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下午,上海市黄浦区侨联、黄浦区社会主义学院共同举办“共谱同心圆 牢筑根魂梦”——黄浦区侨界人士学习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侨办主任、区侨联党组书记施海燕,区侨联主席、上海交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慧出席会议。区侨联委员,街道侨联、区机关侨联、基层侨联组织成员,区侨商联合会会员等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区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杜逢春主持。
王慧首先介绍了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盛况,重点传达了李希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大会上的致词,万立骏同志代表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在中国侨联十一届一次常委会议上的讲话和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闭幕词等主要精神。
施海燕结合大会精神,对下阶段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侨心向党谱新章。要把学习贯彻侨代会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做到学而思、学而做,在自己所能联系影响到的侨界群体中带头学、率先学,并组织带动身边更多的侨界群众共同掀起学习大会精神的新高潮。二是同频共振、同向共进,担当作为促发展。要以品牌聚侨心、汇侨智,持续推动服务侨胞、维护侨益等多项工作齐头并进、多点开花。要继续发挥好侨界在资源链接、技术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聚焦黄浦区“3+3+X”产业布局,围绕区域发展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积极贡献侨智侨资侨力。
三是凝聚侨心、汇聚侨力,以侨为桥联四海。要架好自信自强的文化桥,发挥好“民间外交使者”的重要身份,争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述者、演绎者、创造者,助力中华文化扬帆出海。要架好联谊交友的同心桥,发挥侨界联系广泛、融通中外的资源优势,不忘老朋友、广交新朋友、深交好朋友,画好侨界最大同心圆。
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教授朱叶楠围绕“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两部分作题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专题报告。
会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精神,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汇聚实现中国梦强大合力的共同心声。
来源:上海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