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科技服务
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人物风采录(十二)
郑强:践行“西迁精神”,潜心“立德树人”
2023年04月04日14:19  来源:中国侨联

郑强,福建武夷山人,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山西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从教40年,他孜孜求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是享誉学界的知名学者;20年间,他始终饱含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深情厚谊,两度“出山”履职于中西部高校,挥洒汗水、贡献智慧,是“西迁路上”永不倦怠的共产党人。

忠实践行西迁精神,情系中西部高等教育

郑强同志是“西迁精神”的忠实践行者,他常说自己是在重走“西迁路”。2020年4月入晋履新,他激情满怀地说,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弘扬“西迁精神”的号召而来,是受山西大好发展局面的感染而来,是怀着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深情而来。

作为一名老党员,郑强同志在“西迁路”上走得坚定而执着。在贵州工作期间,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他,先后多次提交议案,强烈呼吁在中西部13省(自治区)每省遴选一所高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为“一省一校”计划的落地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担任贵州大学校长期间,他勇于探索、锐意改革,多方奔走争取到50亿元专项建设资金进行新校区扩建,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8年1月,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郑强同志“高等教育发展特别贡献奖”,他将这笔50万元奖金捐赠给贵州大学设立“郑强奖助学基金”。在他的感召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基金捐款1000万元。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时任贵州省副省长陈鸣明评价他“把东部发达地区浙江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有机融入贵州大学,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为西部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到太原理工大学工作后的短短2个月时间内,郑强同志亲自起草了《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行动计划》,明确了学校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路径举措,描绘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太原理工姓太原”“太原理工姓山西”的扎根山西大地、服务地方发展的响亮口号,主动对接地方发展,争取更优办学资源,不到一年时间,已为学校争取到各项资金支持近20亿元。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太原理工大学老校长谢克昌院士称赞他是“能人、善人、强人!”

矢志不渝爱党爱国,身体力行弘扬正能量

郑强为人们所熟知的,除了他扎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担当作为,还有他始终充满党性、满怀激情与正能量的主题宣讲。作为全国学生心目中的“强哥”,他常年如一日传播党的声音,用教育工作者的视野点燃学生的向往、用学者的声望唤起学生的梦想、用科学家的精神激励学生的奋斗、用演说者的专长激扬学生的风采,深深滋养了海内外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曾连续3次当选“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中国网“2014中国好校长”,并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青年报社举办的“2015年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推选活动中以最高票当选。

二十多年来,从南海到塞外,从东海之滨到西部边陲,在辽宁舰上、在歼20研究所,在海拔4500米的阿里哨所、在罗布泊马兰基地和国防科技大学等军事单位,在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宁夏大学等高等学府,在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郑强为解放军指战员、大中小学生、机关干部、工人农民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演讲200多场,场场座无虚席。中央电视台《开讲啦》《青年中国说》《新闻调查》,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人生》《师说》等栏目,《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人物》等报刊杂志均予以专题报道,播放点击量过百万,产生了广泛持久的社会反响。郑强同志被誉为“中国教育‘郑’能量”,把一位老党员的党员意识和爱党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始终不忘教书育人,深耕不辍勇攀新高峰

“听他的课,你会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一位浙大学生回忆说,“强哥”上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他的课堂就像一个超级磁场,能将你牢牢地“吸”住。在繁忙的管理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余,郑强教授始终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他主讲的“高分子物理”入选全国精品课程,“绚丽的高分子”成为全国网上视频公开课;即便是面向非专业领域学生讲授的“材料科学与人类文明”通识课,也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求学期间,郑强教授先后师从我国著名高分子科学家、四川大学徐僖院士和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主席、日本流变学会会长升田利史郎教授。1995年回国后,他在浙江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分子动态流变学研究团队,并在多相/多组分复杂高分子填充体系流变学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提出了被国际上誉为“The model of Song and Zheng”的流变“两相”模型(Song即为浙江大学宋义虎,是郑强教授的学生和助手)。据日本《流变学杂志》统计,2007-2017年间国际高分子粘弹性研究领域发表论文最多的前十位学者中,郑强教授位列第一。郑强同志是该领域第一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郑强教授科研成果丰硕。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研究项目4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55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50余项;出版《高分子流变学》专著1部;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应用研究成果已产生经济效益逾80亿元。

(责编:王睿杰、黄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