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侨刊乡讯>>《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侨乡研究】乡村振兴视野下侨乡的转型发展——以闽南澳头侨乡为例的分析
2022年10月17日16:47  

近代历史上,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民众出国人数众多,形成大大小小的侨乡。根据《华侨华人百科全书·侨乡卷》,“侨乡”,字面上的意思是“华侨的故乡”。随着侨情的发展变化,有的学者认为,“侨乡”并不只是“华侨的故乡”,而是华侨华人及其后裔的故乡。陈达是最早进行侨乡研究的社会学家。陈达把侨乡称为“华侨小区”,它的特征是迁民人数较多,历史较长,迁民对于家乡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这种着眼于海外华人数量、历史和影响的界定,成为后来“侨乡”界定的基础。可见,作为中国海外移民及其与祖籍地关系的产物,侨乡的发展与海外移民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福建等地的传统侨乡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有的侨乡随着海外移民与家乡联系的恢复与密切,在家乡进行大规模投资、捐赠等,助力家乡经济社会获得了快速发展;有的侨乡则因老移民与家乡关系的中断,侨乡的发展未能很好借助侨务资源,从而呈现出“衰落”的景象;还有的地方因为新移民群体而成为新侨乡。不少学者注意到侨乡的多元化发展。如黄晓坚注意到传统侨乡的衰退及侨乡发展的三种方向:即“退化”中的侨乡、“中兴”中的侨乡和“新生”中的侨乡。黄静将中国传统侨乡分为三种:即中兴型、衰退型和稳定型。两位学者的观点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但都注意到海外移民对侨乡不同发展路径的影响和作用。李明欢等关注福建西北部的明溪县,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新移民的增长及其对该县社会、经济发展多方面的影响而成为新侨乡。郑德华从总结侨乡研究的历史入手,提出侨乡研究属于地域研究的范畴,强调要注重侨乡的地域特性和历史特性。

由此可见,侨乡的发展路径与“侨”密切相关,侨乡的发展转型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部分。然而,除了侨的因素与地方因素外,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导向也是形塑侨乡发展路径的重要力量,是侨乡实现发展转型的重要依托。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不少侨乡充分挖掘原有的侨务资源,实现了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转型发展。这一视角下的侨乡研究还没有引起学界充分关注。

闽南是我国的重点侨乡,澳头是闽南典型侨乡之一。几百年来,海外移民无论是选择“完全定居”还是选择“衣锦还乡”,发迹后回馈故里、建设故里与荣耀先祖的传统观念成为侨乡形成与发展的重大因子,“侨乡”特色的人文景观因运而生,成为侨乡活态文化遗产。澳头的发展除了受侨的因素影响外,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也是其重要的形塑力量。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澳头实现从传统侨乡逐渐向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转型,形成本土性和国际性兼容的侨乡文化景观,在活态(living)、动态(dynamic)的永续发展中承继传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反映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内涵。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提出“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是人类在地表活动的产物,包含自然风光、田野、建筑、村落、厂矿、城市、交通工具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故此,本文拟以文化景观为研究视角,以近年来笔者所做的田野调查、口述访谈及地方史料等为依据,探讨侨的资源与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侨乡的发展路径。

一、海外移民与澳头侨乡传统文化景观的形成与传承

澳头位于厦门市翔安区东南海岸突出地,面积近90万平方米,其聚落形似一只匍匐向西南方向入海的大龟(一说“鳌”),因位于海湾凹曲处,故名“鳌头”“鳌东”,所在海域名“鳌海”“鳌江”。澳头在历史上是闽南有名的古渡口和重要的海陆交通要点。村民善造舟船,帆樯辐辏南来北往,“‘走北船’到北方,‘走南船’下南洋”。道光元年(1821),澳头人驾船经厦门直达新加坡,成为我国第一艘直航新加坡的货船和新加坡开埠后的第一条商船,开启文字记载中的澳头直航海外移民之路。此后,澳头双桅帆船不断运载“过番”的村民到南洋各地谋生。晚清时局动荡,民国战事频仍,澳头人前仆后继出洋,澳头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海港侨村”。

目前,澳头闽南特色榕树遍布路边、空地和屋侧,部分树龄超过建村时间,颇具防风、防旱、防涝及庇荫等作用,是与先民共创澳头至今的活态自然景观;闽南传统建筑红砖厝或条石厝多环绕曾与海相通的“怀远湖”,以及从西面插入的小海湾两侧,以乐安桥B相连,中外元素融合的洋楼(“番仔楼”)沿入村主道修建,这些涉侨建筑是澳头举目可见的人文景观。其形成和传承则与海外移民息息相关。宗祠宫庙是聚落祖业蓬勃发展的根基,而海外移民荣归故里或寄回侨汇兴建的洋楼则注入了其移居地的文化,在长时段活态、动态的积累中逐步演化为侨乡的传统文化景观。

(一)作为侨乡文化根基的宗祠宫庙

作为侨乡宗亲传统的象征、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地联系的根,家庙和宗祠是侨乡代表性的文化景观。而海外移民在这些文化景观的打造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代移居澳头的蒋苏二姓,在村西临海地方修建巷距仅85厘米的相连家庙。今日所见之蒋苏两家庙,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均为翘脊飞檐燕尾式闽南建筑。蒋氏家庙坐东朝西面向厦门五通码头,苏氏家庙朝南遥对金门岛。蒋氏家庙修建时间较早,最早可能是1392年;苏氏家庙修建于清代,内院还保留苏廷玉捐银一千元的石刻。抗战期间,澳头惨遭日军滥炸,蒋氏家庙前落被毁,苏氏家庙墙面破损。改革开放后,海外澳头人争先恐后返乡寻根谒祖,为报“祖先恩泽”并使海外新生代“明义知根”,商议重修家庙。1987年,新加坡蒋思永、蒋最初、蒋壬江、苏南宫,马来西亚苏福山,美国苏长含等率先垂范,各地澳头人共襄盛举,集资一百多万元人民币,委派苏钊政、蒋本立、蒋才照、苏圻快等筹划主持,按原制式重修三座苏姓、一座蒋姓家庙。1988年10月10日,蒋苏家庙同时举行落成典礼,海外澳头人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及台港澳等地络绎而来,蒋才照将蒋苏家庙庆典影片带回新加坡翻录后广为流传,既彰显了海外澳头人对祖籍地宗亲传统的守护,也体现了海外澳头人与原乡文化之间的传承。

位于海墘的苏氏万发祖祠建于清康熙年间,经时代洗礼建物倾圮严重,2016年,海内外澳头人发起重修。2018年祖祠落成庆典上,新加坡、泰国等国及港澳台和内地的宗亲代表举办“海外华侨子孙回乡寻根祭祖活动”,也体现了海外澳头人对祖籍地宗亲传统的守护。

作为源远流长的信仰文化景观,土地庙、妈祖宫等分布在闽南各地,是祖籍闽南之华侨华人共同的信仰归宿,海外澳头人通过澳头广应宫守护着他们的信仰传统。

澳头广应宫修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又称“妈祖宫”,现建筑为两进占地168平方米,位于临近古渡口的村东南角,每年正月十三及三月廿三日妈祖圣诞举行民俗庆典,是海内外澳头人互动的重要时刻。庆典时各家各户自备糕枣虔诚祭拜并公演闽剧助兴,各乡社武术队集中在澳头社观摩表演,献艺比赛。据载,乾隆五年(1740),蒋氏五房出船25艘载货到锦州、天津、烟台、秦皇岛等地贸易,为了顺应季风出航,在正月十三日供奉天上圣母,而回乡者则要骑马进行“蜈蚣阵”、“宋江阵”等民俗表演,同时展出从北方带回的纯棉衣、袄、帽等。另外,澳头涉及妈祖宫的传说还有蒋氏力士“妈祖宫口托铁锭”;妈祖诞辰日午后海面成群白海豚逐潮戏浪,村民称之“海豚拜妈祖”,曾是鳌江海域一大奇观。海外澳头人对广应宫寄托深厚的情感,成为守护信仰传承的核心力量,如1935—1937年新加坡蒋骥甫之出资翻修。抗战期间,广应宫及堤岸受日军战火毁坏仅存后堂,1984年,海外澳头人蒋思永、苏南宫、刘基成等四十余人捐资翻修。1995年,海外澳头人联合澳头村民发起重修广应宫,1997年完工。《重修澳头存广应宫碑记》显示,重修捐资折合人民币约50万元的善款包括人民币、美元、叻币、马币和台币等。“妈祖信俗”于2009年9月30日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国第一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遗产传承的普遍性。海内外澳头人对广应宫的守护,一方面体现海内外澳头人齐心协力传承妈祖信俗弘扬妈祖文化,另一方面也反映妈祖信仰作为海外华侨华人与两岸同胞的共同信仰,使各地包括澳头广应宫在内的妈祖庙成为妈祖信仰网络的节点和共同的信仰根基。

(二)中外文化合璧的文化景观

在海外发家致富后回故里建房盖楼是华侨传统的价值观之一,这种价值观导致了近代以来侨乡建筑的多元化发展,如“番仔楼”和嘉庚式建筑的出现,在侨乡注入同时代南洋建筑风格而点缀了不少异国风情的文化景观。近现代海外澳头人创业有成后想方设法回乡修建房屋,如新加坡蒋德成、马来西亚苏福山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新加坡蒋骥甫兴建的番仔楼“我素庐”,由于它承载澳头人文教育与革命历史记忆,因此也创新了澳头的侨乡传统。

蒋骥甫(1862—1944)是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和陈文确的合作伙伴,也是海外澳头人创业拼博的典范。他15岁因生活困难到上海谋生,后只身南渡新加坡,与陈嘉庚合办橡胶园,并独创信诚橡胶厂和民生树胶厂有限公司;1929年,他与陈延谦、陈文确、林金殿等联合发起成立新加坡同安会馆,购置新加坡丝丝街167号三层楼房为会所;1935年,合资创办新加坡大华银行,任董事。蒋氏创业有成后热衷在故乡澳头兴办各种公益事业,1926年以苏延玉进士第为校舍独资创办觉民小学,免费为家乡培养人才,后于1936年增建校舍。为便于往返南洋与澳头,1934年在澳头开始兴建“我素庐”作为居所,1937年落成。“我素庐”坐南朝北,是一座欧式洋楼,由厦门书法名家洪鸿儒题写的“我素庐”门匾,刻于大理石板嵌于门楣。抗战期间,蒋氏出资购买枪支弹药支援澳头壮丁义勇队抗日,“我素庐”成为抗日据点,其西侧二楼被炸塌。抗战胜利后,1946年,新加坡澳头人组织鳌东同乡会复办觉民小学,蒋氏儿子蒋勖初继承父业,不仅捐出“我素庐”作为校舍,而且出资修复蒋氏祖厝、妈祖庙等,全力支持澳头公益事业。在蒋氏感召下,澳头华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涌现了一波支持家乡建设浪潮,为抗战后侨乡复兴贡献良多。

“我素庐”还承载着红色革命的历史记忆,为澳头侨乡传统增添了红色基因。内战期间,“我素庐”成为中共闽西南地下党的交通站和厦门地下党的活动点,通过马巷邮局澳头邮政代办所和地下网络传递情报,利用澳头往返五通的颖海号渡轮,掩护大批厦门地下党员安全转移。1949年后,“我素庐”长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部门征用,在两岸对峙时期成为国民党军重要攻击目标之一,延至落实侨房政策后才恢复宁静。

要言之,作为一项历经两次战火洗礼和岁月沧桑变迁的文化景观,“我素庐”不仅见证了海外澳头人反哺家乡兴教育才的历程,而且还记录了海内外澳头人团结抗战和革命建设的活动,成为侨乡传统中红色因子的载体。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侨乡文化景观的多元拓展

作为具有“侨”特色的地域,侨乡发展既受到侨的因素影响,也受到国家层面因素的形塑。在当代中国区域发展进程中,所有侨乡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近年来,澳头围绕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展开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了侨乡文化景观的变迁及侨乡的转型发展。作为侨乡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头诸多具有闽南建筑特色的文化景观在侨乡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不仅是海内外澳头人依托的物质传承根基,更转化为当代侨乡文化多元拓展的基础,成为闽南人承继传统精神与自然共创的当代侨乡文化景观。

(一)传统人文景观的文化赋能

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蒋氏小宗”,是澳头村内唯一朝东的闽南(红)砖石(条)木结构古厝,当地又称“向东厝”,取“面朝怀远湖纳紫气东来”之意。2014年美丽乡村政策在澳头付诸实施后,2017年“翔安区澳头文化产业园”挂牌成立,这座年久失修的古厝被改建为“澳头村史馆”,一方面展示澳头历史沿革、文化发展以及特色侨乡文化和海洋文化(“三海一侨”),另一方面介绍澳头村建设规划,尤其是澳头国际化艺术侨乡发展蓝图。除固定展览外,2018年澳头村史馆邀请艺术家伊玄构想打造“玄象东方美学生活馆”,在“澳头2018海洋国际艺术季”推出“海丝重光——匠心传承”、“一味”、“村史馆里的民国先生”等特展。“澳头村史馆+玄象美学生活馆”之复合型交互式二合一文创项目,使得澳头古厝焕发了新的活力,成为艺术化的侨乡文化景观。

另一个活用古厝推进侨乡文化建设而成为侨乡文化景观的案例是2017年5月开放的“尚施文学馆”,又称“澳头文学馆”,由“苏氏小宗”修复而成。苏氏小宗建于清末,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在修复过程中,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留闽南古厝的建筑风格,另一方面适度融入现代艺术品味。文学馆免费开放,无论是澳头村民、各地游客,还是海外华侨华人,都可以静静地坐文学馆内品茶阅读,尽享侨乡的美好时光。

要言之,以蒋氏小宗和苏氏小宗之闽南古厝为主体,复合现代文化艺术而成的村史馆和文学馆,是闽南侨乡在地文化和现代生活美学融合的“综合体”,建成后热情接待澳头在地村民和海外澳头人,以及闽台两岸、全国各地及各国参访人群,展现了澳头文化景观之传统人文历史迈向现代化社区营造的融合性力量。这种对侨乡传统在地人文景观的现代创意性改造,无疑是建立在对侨乡在地文化于全球文化格局中的自信基础之上的,是侨乡文化多元拓展的呈现。

“闽侨文史馆”位于沙塘里34号,2018年由侨眷蒋永泰自筹资金将一座百年闽南古厝修葺改建而成。该民间公益性文史馆以弘扬传承闽侨历史文化为目的,主要展示澳头华侨史(如澳头古渡照片、侨批等)、爱国华侨蒋骥甫人物故事、归侨蒋才裕生平、闽南红砖古厝建筑文化等,同时开展以“澳头走向世界”为主题的海外联谊等活动,刊行《鳌江涛声》画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澳头华侨文化和侨务发展,以建立海内外澳头人网络。开馆后几年参访的海外澳头人、归侨侨眷以及市民、游客等已达2万多人,成为澳头侨乡的新文化景观和宗亲联系的新据点。

而澳头华侨书院则是活用澳头旧村部而成。为了向新加坡爱国华侨蒋骥甫致敬,1957年中共澳头支部书记蒋造金和生产队队长苏温柔运用“支援前线”节余款购置旧红砖、木料等,仿造觉民小学外型建造而成。这座特殊的侨房曾作为生产队、海军及军队医疗所等公务用房,“文革”期间一度破落,改革开放后改造为计生服务站、防台抗汛点、居民事务公开点等。随着城市化进程,2016年,这座颇具历史意义的华侨纪念建筑被改造成以“华侨”为标签的书院,提供各种丰富的课程,不仅展示“南音演奏”“闽南文化与风情”等侨乡文化专题,而且举办“婚姻家庭及邻里关系”“国计民生大事我知晓”等活动,成为侨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二)传统人文景观的经济赋能

澳头发展成为“海港美食侨村”,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对闽南古厝的多元活用,是侨乡文化景观之多元拓展的表现。置身厦门最具盛名的闽南海鲜馆之一“大厝宅”,很难想象其前身是位于上施角的“苏氏小宗”,一座闽南燕尾式、雕花墙饰精致的百年古厝。正如不少侨乡古建,苏氏小宗因其继承者离乡而渐渐荒废,最终沦为牛棚。因应厦门城市化和澳头美丽乡村建设,2010年,苏亮谣返乡整理苏氏小宗,将其改建为闽南特色海鲜餐厅——“大厝宅”。大厝宅既保留了闽南侨乡古厝的建筑机理和人脉根基,尽显中国式文人院落格局,宅中有园,园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又注入信息化时代的新元素,造就了一个舒缓和雅致的生活空间。“大厝宅”让人在品尝侨乡在地美食的同时感触传统与创新的和谐、古老与现代的融合,成为海港美食侨村的代表。

活用闽南古厝打造海港美食侨村可以回溯至1983年“663海鲜馆”的开业,此后,以古厝为基础改建主打海港侨村特色美食的餐厅雨后春笋般出现,澳头发展为蜚声海内外的海港美食侨村。如“六和居海鲜食府”所在的古厝,历史达三百多年,所谓“六和”源自创始人蒋海堂祖先的老字号,即“天时地利人和谓之六和”。2016年,蒋海堂响应“美丽乡村共同缔造”号召,重拾“六和居”名号与秘方,沿怀远湖建成“六和居海鲜食府”,很快发展为名闻遐迩的餐厅,蒋海堂也因此成为福建电视台侨乡励志青年创业故事的原型。

以古厝为载体建构海港美食侨村,可视为澳头侨乡现代转型的特色组成部分。2020年,澳头拍摄“澳头海鲜宣传片”在“澳头侨乡春节联欢晚会”上直播,让海内外直观了解澳头美食文化。海鲜美食既是澳头传统渔业经济的体现,也是海外澳头人最深刻的原乡记忆之一,是最能缓解乡愁并让新世代认识祖籍的媒介。海港、古厝、美食构建的海港美食侨村,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澳头侨乡不可缺少的食文化景观。

根据规划,澳头还有侨房22处“在社区营造中被列入‘共管共建’项目,将富有闽南建筑特色承载华侨亲情的房子,将通过托管形式交付修缮运营。”“乡情浓浓,侨情依依,为家乡兴办事业、回家乡置办家业的情怀此起彼伏。这些侨房正体现了华侨落叶归根的情怀。修缮、保护这些旧古厝,让房子焕发新姿,让血脉亲情代代相传。”这些侨房或者改建为民宿(雨巷、茶语、诗瓷、酒蜗等),或者活用为艺术工作室(苏遥、陈文令、舟一等),作为文旅产业和艺术创作相结合的社区营造范例,成为澳头侨乡人文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作为国际交往平台的侨乡文化景观之打造

近年来,澳头侨乡发展转型的另一个趋势是发挥侨的桥梁纽带作用,打造具有国际交往功能的文化景观。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呈现出一个与海外华侨华人紧密相连之生机勃勃的创意侨乡风貌,一个多种元素交汇融合的当代侨乡文化景观逐渐成型。

(一)“三位一体”的闽侨文史馆

澳头闽侨文史馆的创办者蒋永泰原任厦门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退休后回到故里,决心“搭建华侨华人联系的桥梁”。2015年,澳头华侨联谊会成立,蒋永泰出任会长(2021年连任),兼任厦门国际商会文化(影视动漫)产业委员会副主任。因此,文史馆还成为澳头华侨联谊会办公场所和“澳头闽侨失散亲人服务中心”,文史馆—联谊会—服务中心“三位一体”,保留了诸多澳头侨务活动记录。如2019年,马来西亚苏钊俊等人到访澳头,与蒋永泰等探讨澳头与马来西亚侨胞创业合作的可能性,研讨在澳头兴建马来西亚华侨馆以加强与马来西亚青年的交流,创办《鳌江梦想秀》电视直播节目以推进与海外新媒体合作等。该馆还记录了海峡两岸交流的情节,如2017年8月5日,台湾青年学生组团到访,蒋永泰等详介澳头古今,特别是澳头别具特色的华侨历史和侨乡文化。

蒋永泰及其闽侨文史馆不只是“等进来”接待海外澳头人和港澳台同胞,而且还积极“走出去”,自费参访海外澳头人所生存和拼博的国家和地区,拜访侨社了解侨情,推介澳头侨乡发展及其远景,邀请海外澳头人共建故乡。作为2017年福建省侨联命名的“侨胞之家”,澳头华侨联谊会致力于协助海外侨胞找寻失散亲人,蒋永泰计划在海外建立100个失散亲人服务网点(已设立20多个),创新海内外联谊方式,并已逐步见效,如2019年10月15日,台湾高雄蒋庆信专程到澳头探寻蒋氏永锡公祖籍地,确认“高雄蒋姓均是大陆永锡公(祖)的子孙后代”,而高雄蒋氏之所以能够成功登陆,是因为蒋永泰通过美国苏长含与高雄蒋氏宗亲蒋建立了联系。

作为一座由闽南古厝改造而成、展现侨乡多元拓展的文化景观,“三位一体”的闽侨文史馆展示着澳头侨乡的历史和文化,记录着海内外澳头人的交流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闽南侨乡的国际化进程。作为其创办者和守护者,蒋永泰像一座桥梁,一头系着澳头侨乡的发展,一头系着澳头乡亲的情谊,从最基层侨乡的层面实践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也因此在2018年被中国侨联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二)中国东南小海港的北欧当代艺术中心

近年来,澳头侨乡最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之一无疑是北欧当代艺术中心(Nordic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in Xiamen,简称NAC),该中心既是澳头涉侨建筑多元活用的典范,更是澳头向国际化艺术侨乡发展的里程碑。2017年,由致力于“将中国艺术家带出去,将北欧艺术家引进来”的瑞典籍华人艺术家王彤和祖籍厦门的国际艺术策展人蓝兰提议、建筑设计师黄斐澜设计,澳头将1993年新加坡华侨蒋德水捐建的澳头小学校舍改建为总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场馆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的艺术殿堂,开放给以北欧为主各门类艺术家入驻创作。中心顾问艾西玛丽·布克答(Else Marie Bokdahl)曾任丹麦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嘉士伯基金会主席,两次获法国巴黎文化骑士勋章;首任名誉馆长安·夏洛塔·欧瑞德森(Ann Charlotte Oredsson)是瑞典著名美术评论家和策展人。如果不是澳头作为侨乡的开放性和多元性,这类北欧人大概不会不远万里造访中国东南的一个小海港吧。

澳头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入驻艺术家的门类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音乐、文学、新媒体、建筑设计、心灵导师、生活美学等;驻留时间最长3个月,最多可同时接受8位入驻;须参与年度驻地计划的作品构思与创作、教育课程,讲座等项目。艺术中心注重对外国艺术家的邀请,并持续开展国内外艺术创作者的交流与展出,侨乡传统和国际艺术互相碰撞擦出的火花,将澳头独特的海洋侨乡景观和闽南文化传统推向外部世界。

澳头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已与丹麦皇家美术学院、丹麦Corner(康纳)美术家协会、瑞典斯库露普市的瑞典—中国文化交流中心、瑞典文化协会等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开馆以来,真诚为入驻艺术家提供鲜活的落地艺术交流服务,成为连接中国与北欧的艺术基地和文创产业平台。凭借着侨乡的特殊性和开放性,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在澳头这个闽南海港侨村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各国艺术家以“艺术地方全球主义”为核心愿景、顺应文化多元化发展之必然趋势和需求的实践平台,堪称是侨乡在地全球化过程中共生、共享、共建、共荣精神特性之体现的文化景观。

四、结语

在当代中国区域发展进程中,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背景下,各地侨乡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澳头侨乡也焕发出新的活力,积累并共构了多重性的文化景观,呈现生机勃勃的区域发展图像,也造就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等因素交汇融合的文化景观。澳头比较灵活和充分地活用侨乡开放多元包容的优势,在以厦门为核心的闽南区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活用涉侨历史文化遗存,形成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等多元因素和谐统一、完美融合的文化景观,推动澳头从海港侨乡逐渐发展为国际化术侨乡小镇,或可视为侨乡现代转型的类型之一。

与此同时,海外澳头人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早期单向推动侨乡发展转为互动式参与侨乡转型,共享侨乡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成果。而澳头则坚守侨之本色,致力于增强海外澳头人特别是新生代对原乡的认知和参与,鼓励活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促进海内外澳头双向交流互动,强化和深化海外澳头人尤其是新生代的桑梓认同(侨乡认同),从而培育一支志愿促进中外关系和两岸关系和谐发展的力量。当然,澳头侨乡不仅与国内其他地区、甚至与闽南其他地区的侨乡不无差异,其现代转型的范式意义需要学术界进一步探究,但无论如何,澳头提供了一个当代侨乡转型发展研究的案例,从国家层面宏观因素视角切入,或可视为侨乡研究的一个新尝试。

(摘自:王怡苹:《乡村振兴视野下侨乡的转型发展——以闽南澳头侨乡为例的分析》,《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2年第2期。注释从略,如有需要请参见原文。)

(责编:蔡雨荷、黄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