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代会以来,中国侨联公益事业管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公益中心)、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侨基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侨为本、为侨服务,通过实施“侨爱心工程”品牌项目,在助医助老、救灾扶困、兴学助教、社区公益、海外公益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捐建华侨冰雪博物馆和落实定点帮扶等各项工作作出突出贡献,充分彰显了公益组织的独特作用和平台优势。五年来,侨基会接受社会捐赠11.3亿元,公益支出10.24亿元,多次获得行业内“年度榜样基金会”的光荣称号。
一、深耕“侨爱心工程”建设,擦亮侨界公益品牌
十代会以来,公益中心、侨基会以“侨爱心工程”为抓手,聚焦侨界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突出“侨”特色和优势,通过开展“侨爱心·树人班”“光明行”“图书室”“应急教育”“乡村学生眼视光工程”等项目,打好新时代“侨”牌,尽心竭力为侨界和社会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不断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据不完全统计,“侨爱心·光明行”项目为海内外患有白内障等致盲性眼病的困难人群进行眼健康筛查、知识普及和复明手术,已开展筛查活动2.35万场,覆盖百万余人次,实施免费手术6万余例,总计支出超6千万元;“侨爱心·乡村学生眼视光工程”项目在内蒙古、天津、四川、黑龙江、甘肃和湖南等地实施,为约7万名学生提供眼健康检查,免费配制近视镜7千余副;“侨爱心·进社区”项目以眼健康和应急教育为主题,将公益资源向城市基层社区倾斜,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侨爱心·树人班”项目共在全国资助 30个班级,累计资助1278名学生,资助金额约839.4万元;“侨爱心·图书室”项目为百余家海内外机构捐赠价值700余万元的图书及展示书架;“侨爱心学校”项目在甘肃、河南等地资助7所爱心小学及教学楼,资助金额达193万元。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脱贫攻坚、抗击疫情、赈灾救助和支持冬奥等各项事业发展
(一)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拨付资金约1212万元用于定点帮扶的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的公益项目;通过侨商会助学金项目每年拨付200万元,用于资助江西、甘肃、四川、贵州以及新疆等地区的贫困大学生;资助陕西省侨联扶贫点紫阳县项目52万元,助力大力滩村购置化肥、捐赠钢琴、村股份合作社整体脱贫;资助黑龙江省侨联43.03万元图书款,为汝州市小屯镇周庄小学改善教学条件;携手无限极公司捐赠总价值1404万元的享优乐牌成长枕,助力“三区三州”地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捐赠港币200万元,帮扶云南省深度贫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项目。
(二)助力海内外抗击新冠疫情,开展应急救助行动。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侨基会捐赠抗击疫情款、物资累计达3.64亿元,海外捐赠者覆盖六大洲,40个国家,105个侨社团;先后向30个省区市侨联及相关单位拨付定向捐款人民币976.15万元,向50多个国家和港澳地区开展“侨爱心健康包”项目;通过我驻外使领馆援助海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0万个口罩运抵俄罗斯,45箱18000盒连花清瘟胶囊运往了俄罗斯和非洲等地;向疫情严重且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人数众多的英国捐赠500万只口罩、50台有创呼吸机及60余万件防护服、护目镜、医用手套等医疗物资;积极开展应急抗灾救助行动,第一时间开展对云南漾濞和四川泸定县的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联系侨企、侨胞,动员社会力量共同驰援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的防汛救灾工作,共拨付救灾善款和物资3500万元人民币。
(三)积极参与捐建华侨冰雪博物馆建设,为冬奥会成功举办贡献侨界力量。认真贯彻落实会党组对冰雪博物馆项目的各项要求,公益中心跟踪、督促做好华侨冰雪博物馆的筹资、建设、展陈设计及藏品征集等工作。先后与正大集团、世茂集团、金光集团、益海嘉里集团、金鹰集团、玖龙集团、融侨集团签订了2000万元的捐赠协议书。该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展品最为丰富的冬奥冰雪主题博物馆,汇聚了全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近3万侨胞共同参与、国内外侨社团和侨资企业鼎力支持,共计捐赠款约1.6亿元人民币,协助联络征集的国内外藏品共6000多件。2022年1月20日,中国侨联在京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了华侨冰雪博物馆的落成典礼。
三、积极拓展海外公益,引导和支持广大侨胞更好回馈当地社会,服务“一带一路”发展
五年来,公益中心、侨基会依托积累的侨务资源,广泛联络海外侨胞侨团,积极拓展海外公益项目,不断扩大侨联海外公益事业影响力。
(一)开展“一带一路”海外公益项目。“一带一路光明行”先后赴缅甸、柬埔寨、老挝和乌兹别克斯坦开展活动,为沿线国家民众提供眼健康检查及治疗、眼健康教育课程、公益配镜等服务;“侨爱心·图书室”项目向日本、韩国、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华文学校及社团捐赠价值170万元图书;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共同搭建面向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常设服务平台,推动“全球抗疫-中医药素养提升云课堂”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应用。
(二)拓展资金来源,发挥涉侨优势。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通过中国侨联,向外交部和财政部申请“亚洲合作资金”项目。自2019年起,连续5年参与项目的申报工作,获批资金2042万元,先后在柬埔寨、老挝和缅甸共执行8个涉及医疗、民生、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惠民项目,以公益的手段助力民间外交工作。
四、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侨界公益慈善活动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侨界公益慈善活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与凤凰卫视合作,以“侨与改革开放”为主题,策划和组织了《走在春风里——2019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晚会,通过东南卫视、海峡卫视及海外华文媒体向海内外播出;在北京、香港两地举办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侨爱心·慈善晚宴”和“侨爱心·慈善之夜”活动,所筹善款全部用于“一带一路·侨爱心光明行”和“一带一路·侨爱心图书馆”等公益项目;资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行远同梦——华侨华人与新中国特展”和拍摄“华侨华人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纪录片《为了新中国的召唤》;举办四届华侨华人摄影展,资助出版《华侨华人海外公益纪实》一书;以侨基会成立30周年为契机,制作侨联公益30年纪录片,通过活动弘扬传承“嘉庚精神”精神,宣传广大侨胞在祖(籍)国公益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贡献,展示全国侨联系统倡导“侨爱心工程”品牌建设成效;探索公益网络筹款新方式,联动多个公益慈善组织和互联网筹款平台,为近百个公益项目募集700余万元善款,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扩大资金来源。
(二)发挥专项基金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展现侨界作为。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拓宽资助领域,丰富项目内容、拓展品牌外延,广泛动员侨界力量,做大做强社会公益活动,打造精品公益项目,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共有77支专项基金,以医疗、教育、助困、社区、乡村为着力点,所涵盖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涉及扶困助残、兴学助教、医疗救助、文化活动、国际交流、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