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胸怀,提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的重要论述,强调“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紧密团结起来,发挥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些重要论述和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侨务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侨务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
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的桥梁和纽带,过去五年,山东省侨联始终坚持党对侨联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凝聚侨界共识中画出最大同心圆;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中担当作为;始终坚持“以侨为本、为侨服务”工作宗旨,在服务侨界民众中履职尽责。
以侨为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7月27日上午,在山东济南举办的202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研讨会上,由山东省侨联牵头,沿黄九省区侨联协商,共同签署了《沿黄九省区侨联助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协议》,并在省内成立沿黄九市助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侨商暨新侨创新创业联盟,制定《主动服务黄河国家重大战略工作清单》,中国侨联主席万立骏作出批示。
这是山东省侨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又一次突破。
此外,山东省侨联主动对接RCEP,参与举办中国(山东)—东盟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大会,签署合作项目19项、约270多亿元;举办2022年全球华人经济和科技峰会,近500名来自东盟国家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领袖、国际组织代表线上线下参加,与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省人才发展集团签订人才战略合作协议,搭建起山东与世界华人经济圈合作、深度对接RCEP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端平台;发起成立全国首个省级侨联“一带一路”侨商会联盟,成员近100家,在阿曼、尼泊尔等多个国家布局海外仓,举办2023“一带一路”侨商会联盟暨海外人才投资合作交流大会,签约项目12个。
发挥侨力,助推山东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26日,山东省首届中俄“友谊之桥”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交流高端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济南举办,开启中俄友谊新篇章。
这次论坛是山东省侨联和山东人才集团积极探索协同高效的服务模式,为山东省和俄罗斯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主动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倡导项目上贡献侨界力量。
近年来,山东省侨联聚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擦亮“创业中华·兴业齐鲁”“服务双招双引、服务外资外贸、服务侨商侨企”等活动品牌,组织或参与儒商大会、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等重要经贸活动300多次,引进到位侨资100多亿元。
山东是海洋大省,拥有全国六分之一的海岸线。建设海洋强省,是山东锚定的发展方向。山东省侨联充分发挥侨界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聚集优势,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中国侨联和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海洋专委会平台作用,以“保护海洋守护未来”“科学治理绿色发展”为主题出版《经略海洋2020——健康海洋》,汇集侨界涉海专家最新科研成果26项;举办山东海洋发展建言献策商讨会,编纂《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海洋专家建言献策文集》。联合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等单位在京举办“归国海洋科学家带你认识大海”大型展览活动,宣传展示61位海洋领域杰出侨界专家(其中院士36位)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在线观看人数突破百万,系全国侨界举办的首次宣传海洋领域侨界领军专家的展览。举办侨界助力海洋强省和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高层研讨暨项目推介签约活动,签署《胶东经济圈五市侨界助力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合作协议》,3个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
汇聚侨智,逐梦新时代
3月3日—6日,山东省侨联与清华大学求真书院联合组织开展“清华大学求真书院山东行”活动,邀请著名美籍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一行赴济宁曲阜、泰安和济南参观学习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调研了解数学教育开展情况,并就数学人才培养达成合作意向。
近年来,山东省侨联持续涵养侨务资源。各级侨联聘请海外顾问、委员500余名,港澳委员200多名、海外青年委员400多名,接待重要侨团侨领来访团组2000多个。省侨联与25个重点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有影响力的侨团签订《共同为山东企业“走出去”服务合作备忘录》。倡导成立“山东海外侨团合作机制”,搭建起山东籍侨团“心系齐鲁、为侨服务、友好协作、共同发展”的合作交流平台。连续举办“侨聚齐鲁”“海外侨胞故乡行”活动,邀请40多个国家地区的海外侨领侨胞近500人到我省考察,激发他们回馈桑梓的热情。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通过新媒体加大外联力度,联合举办山东国际儒商会启动仪式暨全球儒商交流会,推动在11个国家成立山东国际儒商会。
凝聚侨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文化是海内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孔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至今齐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德不孤,必有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里仁为美”等观念深入人心……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不断擦亮孔子“名片”,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持续增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力、影响力。
围绕“孔子故乡·中国山东”主题及重大节庆活动,山东省侨联组织全球华人华侨同祭孔、祭孔大典留学生专场等富有“侨”特色的文化活动700多次,约6万名侨界群众参与。
此外,举办“好品山东‘侨’联世界”全球华侨华人短视频征集活动,介绍山东上百类“好品”。主办第二届中国国际华服设计大赛、“赤子侨心·山海不远”首届华侨华人摄影大赛,增强侨胞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承办寻根之旅、“亲情中华”夏(秋、冬)令营等海内外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近百次,100多个国家地区的1万多名青少年参加。获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9家,数量位居全国侨联系统前三;创建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84家,成为促进对外交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有效平台。
为侨服务,惠侨暖侨
真情解侨忧,热情暖侨心。山东省侨联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侨界力量”品牌。
发挥系统资源优势,发挥“侨胞之家”等基层组织作用,推进“侨星聚力”工程,侨胞通过产业扶持、智资回归、公益奉,慈善捐赠5亿多元。全省侨联系统选派100多人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队员,筹集资金3000多万元,改善帮扶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对生活困难归侨侨眷实施“大病救助”“争取低保”“危房改造”“教育减免”等关怀机制,积极争取救助资金约1000万元。
提升侨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确“筑同心、稳人心、强信心、暖侨心”工作思路,疫情期间,全省侨界捐款捐物1.5亿多元,协调解决海外侨团、商会采购医疗物资价值约7.6亿元。打造“侨星志愿服务”品牌,16市侨联全部成立服务团,成立志愿服务组织100多支,推动15个国家成立43支侨星志愿者服务团队,在全国侨联系统形成独特影响。健全完善“一带一路”海外护航机制、省法院全流程在线诉调平台、省律师行业涉外法律服务攻坚“三位一体”为侨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山东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出台,优化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发放慰问金800余万元,处理来信1200多件,协助解决涉侨案件近千件。
下一步,山东省各级侨联组织将继续注重发挥“侨”的优势、扎实做好“联”的文章,在服务大局中开拓创新,在侨联改革中锐意进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山东省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