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品牌活动>>亲情中华>>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亲情中华·云上基地”庐山白鹿洞书院
2023年12月05日18:47  来源:中国侨联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自古备受文人墨客喜爱。在庐山五老峰南麓,郁郁青山中,松林掩映下,坐落着一处古朴雅致的建筑群,这便是有着“海内第一书院”之称的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建筑群沿贯道溪而筑。走进门楼,由近及远坐落着先贤书院、棂星门院、白鹿书院、紫阳书院和延宾馆。建筑体均坐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门楣上历经沧桑的牌匾与白墙青瓦上的岁月痕迹,诉说着这里的悠久历史与传奇故事。

“林芳郁纷敷,庭木自成长。泉石有馀清,弦歌辄遗响。”青山环绕中的白鹿洞书院,环境清幽静谧,远离尘世喧嚣,宛如书中所写的贤人逸士避世隐居之所。历史上,许多著名文人学者曾在此讲学,亦有诸多学者门人在此深学苦读。

千年白鹿,天下之首。白鹿洞书院始于南唐升元四年(940年),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第一间完备的书院,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高等学府,始称为“庐山国学”,亦称“白鹿国学”“匡山国子监”。宋初扩为书院,改称白鹿洞书院,又于北宋末年被战火毁坏,至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以知南康军的身份来到白鹿洞书院,这里才得以重获生机。

朱熹在此修建房屋,筹措院田,征集图书,延聘教师,招收生徒,设立课程,制定教条,亲任洞主并登堂讲学。特别是他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了后来七百年间封建教育办学的指导方针,至今海外的一些学校仍用它作校训。在书院修复后,又邀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至白鹿洞书院讲学,促就学术争鸣之景,广开书院讲学之风。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在白鹿洞书院,以朱熹为代表的历代文人学者们在此精心耕耘,让学子们在儒家理学思想的指导下知诗书,学六艺,悟道理,使得儒学在宋明时代再现辉煌,中华文脉得以延绵不绝。

白鹿洞书院现存有宋元以来的摩崖石刻50余处,明清以来的碑刻150余块,先贤编纂的《白鹿洞书院志》8种版本,保留有名人匾额、楹联50多副,诗词歌赋等1000多首,文物藏品13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还有近代名人字画400多件,以及各类藏书3000多册。如今,这座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交相辉映的千年书院,正成为文化旅游的佳境,在学术交流和游览观光中赓续着中国历史文化的辉煌。

2019年,白鹿洞书院被中国侨联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责编:蔡雨荷、皮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