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科技服务
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人物风采录(十七)
侯志勇:枯骨生肉 春满杏林
2023年04月12日10:37  来源:中国侨联

侯志勇,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Geisinger Medical Center做 Orthropaedic Fellow。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担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骨科创伤协会OTA国际委员,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常务委员。受聘为《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等多家杂志的副主编、客座主编及审稿专家。

提高创新能力 破解核心技术

侯志勇在骨科临床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等奖项。以第一专利权人获已授权国家专利16项。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收录文章52篇,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并参编、参译多部著作。

侯志勇建立的骨盆、髋臼骨折精准微创治疗体系,在国内外会议上进行过多次推广,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等15家单位临床应用,提高了骨科医师对髋臼骨折精准诊疗的认识;促进企业研发并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因手术并发症带来的不必要医疗资源浪费及医患纠纷。研究成果发表在JBJS、Orthopedics等国内外顶级骨科期刊,共计SCI 34篇、中文28篇。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4)、2020年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

侯志勇参与开展的中国骨折及相关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首次完成中国居民骨折及相关并发症的流调,共采集数据102.9万份,建立世界最大样本量骨折及相关并发症数据库,填补我国骨折大数据领域的空白,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国家层面的防治政策。共发表SCI 12篇、中华系列8篇,出版专著3部,总引用431次。35处数据收入本科规划教材《外科学》(第8版)和长学制《外科学》(第3版)。获2020年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1)。

侯志勇参与开展了老年髋部骨折诊治新技术的创新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Aging-US》《Bone》《J Trauma》等老年病学及创伤骨科顶级杂志,获2014年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

侯志勇发现并提出“胫骨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诊疗策略,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的一种特殊的、有规律性的骨折类型——“胫骨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此研究成果已在全国各级医院广泛应用,每年使4.2万例后踝骨折患者避免漏治,极大地降低了后踝骨折的漏诊率。成果写入《外科学》第8版、美国《曼氏足踝外科学》(第9版)及国际著名骨科教材《Rockwood and Green’s Fractures in Adults》。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3)。

侯志勇参与创建的骨折微创复位固定核心技术体系,极大提高了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的复位率,降低了跟骨骨折切口感染率。该系列成果写入国家规划教材本科和多部中美教科书,提高了骨科微创治疗的整体水平。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2)。

推进骨科微创技术发展 全面聚集人才

侯志勇为国内外骨科期刊组织多期学术专刊,组织国内外骨科专家针对临床难点、热点开展学术讨论,使临床诊疗的前沿观点迅速传播推广。他成功举办多期学术论坛及微创治疗学习班,促进骨折微创治疗技术的推广。他积极参加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提出原创观点,发出中国声音。在2016年AO创伤亚太区学术会议上发言,并获大会最高奖“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他推动学组改进,策划组织中青年医师论坛,为青年医师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责编:王馨悦、黄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