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经济科技>>科技服务
“中国侨联特聘专家网络大讲堂”第十五期
邹志刚:氢能与燃料电池
2022年12月27日09:13  来源:中国侨联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和群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发挥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智库作用,加强科普宣传,中国侨联与重庆市侨联、江苏省侨联合作,录制了6期“中国侨联特聘专家(网络)大讲堂”主题讲座,将于近期陆续与大家见面,敬请关注!

本期主讲嘉宾: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和材料学博士生导师 邹志刚

嘉宾简介:

邹志刚,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南京大学物理学和材料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两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功能材料学会理事长,中国光化学及光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总装备部“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负责人,中央军委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带教导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站科学技术实验科学委员会和太空探索实验科学委员会共同主席,江苏延长桑莱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创始人。兼任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特任教授和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NIMS)客座研究员。现任南京大学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方面研究,在新一代光催化材料等能源与环境材料的设计理论、核心制备和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原创性的成果。在Nature、Phys. Rev. Lett.、Adv. Ma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Energ. Environ. Sci.等一流国际期刊发表SCI科学论文750余篇,他引39000余次,h因子95,连续7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连续3年获评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称号。获中国发明专利100余项、美国专利1项、日本专利2项,50余项发明专利已成功进行产业化转化,技术转让费达1亿6千万元。以第一完成人获2012年、202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及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以第一完成人获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及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大学特别奖,201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主讲题目:

《氢能与燃料电池》 

(责编:蔡雨荷、皮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