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科技服务
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人物风采录(一百零三)
林鹏智:打造“公园城市”,建设科技强国 
2023年08月14日10:32  来源:中国侨联

林鹏智,现任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实验室副主任,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

潜心钻研,厚积薄发

林鹏智长期从事复杂紊流机理、计算水动力学及其在水利工程与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水灾害防治、水环境调控及水生态修复等的研究。他针对水利工程中水流运动的复杂自由面和动边界等突出特点,建立了一套准确高效的复杂动边界水流运动模拟方法和仿真平台,成功实现了水利工程中各种地形条件下复杂水流运动的模拟,并在解决水利工程实际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和工程效应,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水灾害防治和水环境保护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林鹏智于200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科一等奖,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1年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5年至2021年连续七年被爱思唯尔评为海洋工程与水利工程“中国高被引学者”。

林鹏智紧紧把握学术发展前沿,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自2004年回国后,林鹏智主要承担、参与的科研共20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纵向项目共14项,获准经费累计1662万元。他出版英文专著2部,在《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Coastal Engineering》《Ocean Engineering》等国际水利工程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91篇(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59篇),其中SCI论文18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93篇,论文共被引用6656次,其中近五年内被引用次数2826次,Hi指数超过31,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鉴于其成果在该领域的突出国际影响力,林鹏智受邀担任SCI期刊《Applied Ocean Research》主编和水利工程两大期刊《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主办)与《Journal of Hydro-Environment Research》(国际水利环境研究学会IAHR主办)副主编,以及《Journal of Earthquakeand Tsunami》《Coastal Engineering》、《Ocean Engineering》等10余种刊物的编委,并担任国际水利工程与研究协会(IAHR)中国分会理事以及国际海洋水库研究协会(IACRR)理事。

推动学术交流,促进经济融合

2004年回国后,林鹏智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引进国际一流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为实验室和学校搭建了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科研平台。2013年9月,林鹏智作为大会秘书长参与承办在成都举行的第三十五届国际水利学大会。2019年4月,他作为大会主席承办了在成都举行的水灾害防治与水环境调控国际研讨会。2019年9月,他作为大会秘书长参与承办了第十四届国际河流泥沙专题讨论会。2020年7月,林鹏智作为大会主席承办了第八届海岸港口工程及科学与物理模拟应用国际会议。2021年7月,他作为执行主席承办了在成都举行的水灾害防治与水环境调控国际研讨会,推动了行业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了合作研究范围的广度和深度。林鹏智还牵头建立了水灾害综合防治创新引智基地,并获得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支持,大大提升了实验室的师资力量。他组织与协助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各课题组利用引智基地平台、实验室研究平台及设置的开放基金,与美国、英国、德国、爱尔兰、新加坡、日本、印度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等多个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在水灾害防治、水环境调控、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并建立了长期的实质性合作关系,促进了实验室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先进的科研理念,也吸引了一批国内外高端人才来实验室工作。

林鹏智努力促进科技研究成果和社会经济发展融合,为经济社会事业做贡献。林鹏智担任成都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四川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主持参与了一系列活动,积极推动党外知识分子合作与交流、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他担任成都市政协常委,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相关的调研课题,推进水灾害防治和水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向其它学科渗透和扩展,并为成都市提升城市防涝治污能力和水生态品质,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河湖水系构建,长期、有效、系统地解决城市对于城市河湖水系的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促进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为加快“公园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林鹏智有崇高的科研理想并心系社会经济发展,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使命感以及教育回馈社会的理想将推动他不断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编:付可、黄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