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华人研究>>学术研讨
中国侨乡(福建)研究中心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侨乡社会实践活动
温欣 尚李珍
2022年07月18日15:19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一带一路”倡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中国侨乡(福建)研究中心组织福州大学“中华民族一家亲”实践队于7月12日前往福建省著名侨乡福清市江阴镇,开展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工作。

福清市江阴镇是著名侨乡,全镇旅居海外3.8万人,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经商投资活动。由于该镇多数侨胞旅居于南非、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社会环境不稳定、治安管理不善,侨胞遇害身亡事件屡有发生,遗留下的失依儿童逾百人。所在侨居国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加上疫情的因素,许多海外侨胞选择将孩子送回国内寄养,这些送回来的小孩中有1000余人属于外籍,由此也产生了许多实际问题。团队基于这些问题,深入实地与江阴镇内的侨乡特殊儿童群体开展密切互动,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通过访谈等调研方式挖掘外籍归国儿童群体在生活、教育、户籍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和现存困境,期望凝聚青年力量,服务侨乡发展。

一、关爱失依儿童群体身心健康

“失依儿童”是指因父母在国外经营遇害而失去生身父母或其他具有亲情关系的成年人正式照顾的16岁以下儿童。实践队从行为和心理两个层面入手,积极与失依儿童开展互动。一方面,考虑到一些失依儿童是从国外被送回来的,福州大学“中华民族一家亲”实践队面向失依儿童展开“中华民族文化小课堂”,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少数民族的大学生还为小孩们介绍少数民族的文化,提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实践队为呵护失依儿童的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儿童心理团辅活动”,以失依儿童心理需求为导向,通过小游戏、绘画、手工、打篮球等活动方式引导儿童敞开心扉,主动社交,呵护失依儿童心理健康,引导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关注外籍归国儿童现实困境

实践队关注到当地外籍归国儿童在社会融入和升学等问题上面对着各类障碍,为进一步了解孩子们在身份户籍、学习教育、成长生活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实践队成员积极与江阴镇侨联、当地各中小学执教老师、外籍归国儿童及其照料人等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从江阴镇各类群体口中了解到该群体在家庭私领域和学校公领域两种不同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也对外籍归国儿童身份在现存学籍制度和升学制度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带来的管理难题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为侨乡留守青少年群体的研究收集了一批宝贵的资料,并撰写咨政建议积极向上级反馈。

三、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福州大学研究团队于2018年与福建省侨联合作在江阴镇设立失依儿童研究基地进行侨乡特殊儿童群体的专项研究,团队研究成果成颇丰。2022年4月,中国侨联在福州大学设立中国侨乡(福建)研究中心。中国侨乡(福建)研究中心以服务华侨华人与侨乡发展为目标,以华侨华人研究领域中的重大前沿问题为导向,为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建言献策。2022年7月15日,中国侨乡(福建)研究中心协助福州大学与福清江阴镇成立福州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建设,筑牢思想根基,推动科研创新,引导高校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凝聚青年力量为侨乡发展提供智慧、建言献策。在福州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上,福建省省侨联党组成员朱根娣秘书长代表省侨联对福州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揭牌表示祝贺,充分肯定了福州大学长期以来关心侨乡发展、关注失依儿童成长所倾注的心血和取得的成就。福州大学校党委黄身勇副书记代表学校向省侨联、福清市、江阴镇两地政府部门对于福州大学学生实践活动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对福州大学侨乡研究团队四年来服务地方和实践队此次社会实践的成果充分认可。实践基地的设立对福州大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侨乡建设工作发展。

华人华侨作为“一带一路”的坚实践行者,不仅带动了家乡经济增长,提高家乡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也在为他们所在国作出杰出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此次“中华民族一家亲”侨乡实践队成员包含港澳台生、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学生,是国家级重点实践队。这次实践活动既是为在海外拼搏创业的侨胞分忧解难、促进侨乡社会发展之举,也是深化侨乡特殊儿童对中华民族一家亲事业的认识、深化海内外侨胞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举。

福州大学黄身勇副书记为侨乡儿童送礼物

来源:福州大学

(责编:王路凯、皮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