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博物馆
追寻华侨华人历史,讲好文明交流故事
2023年09月28日11:18  来源:中国侨联

北京时间9月18日晚,由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HOMELandS(移民、离散、语言和空间研究中心)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联合举办,AHRC(英国艺术和人文研究委员会)部分资助的“全球华侨华人博物馆协作项目”线上讲座系列的第二讲成功举行。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宁一主讲,威斯敏斯特大学移民、离散、语言和空间研究中心主任王苍柏主持。该讲座以中文进行并提供英文同步翻译,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

王苍柏教授致开幕词

宁一在题为《追寻华侨华人历史,讲好文明交流故事——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探索与实践》的讲座中重点介绍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建馆缘起和基本情况;围绕华侨历史和文明交流,侨博在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侨博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思路。

宁一副馆长发表演讲

讲座通过陈嘉庚的故事引出华侨博物馆的建立缘起。陈嘉庚是华侨事业的杰出领袖之一,他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创办华侨博物馆的设想。在陈嘉庚的推动下,华侨博物院于1956年在福建厦门动工兴建,到1958年底,第一座馆舍建成。1960年,陈嘉庚建议在北京建设规模更大的国家级华侨博物馆。改革开放后,中国侨联领导班子将建设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作为重要使命。在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于2005年获得国家立项建设,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选址,于2011年10月破土动工,2015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地处北京核心城区,其外围建筑采用了富有北京特色的四合院风格,与周围的历史风貌相协调。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其中包括基本陈列“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展”。展览通过图文结合、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法,生动地展示了华侨在海外的历史、文化、生活、贡献等内容,包括他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与位于侨乡的华侨博物馆不同,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位于首都北京。它的使命是记录、展示、见证、教育等,在首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中发挥作用,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讲座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探索与实践。侨博主要围绕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与文化两个维度来开展相关工作。从历史的维度上来说,侨博意在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移民海外的过程与脉络,以及在此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主要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从文化的维度来说,侨博还展现华侨华人在住在国形成的华侨华人社会,比如生活习俗、民间信仰、文化娱乐、华文教育、互助结社等。围绕着这两个维度,侨博从文物征藏、研究出版、展览教育、数字化、文化创意、馆际交流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侨博致力于建立反映不同时期华侨移民状况的藏品体系。自2005年筹建以来,馆藏文物数量从2014年的1万件套增长到目前的3.9万件套,主要以近现代文物为主体,历史跨度从古至今,反映了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对于住在国和祖籍国开发建设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影响。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这些文物,博物馆进行了文物定级和文物修复工作,还建设了文物修复实验室,提升了文物维护能力。其次,侨博的研究出版工作兼顾专业性和大众需求,包括学术论文、著作、刊物等专业成果,同时也通过专栏和展览图录等方式向大众介绍华侨文物和历史故事。积极参与华侨文化遗产的学术活动,促进学界交流。同时,侨博通过多样化的展览构建丰富多彩的华侨历史文化展览体系,涵盖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华侨文化、侨乡文化、中外文明交流等多个主题,吸引了公众的浓厚兴趣,并获得了博物馆界的高度评价。此外,侨博通过数字化工作创新观展方式,包括在线博物馆“云游侨博”项目、全景博物馆VR展厅、多平台网络传播等,吸引了全球观众,并推动华侨文化的传承和研究。总之,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不仅追寻和传扬华侨华人的历史,还讲述了与文明交流相关的重要故事。

讲座分析了侨博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思路。主管部门和广大观众对博物馆有更高和多样化要求和期待,侨博需要适应不断提高的高质量发展要求。随着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新定义的强调,博物馆不再仅仅追求开放运营,而是更强调可持续性、社区参与和高质量的发展。然而,如何定义和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侨博不断努力和创新。

侨博计划通过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来推动研究和教育。开放馆藏资源,提供场所,促进互惠互助,共同打造文博人才的教学科研基地,从而为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另外,侨博也计划通过与国际华侨华人博物馆的联系和交流,加大与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博物馆的合作力度。通过共同讲好中华文化的传承故事,推动文明交流,为中华文明的全球传播提供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最后,侨博还计划开展海外华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这一工作旨在填补国内研究的不足,同时也有助于理解中华文明在海外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将丰富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为文明交流提供更多素材,也有助于向世界阐释中华文明的生动写照。这些努力将进一步推动侨博的海外联系与交流合作,为博物馆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责编:刘琼、黄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