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科技服务
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人物风采录(十)
何理:科研是身之使命,报国是赤诚初心
2023年03月31日10:17  来源:中国侨联

科技兴国,是时代的感召,亦乃吾辈之责。归侨精英、无党派人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天津大学讲席教授何理,多年来始终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坚守报国初心,勇担科研使命

《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中曾写道:“归侨科技工作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触摸到世界科技前沿,并有改变祖国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因此往往能在科技工作中脱颖而出。”何理即是如此,面对国外高精尖的科技前沿的诱惑,他始终不忘祖国的培养,坚定选择了一条科研报国之路。

何理在地下水资源管理、水-能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智慧水系统等领域持续深入开展一线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目前,已在《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Journal of Hydr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报告200余篇,其中高水平论文160余篇,高被引或热点论文9篇,H指数38。同时在相关领域获得国际专利授权9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余项。曾经主持或参与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委、加拿大环保部、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环保部等资助的研究课题30余项。

何理长期在多个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任职,如担任可再生与可持续能源评论《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杂志编委以及水文学杂志《Journal of Hydrology》、水文地质杂志《Hydrogeology Journal》等多个水文水资源领域国际权威期刊的副主编,并曾受邀担任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委、美国环保署、罗马尼亚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类项目评审专家以及80余个SCI期刊论文评阅人。

何理所获得的学术成果,与他多年在对学科及其规律的论证方面的精心钻研是分不开的。胸怀国之大者,他以高超扎实的学术理论作为科研工作的奠基石,带领团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突破了一道道技术大关,取得了科研工作中更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主要有:第一,阐明了水土介质多相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及其生态效应,为研制水土生态修复技术并确定工艺优化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研发了水土介质多相污染物分层修复与水力循环优化控制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我国地下水与土壤修复技术缺乏且智能化水平不足的瓶颈问题。第三,构建了水气资源安全评估与智能优化配置模型,为我国“水-能”资源安全开发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新时代中国科技强国任重而道远,吾辈青年仍需负重前行。2020年10月,何理作为首席科学家,联合了国内土壤修复行业领先龙头、创业板上市企业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天津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10家单位,组成了包含200余人在内的强大科研团队。研究针对国内外焦化污染场地修复普遍存在的污染特征复杂、高效生物修复技术缺乏、装备化和智能化程度严重不足的瓶颈问题,为解决我国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这一新兴的国际难题、助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与装备的重要支撑。

师泽如山,微以致远

虽有多项荣誉加持,何理始终戒骄戒躁,坚守着如磐的科研初心,并在该领域里上下求索,散发着自身的光和热,探寻着让更多人热爱科研、投身科研的光明大道。除日常的科研工作外,何理作为院长助理,协助学校和学院承担国际交流、国际宣传、中外合作办学等多项国际化工作。除此之外,最令他骄傲的便是作为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带领莘莘学子一起攀爬科研高峰。何理在教学工作中以身立教,示范引导,成为了无数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至今已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学生。

有学生赞誉何理“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老师;也是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具有极强人文关怀的老师。”2022年初“奥密克戎”突袭津门,何理课题组同学全部被滞留在校,他了解情况后毅然留校与同学共渡难关,不仅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还保证了课题组的科研工作有序推进。课余时间,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工作,自己更是身先士卒,作为教师志愿者,与老师同学们一起为学校的防疫工作奉献力量。

建言献策,为国发展贡献智慧

作为无党派人士,何理结合自身专业与对政策理论的理解,积极建言献策,多方式、多渠道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任北京市青联委员期间(2017年至今),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精神》等重要报告。多次参加青联组织的技术交流、扶贫攻坚、“港澳青年北京汇”等系列活动。在青海、山西、甘肃等扶贫县开展科普活动,为当地政府和技术人员做《可再生能源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讲座。任北京市昌平区政协委员期间(2017-2019年),提交给昌平市政府《关于加强昌平区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关于制定昌平区高层次人才专项规划,加快创新创业型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建议》等多个提案,为推进昌平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快速发展,加速昌平区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工作建言献策。任北京市知联会理事期间(2017年至今),认真学习各类会议文件精神,积极参加知联会组织的培训、讲座、调研等活动,为华北电力大学知联分会的成立牵线搭桥。

(责编:韩啸、黄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