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地方快讯
探索侨文化“双创”,侨都江门如何守正创新
2023年11月10日08:40  

担当使命开新局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近日

《南方日报·江门观察》来论版

聚焦江门“侨文化”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整版内容如下:

“双创”,江门又有新动作。近期,“在首都遇见侨乡·广东江门主题月”活动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持续开放,“两展一影”受到广泛关注;江门首部华侨主题原创电影《故园飘梦》全国上映,引起观影热潮,海外五邑侨胞纷纷“打call”……

《故园飘梦》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作为中国著名侨都,530多万江门籍海外华侨华人遍布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华侨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近年来,江门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开创性地实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挖掘江门“侨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精髓内涵,全国首创研究“侨批中的党史”,举办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在首都遇见侨乡·广东江门主题月”等,并因推出十多部华侨题材的文艺作品,被专家、媒体评价为“江门戏剧现象”,进一步擦亮“中国侨都”城市品牌。

江门“侨批中的党史”受到央视的持续关注

本次邀请专家学者

为江门“侨文化”创造性转化

和创新性发展“把脉问诊”,

提炼过去工作的优势和基础,

探讨接下来

如何在守正创新的路上走深走实,

持续加快文化强市建设,

为奋力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

贡献文化力量,

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江门打造新时代侨文化名片可圈可点

江门是我国近代形成的四大著名传统侨乡之一,其侨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具有典型性。新世纪以来,江门就持续利用侨文化资源,创建华侨华人博物馆,启动“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积极参与学术引领“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营造城市文化形象,传统侨乡焕发出侨文化的生机活力,成为国内“侨”味最浓的城市。

进入新时代,江门的侨文化资源挖掘、侨文化研究、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尤其是2014年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五邑大学在江门联合主办了首届侨务论述学术研讨会,已经打造成全国唯一的侨务论述研究学术平台,轮流在国内重要侨务大省举办。

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申遗成功后,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就和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共同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的研究,为推动侨批研究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视察发表有关侨批保护的重要讲话之后,中国侨联和广东省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五邑大学很快联合在江门举办首届“侨批文化与华侨精神学术研讨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开展侨批文化研究。正是因为江门侨乡对侨批文化研究的高度关注和坚实基础,侨批文化的研究和转化在全国取得了站位高远、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业绩。

“侨批中的党史”研究和传播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是一个首创,江门市委宣传部整合五邑大学侨批专家和社会媒体的力量,新辟侨批文化资源,多媒体立体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海外侨胞的家国情怀同心同情共振的历史画卷,扩宽了党史、近代史、新中国史、华侨史的研究领域,创新了侨批研究的内容和形式,成果突出。

江门探索侨批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活动在全国也非常亮眼,用艺术表演形式传播侨批文化、华侨精神走在前列,创作的诵读剧《侨批·中国》、舞剧《侨批·家国》先后在广州、江门公演,并打造成本土文艺精品,持续向公众展示。尤其是诵读剧《侨批·中国》在“学习强国”等全国性平台展播,受众广泛,中国教育电视台展播后点击量达到1.2亿人次,艺术效果、社会效果双赢。更具开创性的是,诵读剧《侨批·中国》走进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将演出融于博物馆展示场景,既创新了演艺作品的表演形式,增加了演艺作品的亲切感、场景感,又丰富了博物馆展陈的生动性、鲜活性,扩展了展陈文物历史、文化内涵。这一尝试在全国还是首例,非常值得总结推广。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和五邑大学2015年在江门共建了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并共同推动云南、福建、海南、浙江、黑龙江等省建立省级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和开展侨乡文化研究工作。江门侨乡在打造侨文化研究高地方面的持续努力,让全国看到这个侨乡城市推动侨文化研究的全国格局和当代意识,也让侨乡的文化名片和城市形象得以进一步塑造并营销出来。接下来,建议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力提效,进一步提升侨文化名片含金量和影响力。

一是可以继续坚持“请进来”。坚持文旅结合,充分发挥碉楼、华侨华人博物馆、侨批、地方戏曲等侨乡有形、无形文化载体的作用,让更多的海内外民众走进江门,亲身感受华侨华人的历史,感受侨乡的人文底蕴,感受新时代五邑的全新风貌,体会侨乡现代精神与历史传承的紧密结合,特别是让五邑海外乡亲感受到家乡的温度。

二是可以探索与其他侨乡的联动。江门侨乡独具特色,全国其他地方的侨乡也同样充满魅力。可以与潮汕、梅州等地区乃至福建、海南、广西等省区的侨乡开展交流合作,联合开展侨乡文化(巡回)展示活动,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形成宣传侨史、展示侨乡、整合资源、扩大影响的氛围。

三是继续促进专家学者与文艺工作者的合作。在江门有关部门引导下,确立若干项目选题,挖掘以碉楼、侨批为代表的华侨精神价值,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多元多样的宣传形式,多出通俗易懂、感染力强的文艺作品,让侨乡这个江门名片走向全国,唱响海外。(文/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春旺)

周华东 摄

把江门建设成为全球华侨文化研究高地

岭南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包容,这与岭南华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密不可分。而江门在近代以来得海洋文明、工业文明风气之先,一批批五邑人下南洋、闯北美,从打工谋生到艰苦创业、求学成才,故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之说,五邑华侨为广东和全国的近现代革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江门也成为全国最著名的侨乡之一。加强华侨文化研究,传承和发展以开放、包容、创新、务实为特色的粤侨精神,增强广东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改革、开放、创新动力,是当前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个重要路径。

江门在华侨文化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有着深重的学术积淀。“侨”特色的五邑大学多年来在深入发掘陈白沙心学、梁启超文化等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重视和厚植华侨文化研究,在学科建设、学术队伍建设、学术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特别是张国雄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为开平碉楼成功申报当选世界文化遗产、建设华侨华人博物馆等作出重大贡献,产生了一批在海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体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优良学风。因此,江门有必要、有优势建设成为全球华侨文化研究中心,在华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发挥引领作用.    

第一、办好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区。广东华侨文化生态区的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但整体上与同是著名侨乡的福建省仍有差距。在建设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基础上,支持、推动江门市创建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区。建立华侨非遗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保护及活化利用的评价考核机制,形成专家和当地市民全过程参与的开放互动方式,并邀请海外侨胞参与满意度的评选:在生态区建立“华侨文旅产业创新区”,享受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个税优惠及香港优才计划等政策,使之成为吸纳华侨文化资源的载体,定期举办国际性文化联谊活动。近年来在江门成功举办的世界广府人恳亲大会、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影响深远,增强了海外侨胞的文化认同感。

第二、大力加强华侨文化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基础研究上,结合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全球化进程中的移民趋向和问题、后现代主义文化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和挑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契合等时代之问深化华侨史、华侨文学、华侨经济学、华侨人类学、华侨社会学、华侨民俗学等学科研究。在应用研究上,继续深化碉楼、侨批、名人故居、地方历史文献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讲好华侨故事,弘扬粤侨精神,推动侨乡文化振兴和文旅产业。(文/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社科联原主席、研究员田丰)

梁启超故居。冯瑶君 摄

加强学科和专业队伍建设 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文明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载体,恩格斯说:“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的文化解释系统,这个解释系统既奠定了文明本源的形态雏形,又预制了文明发展的实践路径,从根本上说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精神标识。

我国有6000多万侨胞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生活,广东是中国侨务大省,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记载华侨华人生活的历史已逾200多年。它既是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缩影,更是承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谋生存、追求美好生活的艰苦奋斗史。江门作为广东的重要侨乡,江门籍华侨华人超过530万人,相较其他侨乡,五邑华侨分布较广,遍布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在亚洲以外谋生的华侨居多,仅在美洲地区的华侨就占其总量1/2。    

广大华侨华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他们在创造新生活的实践中赓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近年来,江门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以努力打造向世界展示华侨文化的重要窗口为目标,开创性地实施宣传思想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江门“侨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为记载华侨华人这段特殊的历史,及其形成的华侨文化,江门着力通过“双创”工程,打造华侨文化的品牌:江门不仅拥有内涵丰富、整体性和专题性较强的各种博物馆、纪念馆,建立了省级“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区”,更有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主题的中国第一个涉侨类世界文化遗产,近年又在全国首创研究“侨批中的党史”,举办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因推出十多部华侨题材的文艺作品被专家、媒体评价为“江门戏剧现象”。

毫无疑问,华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它通过一代代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活史,延续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另一方面,一代代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的生存发展,亦在不断创新华侨文化。因而,通过华侨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特性,和通过华侨文化,让中国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丰富性,乃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如何才能真正落实新的文化使命,专业队伍及学科平台建设是重要基础和保障。今年8月,省政府参事文史馆调研组的调研表明,这是影响担当新文化使命的瓶颈问题之一,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级有关领导部门对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利用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视尚不到位,对专业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与发展要求差距较大;二是目前在广东省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尚未设有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利用的学科平台;三是专业研究队伍不仅是小众之群,而且青黄不接,使得广东侨文化的优势资源难以发挥其对国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

据此,建议在广东三大侨乡的五邑大学、韩山师范学院、嘉应学院建立相关学科平台,创造条件设立硕士学位授权点,培养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利用的专业队伍,推动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学者工作室首席专家李萍)

五邑大学。陈永基 摄

人才是侨乡文化“双创”的关键

近段时间,以侨乡元素为主题的电影《故园飘梦》《神秘家书》,或全国公映,或开机拍摄。笔者有机会与两部电影的创作团队进行深入的交流,从中看到侨乡人对本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执着与信心。

难能可贵的是,两部影片均由江门本土团队制作,从影片的筹划、申报到拍摄,都倾注了本土电影人的大量心血。可以说,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也是一次质的飞跃,标志着江门侨乡的电影事业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为新时期中国电影贡献出侨乡力量。无独有偶,近几年公演的舞剧《侨批·家国》,音乐剧《小鸟天堂》,新编粤剧《碉楼》《少年梁启超》都以江门侨乡元素为题材,由江门本土演出团队倾情演绎,对侨乡文化进行“双创”的有益尝试。江门创作了一大批文艺精品,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江门戏剧现象”,令业界刮目相看。

事实上,在创作繁荣的背后,也存在有待提升的方面。这些文艺作品虽有民间资本的投入,但规模较小,难以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制作水平以及后期的推广宣传。

笔者认为,要破解瓶颈,让侨乡文化实现更大程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人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有有了为数众多的既有较高专业水平又熟悉本土文化的艺术人才,才能创作出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好作品,并催生出具有现象级效应的作品,进一步打响“天然”影棚和侨乡影视IP。当然,艺术人才既要通过向外吸纳,也要着力本土培养,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实现人才的大发展。

一方面要吸纳外来人才。江门限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基金的“堆头”可能难以与一、二线城市相比。通过成立文化发展基金,吸引全国人才到江门采风、创作,打造一批以江门侨乡元素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加强与相关的艺术院校合作,着力于吸引青年人才。与此同时,由于江门是侨乡,有为数众多的海外华侨,要发挥这一优势,吸引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华裔青年,通过他们引入国外的先进理念,为艺术创作引来活水。

另一方面培养本土人才。江门本土有艺术类院校,也有不少艺术人才,但他们缺少锻炼与发展的机会,艺术类毕业生留在江门发展的也不算多。这段时间笔者从事飘色研究,问及艺术专业的老师,发现他们极少以此为元素做设计,原因是认为这一元素不适合创作。但在《故园飘梦》中,经过创作团队的艺术加工,飘色就成为非常大的亮点。其实,江门并不缺少开展艺术创作的题材,只是这样的题材或是未被深入挖掘,或是其独特价值未被发现。相关部门和文化机构不妨多搭建交流平台和创造采风机会,引导本地的艺术人才汲取本土文化的养分,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作。只有充分理解了本土文化的精髓,而不是人云亦云时,才能将这样的素材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坚实的有利条件。(文/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宋旭民)

粤剧《碉楼》剧照

来源:江门发布

(责编:韩啸、黄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