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品牌活动>>亲情中华>>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亲情中华·云上基地”湖南博物院
2023年01月06日21:51  

1972年初,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的马王堆,一个重要的发现震惊了中外,它就是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马王堆汉墓。

1972年到1974年间,考古工作者共发掘了3座西汉古墓。千年不腐的西汉侯爵夫人遗体、保存完好的漆器、精美的丝织品、种类丰富的食物……出土的3000多件珍贵文物,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伴随着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保护和展示汉墓出土文物的湖南博物院,也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湖南博物院坐落于长沙市开福区,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湖南考古发现的增多,今天的湖南博物院,已经成为省内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院。现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最具特色。为了使这些文物瑰宝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博物院精心打造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以及青铜、陶瓷、书画、工艺4个专题展馆来展示这些优秀的文化遗珍。

西汉印花敷彩纱丝锦袍,位居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的首位,1972年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衣长132厘米,通袖长228厘米,形制为交领、右衽、直裾,袖筒较肥大,面料采用多色印绘工艺,花纹印制线条流畅,层次分明。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

商代的人面纹方鼎,1959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寨子山。高38.5厘米,长29.3厘米,宽23.7厘米,整体呈暗绿色,长方形,器物四面醒目的浮雕人面主题纹饰,生动严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是全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

商代豕形铜尊,1981年出土于湖南湘潭船形山。高40厘米,长72厘米,其周身纹饰精美和谐,头部阴刻兽面纹,腹背为鳞甲纹,四肢为倒立的夔纹,各种纹饰的变化与配合处理得恰到好处。以野猪作为器物形制的文物,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件。

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帛画,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1号墓。长37.5厘米,宽28厘米。距今已有2400多年,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人物肖像帛画,因其形象刻画生动传神,线条精微细腻,被称为中国早期肖像画的杰出代表。

作为一所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珍宝库,湖南博物院馆藏的18万余件珍贵藏品包罗万象,从史前人类的打制石器,到精美绝伦的青铜尊彝,从马王堆汉墓的绫罗锺鼎,到明清文人的妙墨丹青,无一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与湖湘历史的见证。

2020年,湖南博物院被中国侨联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责编:张钟丹、蔡雨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