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河南省侨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胸怀全局、为侨服务,深入推进侨联工作改革创新,奋力开拓侨联事业发展新局面。
旗帜鲜明讲政治 汇聚侨心向党的磅礴力量
牢牢把握“根”“魂”“梦”的工作主线,在画好侨界最大同心圆上深耕厚植,不断汇聚侨心向党的磅礴力量。
筑牢政治之魂。持续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将党内主题教育向侨界群众拓展,创新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学习实践分享会、“侨心向党·同唱一首歌”、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不断夯实侨胞理想信念根基。围绕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打造“四个一”“一学两讲两评议”等学习品牌,建立“云课堂”和“习语侨声”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把牢新时代侨联工作的正确方向。
强化思想引领。运用网络新媒体、主流媒体平台,以侨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不断巩固党执政的侨界基础。做好侨界贡献奖、侨界杰出人物等推荐评选,培育好典型人物,持续弘扬正能量。高度重视青年工作,突出新侨群体宣传,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培育胸怀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新侨力量。
夯实组织之基。加强顶层设计,把基层侨建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通过改革专项督察实现县级侨联工作全覆盖,全省基层侨联组织增至186家;加强高校、机关、楼宇等新侨聚集区域的阵地建设,新增省级“侨胞之家”245个,初步构建起纵横交织的基层工作网络。
聚焦中心大局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紧紧围绕省委关于“两个确保”、“十大战略”的决策部署,叠加侨界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倾力服务经济发展。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豫商大会、商丘国际华商节等重点经贸活动,打造“创业中华·出彩中原”“知名侨商中原行”“海外侨胞故乡行”等特色品牌,先后举办海外华侨华人高端人才助力创新发展峰会、中国侨商峰会、中卢(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经贸合作高峰论坛,引导侨商与地方政府合作,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侨联系统累计签约引进项目236个,总投资300多亿元。
着力涵养人才资源。以服务人才强省战略为抓手,加强侨联委员、海外顾问、特聘专家、参政议政队伍建设,瞄准侨界高层次、紧缺型的科研成果和优质项目,不断完善侨界人才库和项目库。通过组织政策讲解、培训研讨、职业规划,推荐列席“两会”、开展专题调研等,将我省的引才引智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传递给侨界人才,让他们在豫“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
合力搭建“双创”平台。联合省科技厅、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共同做好服务新侨创新创业工作的通知》,组建“一站式”孵化平台,开展技能培训、“双创”比赛、成果展示、银企对接,助力多个新侨“专精特新”项目落户河南。持续评选新侨创新创业基地,成立省级新侨创新创业联盟,推动政、产、学、研、用主体贯通,释放侨界创新创业潜能。
聚力投身急难险重。选派侨联干部141人次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累计协调帮扶资金8000余万元,惠及农村群众3万余人次。面对新冠疫情肆虐、特大暴雨灾害来袭,全省各级侨联组织迅速行动、发挥优势,募集抗疫、救灾物资价值3.4亿元,集中展现了危难之时见真情的侨界速度和担当。
坚守文化立场 讲好新时代河南故事
主动融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大力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根脉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助力中原文化出彩。倾力参与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客家文化论坛等活动,打造国家级、省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选派中国汉字、古诗词、华文教育等特色团组出访海外,开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大河之南·功夫之源”等系列行动,持续做好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具象化传播、创新性表达。
擦亮“老家河南”品牌。举办“追梦中华·读懂黄河”2023海外华文媒体采访行,组织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海内外知名书画家作品邀请展等大型文化活动,为“老家河南”品牌出海贡献侨力量。丰富“亲情中华·老家河南”“追梦中华·魅力中原”等活动内涵,线上线下组织近万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寻根之旅”夏令营以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云端观影等活动,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共识。
建强信息传播矩阵。密切与海外媒体和主流媒体协调联动,打造“侨联+”全媒体宣传矩阵,建强“大河侨音”海外传播服务中心,构建全省侨联系统上下有效衔接、国内海外侨情互通的信息传播格局,用好重大节点契机开展系列网络宣传活动,累计点击量近4亿次。
坚持“以侨为本” 增强侨胞幸福感获得感
主动适应新时代侨情变化,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拓展联系广度深度,真正当好侨胞贴心人。
创新远程服务模式。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搭建豫侨政务“全球通”平台,在省政务服务网设立“归侨侨眷与华侨华人”专区,联合省司法厅开通海外辅助公证“绿色通道”,组织侨界百余家调解组织入驻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实现让“数据跑”代替“跨国跑”。
法治护航和谐侨界。创作一批普法宣传原创内容,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活动,大力推进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新建涉侨法律服务组织115家。充分发挥侨联法顾委作用,依法解决侨界信访事项180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联合省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涉侨检察依法保护侨胞合法权益的意见》。组织4万多人参与“法治中国?你我同行”全国法律知识竞赛获一等奖。
真情打好联谊“侨”牌。搭建“线上”联谊平台,召开“海外侨领云视频联谊座谈会”,向海外侨胞提供“同心抗疫?云上诊疗”服务50余场惠及30余万人。举办海外侨领研修班、华裔杰青论坛,参与世界华商大会、非洲华侨华人民间外交论坛等,聘请近百名侨领、侨商担任海外顾问,与全球400余家海外侨社团建立密切友好联系,鼓励支持侨社团组织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海外侨胞与祖(籍)国的情感纽带更加牢固。
践行公益温暖侨心。深化“零距离聚侨心”品牌,团结引导海内外华侨华人力量,采取基金推动、项目运作的方式持续开展“天籁列车”“珍珠班”“侨爱心送温暖”“关爱侨界老人”“金秋助学”等公益活动,全省累计投入款物价值3亿多元帮扶20余万人,侨界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锐意改革创新 构建“大侨务”工作格局
锚定“十四五”规划方向,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搭建区域侨务网络、创新系统协调机制,侨界“两张网”越织越密,“大侨务”工作格局初露峥嵘。
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省侨联首个五年规划并带动系统联动实施,稳步推进“凝心铸魂”“侨力汇智”“暖侨连心”“夯基固本”四大工程。紧贴国际国内形势,引导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重点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推动形成一批高质量侨务理论成果,为分众分层开展思想引领提供依据。
拓展服务空间。密切同省内涉侨部门联系协作,加强侨联港澳顾问、委员队伍建设,形成纵横联动、共同发展的侨务工作格局。与沿海侨务大省建立协作机制,与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品牌资源得到进一步融合拓展。加强群团组织间工作配合,共建共享活动阵地,为侨界群众提供更加全面服务。
打造智慧侨联。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为契机,改版省侨联官方网站,新建全省侨联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侨情普查进一步充实数据库,画好联络图。加强“侨联+”网络平台矩阵建设的规范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实现组织上网、工作上网、服务上网。
来源:河南省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