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科技服务
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人物风采录(三十)
樊赵兵:兴华时有凌云志,报国常怀赤子心
2023年04月28日10:12  来源:中国侨联

樊赵兵,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2015年是樊赵兵在美国学习生活的第十个年头,这一年,为响应祖国的召唤,他毅然放弃美国优渥的薪资待遇和优越的生活条件,秉承科技报国的一腔热忱和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举家回国,回到母校任教。重返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樊赵兵,扎根基础研究,组建科研团队,登上本科生讲台,推动前沿知识入课堂……他是学生眼中“一位有数学思想的优秀教师”,他的科研成果被国内外同行认为是“该方向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来表达

十年在美的旅居生活期间,樊赵兵从未停止对祖国的思念,也从未间断与母校的联络。2015年,他所属的学科方向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依然还只是理学院下面的一个分支,甚至还没有设立数学学科的博士点。当他郑重地告诉妻子,他要回国,回到东北,回到哈尔滨工程大学任教时,妻子沉默良久,说出了那句虽平常却非常有力量的话,“我支持你!”这是一种心灵相通的默契,作为同行的妻子太了解他了,知道他这么多年来的所思所想和感恩母校的决心。反而是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得知要与喜欢的朋友和老师分离,一直在哭闹,让他平添了几分歉意。

他深耕“几何表示论”研究领域多年,了解国内从事该方向研究的学者屈指可数。他克服学科经费少、现有平台小、基础学科不受重视等现实困难,开始着手组建“几何表示论”研究团队。他坚守着“肥沃的基础学科土壤是推动学校‘三海一核’主体学科发展基础”的信念,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团队取得了系列学术成果。他本人也因此获得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和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他的研究团队有力地支撑了学校成功申报2018年数学学科博士点,加速推进了学校基础数学学科发展,2019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终于单独设立数学科学学院。

甘坐冷板凳,发展研究新方向

樊赵兵坚持基础研究十年如一日,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1990年,著名数学家Beilinson(沃尔夫数学奖获得者), Lusztig(沃尔夫数学奖获得者)和MacPherson(AMS Leroy P.Steele开创性贡献奖获得者)利用A型旗簇给出了量子群整体的几何实现,称之为BLM构造。但随后的20多年内BLM构造相关的研究一直停留在A型和仿射A型。樊赵兵及其合作者将BLM构造推广到D型和仿射C型,得到了一类新的代数,现称为i-量子群。i-量子群是量子群新的发展,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即为通常的量子群。这些结果发展了i-量子群几何表示这一新的研究方向,Lusztig院士对该研究方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该方向将会持续活跃至少20余年。清华大学邓邦明教授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逊大学杜杰教授评价其研究成果为该方向的一个重大突破。

朗兰兹纲领是数学各分支大统一的伟大构想,联系数论、几何和表示论等领域,引导基础数学几十年的发展,吸引了大批一流数学家。朗兰兹纲领的影响与日俱增,许多数学家因为对朗兰兹纲领的研究取得了突破而获得菲尔兹奖。1993年,著名数学家Ginzburg和Vasserot利用量子群的两种不同几何实现在A型证明了局部几何朗兰兹互反猜想。以在i-量子群几何实现的工作为基础,如果能够利用等变K-理论给出i-量子群的另一种几何实现,就可以在其他型证明朗兰兹互反猜想。围绕这一前沿问题,樊赵兵带领团队两名年轻教师,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数年如一日,最后终于在B/C型证明了朗兰兹互反猜想。

他与合作者给出了双参数量子群、量子超群半部的几何实现,发现了它们间的深刻联系。Lusztig院士评价他首次给出这些量子群的一个自然定义,统一了文献中各种各样情形。建立了一些i-量子群的典范基理论,统一了各种各样量子(超)群的典范基理论、KazhdanLusztig理论,证明Kashiwara等人关于多参数量子超群的一个猜想和余乘下Lusztig(沃尔夫奖获得者、ICM1小时报告人)正性猜想。

立德树人,以科研反哺教学

樊赵兵始终坚持“以教书育人为第一职责”,将立德树人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以课程思政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从事基础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创新育人各个环节的体系性建设,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

以课程思政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他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作为学校研究生思政示范课程“矩阵论”的负责人,将思政课程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在矩阵的若当标准型理论教学中,将矩阵若当标准型分解与中国剩余定理都看成是主理想整环上模的分解定理的特例,把矩阵的若当标准型理论看成是中国剩余定理的一个推广,但中国剩余定理源于我国古代第五世纪《孙子算经》中“物不知其数”问题的解法,其发现领先于矩阵若当标准型理论1000多年。于是他通过中国古代数学对当代数学影响的讲解,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高远志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

善用“兴趣培养+因材施教”双引擎。他注重因材施教,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基础数学的兴趣。在近世代数课程中,通过不同数学分支中出现的群、环、域等代数系统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基础数学的美妙之处,激发学生从事基础数学研究的兴趣。博士研究生邢俊景的硕士专业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代数基础相对薄弱,但计算准确率高,所以引导她进行量子群形变方面的计算研究,弱化对其抽象思维的要求,该生博士二年级就在代数学著名期刊《J.Algebra》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统一了很多量子群的Drinfeld double实现。博士研究生童博伦对代数方向特别感兴趣,具有较好的代数基础,在他的引导下该生在博士二年级就已完成学术论文4篇,系统地研究量子Borcherds-Bozec代数的表示、几何实现等理论。

坚持前沿知识进课堂。他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代数学选讲中,将quiver对应二次型的根作为大作业,引导学生通过文献自学李代数根系的相关知识,参与研究性学习。在本科高年级的选修课中,将一些开放性前沿问题转化成学生们能理解的语言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从事基础研究的兴趣,帮助优秀的学生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科研。在近世代数基础课程中讲解群中元素阶的相关定理时,他通过计算模n剩余类加法群的一些实例,由学生通过例子得出的结果归纳总结出相应的定理结论,向学生们展示了“例子-猜想-定理”的科研探索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特殊理论推广到一般情形,培养学生的科研大局观。

学生们没有辜负他,一切的努力都在慢慢开花结果。本科生徐东坡对他在近世代数基础课程中介绍的几个有关群论的开放性问题很感兴趣,执着地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获得了“五四杯”全国二等奖,并在本科期间以独立作者身份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他在当代数学导论课程中介绍德国数学家Reineke提出的关于quiver稳定表示的相关猜想,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本科生项飞在一些情形给出了该猜想的证明,并因此被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录取为代数方向博士研究生。

“兴华时有凌云志,报国常怀赤子心”是樊赵兵教授的真实写照,在他的眼中,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挥洒在神州大地上,这样才不辜负祖国的培养。

(责编:韩啸、黄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