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明珠,海河之畔,一时成为数以万计的海外赤子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的热土。
五年来,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蓝图伟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是天津市侨联创新发展的五年,团结奋斗的五年,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
政治引领、思想铸魂,弘扬侨心向党凝聚共识
五年来,天津市侨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把讲政治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决做到党有号召、侨有行动,按时保质完成市委对市侨联党组政治巡视工作。在党的十九大、二十大胜利召开、建党一百周年和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等为契机,创作了歌曲《侨心向党》,联合举办“铸就伟业·圆梦中华”文化中国·世界华侨华人书画作品展,举办党史“故事绘”“弘扬中国精神·书写时代新篇”主题展10次。编辑出版了《海河畔的新侨故事—改革开放40周年专辑》史料丛书,制作市侨联成立65周年《回眸展望·侨心向党》宣传片,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扩大影响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天津发展增添动能
五年来,天津市侨联举办了以“创业中华·牵手京津冀”为主题的海外侨界高层次人才为国服务活动,为企业寻找商机,开拓市场。签订京津冀三省市侨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织了“创业中华、百企千岗、助创行
动”云招聘,开展线上线下招商推介、考察交流活动。承接“中国·天津投资贸易洽谈会暨PECC博览会”(“津洽会”)“华博会”等招商引资平台,促成天津“宝坻津侨国际小镇”项目落地并完成一期工程建设、“ECO智能制造装配式”项目落户静海区、“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共建项目落成、天津蓖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恒绿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沧州渤海新区。协办中国侨商联合会五届四次理事会暨第十一届中国侨商论坛。指导市侨商会举办30场“侨商大讲堂”,7次“科技成果转化大讲坛”品牌活动。
京津冀侨联联合制定《京津冀新侨创新创业基地管理暂行办法》,推选新侨人才聚集度高、创新创业成效好、持续发展潜力足的优质平台,天津滨海创智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已获认定。成立了3家“新侨驿站”,与委员企业联合主办“创新力量”全国创新创业大赛,2000余个项目报名参赛。组织参加了五届“中国侨联创新创业成果”评选,获“中国侨界贡献奖”29人次、创新成果奖18项、创新团队奖13个、创新企业奖2个,市侨联连续5次获得优秀组织工作奖。
坚决用好市政协侨联界别活动站,积极协助侨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提交多份提案,促成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的实施意见》。深入侨企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形成《侨企助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研究》《发挥侨企优势促进天津“双循环”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调研报告,分获全国侨联系统调研课题成果二、三等奖,《健全完善我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归创新创业运行体系,吸引更多新侨落地创新创业》课题获天津市统战理论创新成果特别奖,另有多份课题获全国侨联系统调研课题成果奖、天津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成果奖,十余位侨界政协委员获得市政协优秀提案表彰。
惠侨暖侨、爱侨护侨,服务侨界群众履职尽责
五年来,天津市侨联华侨事务专项经费纳入我市社保“一卡通”发放,在全国率先实现“一网统管”“一卡统发”。连续两年组织“健康光明行”为甘肃、湖北、陕西等地的2000余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治疗,开展“乡村学生眼视光工程”,为1.3万名小学生筛查眼病、普及用眼卫生知识、免费验光配镜。开展“关爱侨界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协调爱心侨企为全市226户空巢、失独、病困老侨免费安装“老年卫士”养老机器人。募集资金58.7万元对口支援到西藏昌都市藏医院,专项用于16位“大骨节病”患者的救治项目。
与市高级人民法院共同探讨建立预防和化解涉侨民商事纠纷案件协调机制,联合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挥“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作用,推荐16名法顾委优秀成员为在线诉调专员,并形成“‘一屏’跨两国连四方解难题”成功案例。积极推动《天津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立法和宣传。在全市13个“侨胞之家”建立“侨法角”,以18个“涉侨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基地举办法律咨询服务,打造基层侨法宣传和法律服务阵地。积极参加中国侨联“侨商杯法律知识竞赛”,我市5个区侨联名列前茅,市侨联获组织一等奖。
以心联侨、以情聚侨,为扩大“朋友圈”团结联谊
五年来,天津市侨联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个天津籍社团保持密切联系,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侨领建立联系,参与主办第5届“海外天津人联谊大会”,与多个国家天津同乡会及海外华人社团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承办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侨界杰青走进天津”活动。
助力疫情防控,分批组织16人次积极参与“无疫社区”创建志愿服务和驻地抗疫任务,服务时长超1200小时。发动全市侨联系统200余人次,海外19个国家、39个侨团累计捐款688.44万元,捐赠物资30余批次、折合1470.39万元,有力支持了湖北和本市疫情防控。并发起“津侨援津娃”云上暖侨行动,筹集50余万元向海外23个国家55个侨团寄送口罩12.1万个,送去家乡的关心惦念和牵挂。
全市16个区均成立侨联,高校侨联增加至7个,侨胞之家达到52个,作用发挥明显,共有6个“侨胞之家”被确定为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积极参加节约型机关创建,市侨联获“国家级节约型机关”。推动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0津籍社团联系,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余名侨领建立联系。为山东籍捷克重病侨领、浙江籍意大利患病侨胞抵津期间的隔离和返乡工作;俄乌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帮助旅乌15名津籍侨胞安全回到祖国。
交流互鉴、梦想相通,弘扬中华文化拓展载体
五年来,天津市侨联连续5届共组织28000余人参加“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天津赛区)”比赛,共有1165名海内外学生和367名指导老师获奖,市侨联多次获优秀组织奖。共组织13期“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13个国家和地区近60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亲身感受了中国文化精粹和天津发展变化。组织了“亲情中华·《全球华人旗袍映像长卷》(海外行)”,先后赴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举办“中华旗袍文化周”“中华服饰文化主题演讲会”,并荣获“海河创意奖”。
连续两年举办《亲情中华·冬奥迎春一起向未来》《亲情中华·奋进的春天》侨界电视晚会,海内外侨胞积极参与,为冬奥运动健儿加油鼓劲,荣获天津市优秀电视文艺节目文艺专题类一等奖,并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列为开展“春节文化走出去”对外宣传专题节目。立足侨联“一网一号一端多群”宣传平台,发挥海外华文媒体和社会宣传矩阵,积极宣传造势,传递了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组织少儿艺术团赴马来西亚文化交流义演,为当地华文学校筹集善款300万马币(约500万人民币),有力支持了海外华文教育;组织26名教师,与海外中文学校合作开展线上教学,积极传播中华文化。
蓝图绘就风正劲,奋楫扬帆启新程。未来五年,全市各级侨联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加强党的领导、党建带侨建,把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为天津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天津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