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五年成就>>地方侨联
江西省侨联:开启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2023年08月21日16:09  

五年来,江西省侨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中国侨联的有力指导下,全省各级侨联不忘初心使命,不忘服务大局,不忘服务侨胞,不忘改革创新,不忘“党建带侨建”,坚持“两个并重”“两个拓展”,聚焦保持和增强“三性”,全面创新推动,全面履行职能,各项工作在巩固中深化、在开拓中前进。

旗帜鲜明讲政治,汇聚“侨心向党”的磅礴力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导侨联干部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党性修养、培养优良作风,为侨联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开展“侨心向党·同心筑梦”系列活动,引导广大侨联干部职工和侨界群众坚定听党话、真心感党恩、矢志跟党走。

与时俱进谋发展,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侨界担当

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侨智侨力,打好新时代“侨”牌,助力建设“六个江西”。邀请知名侨商侨领参加中博会、赣商大会、赣港澳经贸合作会、“绿发会”、庐山全球商界领袖论坛等重大活动,为江西经济发展提供“侨”的资源。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赣籍企业家拓展海外市场。聚焦人才强省战略,不断挖掘资源,积极参与“三请三回”“才聚江西·智荟赣鄱”等引才活动,省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增设金融分会、青年分会,开展“创业中华·出国人才培训服务计划”试点工作,为引进海外各类专业人才和智力资源牵线搭桥。成立江西省新侨创新创业联盟,进一步凝聚侨界创新创业人才。开展“海外侨胞故乡行”等系列活动,以项目为牵引,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成上海谷森医药有限公司、润永通悦港城、上海瑞德塑料模具有限公司等60多家企业和项目落户江西,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千方百计促联谊,画好侨界团结最大同心圆

坚持以心联侨、以情聚侨,宣传“海外侨胞应更好融入和回馈当地社会”的理念,培育和壮大长期对我友好力量。打造骨干队伍,各级侨联组织海外顾问委员、港澳顾问委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覆盖面不断扩大,密切联系海外不同阶层、领域的侨胞,加强与非建交国侨胞的交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影响,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联谊联络由“面对面”变为“键对键”“屏对屏”,巩固发展与76个国家和地区353个侨社团的友好关系,确保工作到位不缺位、主动不被动、增分不减分。有针对性地组织海外侨胞回国参访研修、参加联谊等活动,开展“侨联四海·情满赣鄱”系列活动,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都举办华侨华人联谊活动,增进海外侨胞对祖(籍)国和家乡的认识了解。

用心用情护侨益,增强侨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举办“法治中国 你我同行”侨界法治学习活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难题,全省侨联系统累计办理来信400多件,接待侨界群众来访2580余次,答复侨界群众电话咨询2340余件次。发挥各级侨联法顾委作用,积极为侨界群众排忧解难,协调处理涉侨案件210余件,出具法律意见函70多件次,召开法顾委座谈会69次,帮助侨资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2亿元。连续3年开展“侨资企业服务年”活动,深入100多家侨资企业调研,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科技厅、省金融监管局、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举办支持侨企创新创业座谈会8次,帮助140余家侨企解决难题160余件。不断深化“检侨合作”工作机制,全省侨联系统联合各级检察院召开“检侨合作”交流推进会198次,开展“检侨合作”联合调研活动235次,出台关于依法服务和保障侨资侨属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推进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建立“检侨驿站”“检侨同心室”等平台71家。开展“民法典宣讲”“送侨法进侨企”“百万网民学法律”、纪念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30周年等活动。省侨联荣获中国侨联、全国普法办联合主办的“纪念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30周年暨第二届侨商杯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奖一等奖。

发挥侨智献良策,在参政议政中传递“侨界声音”

各级侨联积极为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做好服务工作,认真配合协商推荐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我省现有县级以上侨界人大代表119人、政协委员490人,参政议政力量不断加强。加强组织协调,服务和支持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围绕发展大局建诤言、献良策,向全国和省“两会”提交提(议)案55件,向市县级“两会”提交提(议)案1806件,其中217项建议被评为优秀提(议)案。建立《中国侨联侨情专报》直报点机制,在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10家单位设立侨情专报直报点,聘请50名各领域专家学者为省侨联侨情专报研究员,从侨的角度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五年来,上报侨情信息专报315篇,其中62篇得到上级领导批示或被中国侨联采用。省侨联信息工作连年在中国侨联评比中获奖。加强侨情研究,2022年以“激发海归人才创新活力”为主题,开展江西省海外归国人才引进工作调研,调研报告获中国侨联二等奖。

文化引领聚人心,讲好中国故事、江西故事

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根魂梦”重要论述为统领,打造承载祖(籍)国亲人祝福和牵挂的亲情之旅、促进中外人民沟通和交往的友好之旅、展示传播中华艺术的文化之旅。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举办27期80个“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江西营,向24个国家和地区的5500余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展示赣鄱特色文化;举办6期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活动,18个国家的499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活动,探寻文化根脉、传播民族文化、增进民族认同。弘扬江西优秀传统文化,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吉州窑博物馆、安义古村群等14家机构和单位获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参加中国侨联“华人摄影展”“童心欢畅”等“亲情中华”系列活动,“追梦中华·百年赤子心”全球华侨华人短视频征集和展示活动,获优秀组织奖。组织我省高中学生参加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全省共有4187名学生获奖,位居全国前列,省侨联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热心公益写大爱,持续深化“侨爱心”工程

凝聚侨界力量,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与为侨服务相结合,开展助学、助医、助困、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疫情防控,“侨”在行动。国内疫情暴发后,全省侨联系统募集到来自欧美、中东、东南亚以及港澳等地侨(社)团和侨领的捐赠款2943万元,募集到医用防护服3.2万套,N95专用口罩8.5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97.6万只等一批医用防护物资。国外疫情蔓延后,募集7.4万个口罩,紧急发往美国、意大利、泰国等15个国家的侨(社)团,向海外侨胞传递来自故乡的温暖。脱贫攻坚,“侨”有作为。省侨联定点扶贫点余干县洪家嘴乡双港村实现全面脱贫;募集资金750余万元,用于修路架桥、扶贫助困、产业投入等扶贫项目建设,成为扶贫路上一道靓丽风景。乡村振兴,“侨”显担当。先后投入45万元助力省侨联乡村振兴点高安市上湖乡赤星村村容村貌建设;捐赠30万元支持中国侨联乡村振兴点上饶市广信区黄沙岭乡黄沙村乡村建设。助学助困,“侨”献爱心。设立子宸和小才子基金1500万元;向江西师范大学、豫章师范学院捐赠助学基金500万元;连续五年在九江同文中学、吉安白鹭洲中学、赣州中学设立“珍珠班”,给予1000名学生每年2500元的资助。

全面从严抓党建,大力加强政治机关建设

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组成员带头上党课、机关干部培训全覆盖,系统联动、面向侨界群众开展集中宣讲,不断兴起学习热潮。全面加强侨联机关党的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推进党建“三化”建设,严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侨联党组认真配合省委开展的政治巡视,切实抓好巡视整改任务落实,完善制度规范。持续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加强班子和“四强”党支部建设,严格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做好选人用人工作。贯彻落实群团和侨联改革方案,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省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成立了侨联组织,实现了全覆盖;12个高校、1个科研院所成立了侨联组织,侨胞之家由5年前61个增加到235个,侨胞侨属联谊会等组织由5年前的22个增长到102个。

来源:江西省侨联

(责编:王晴、黄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