躯,互相精准配合,高效完成零部件的抓取、焊接、卷边等工作,自动化率高达95%。“在这里,不到1分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听到华晨宝马相关负责人介绍后,采访团一行发出赞叹。

近年来,老工业基地振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建设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在辽宁交汇叠加。搭乘跨境电商发展的东风,万通万疆跨境免税体验店、新华集团东北区总部、鞍山海城西柳商贸城和国际物流园、沈阳天江老龙口酿造有限公司、辽宁杏林整形外科医院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开放型企业发展不断提质升级。

巴黎文化中心、文化遗产促进中心、中法文化之春、新华(沈阳)法国电影周……在新华集团东北区总部的大厦里,墙壁上展示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图片引起海外华媒采访团的注意。袁艳表示,新华集团扎根辽宁多年,先后在美国等多个国家建立了国际文化中心,积极帮助青年拓展国际视野。这对辽宁扩大开放多有助益。

助力辽宁扩大开放,海外华媒有热情,更有行动。

在采访行中,刘畅每到一处,就架起设备拍视频。“视频画面更直观。”他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在海外直播平台寻找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国外主播。“我们可以合作,一起在直播间向大家讲讲中国真实的样子”。

朱新娥对辽瓷产生了浓厚兴趣。她表示,辽文化是中国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辽瓷是辽文化的代表,被誉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枝奇葩”。未来,海外华媒可以多关注辽瓷技艺,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辽瓷的传统手艺,为辽瓷的传承和发展尽一份力。

澳门中葡经贸导报总编辑王谷元表示,这次采访行,他记住了“沈水之阳、我心向往”“现代钢都 秀美鞍山”。沈阳故事、鞍山故事、辽宁故事、东北振兴发展故事,这些都是很好的中国故事。海外华媒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讲好辽宁故事,让世界感受东北开放的劲风。

“一幅振兴发展的多彩画卷,正在辽沈大地铺开。”魏炯才表示,海外华媒人有责任将各自在辽沈大地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多种形式报道出来,为辽宁开创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新局面助力。

(责编:金一、黄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