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品牌活动>>亲情中华>>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亲情中华·云上基地”无锡市鸿山泰伯文化区
2023年12月05日18:46  来源:中国侨联

每逢清明节前后,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鸿山脚下的家家户户都要制作有三种馅的青白团子,用以招待亲友、祭奠祖先。这种传承了两千多年的风俗,背后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三让天下”的佳话。

据《史记·世家》开篇《吴太伯世家》记载,商末周部落首领周太王有三个嫡子,分别为泰伯、仲雍和季历。按当时的传统,王位应该传给长子泰伯,但周太王非常看好季历的儿子姬昌,希望姬昌继承王位。为成全父亲的心愿,泰伯带着二弟仲雍,从渭水千里迢迢到江南的梅里一带定居。之后,他在梅里筑城建国,并将中原文化融合到太湖流域的本土文化,开创了灿烂的吴文化。

公元前1194年三月初三,泰伯病逝,葬于鸿山。根据《史记正义》“泰伯居梅里平墟,在无锡东南三十里是也”可知,鸿山就是今天的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鸿山镇鸿山西坡。

1999年,为弘扬并传承泰伯“至德”精神,鸿山镇政府集资对泰伯墓进行了全面整修、扩建。总体规划按历史记载汉唐时泰伯墓构造,以仿明建筑风格,扩充墓区。近年来,当地进一步以鸿山为主体,集合了泰伯墓、吴文化广场、鸿隐堂及鸿山上十余处建筑,精心打造了鸿山泰伯文化区。

泰伯墓建于公元154年,之后历代都有修建。在1999年的整修和扩建后,整体占地约三亩,主体呈轴线对称布局,坐北向南依山而建,以环山河上香花桥为起点,过六柱五门“第一世家”石牌坊,经松、柏、石人石兽相对的神道,再向前甬道中间建一座10米见方四层飞檐的“仰止阁”,两庑间建有“宗会堂”和“怀德堂”,由神道继续往北,依次有月牙池、明代四棱碑及最北端的泰伯墓坟冢,作为江南最古老、未易地的皇陵,泰伯墓见证了吴文化的起源。

吴文化广场位于泰伯墓保护区南方,广场由南向北依次分为降福广场、吴韵大道、吴文化广场、寻根文化广场四个部分。广场上的六根图腾柱、大型组雕《奔吴》和《兴吴》、飞凤雕塑、泰伯铜像均具有吴文化的具体特征。

鸿隐堂位于鸿山东南麓,相传曾是东汉高士、文学家梁鸿隐居之处,“举案齐眉”的典故说的就是梁鸿与妻子孟光相敬如宾的故事。大堂上为泥塑大师柳家奎重塑的梁鸿与孟光夫妻像,堂内恢复有宋代欧阳修撰写的抱柱联、明代文徵明题写的“鸿隐堂”匾额。

无锡市鸿山泰伯文化区所展现的泰伯“至德”精神,不仅是吴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三千多年传承,历久弥新。

2022年,无锡市鸿山泰伯文化区被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责编:蔡雨荷、皮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