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内侨界
上海市侨联机关干部海洋:全心投入,是下沉支援应有的样子
2022年04月27日16:22  来源:上海侨联

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疫情防控中作出积极贡献,按照工作要求,4月18日下午带着妻子的谆谆嘱托,告别女儿依依不舍的目光,我准时来到所在社区—西街居委报到,与居委同志一起同吃同住同工作,共同抗击疫情。

4月23日 周六 阴历二月廿三 多云转雨

连着跑了几天医院,配了几天药,今天要轮换下工作岗位。昨晚就和志愿者小顾约好,今天一起去核酸检测。不然第二天晚说一会儿,位置就被别人占了。

7点不到就冒着雨一路小跑到办公室,大白服、面罩、N95口罩、手套、医护帽准备妥当放在办公桌上,心中一阵窃喜,这下应该不会有人和我抢了。

时间还有一会儿,拿出昨天下午收到的病历本,戴阿姨是要去卫生院拿药,卫生院这段时间都是全科医生,直接挂号即可;钟师傅的家人是要去七院拿药的,看了看药盒子,对了对前几次的诊断和开药记录,应该是挂心血管内科。一本一本做好记录,标签纸写好要挂的科室,这样去医院时能快不少。

8:45,我和小顾先来到第一个检测地点,今天我的任务是先和他一起各个弄堂里提醒大家过去做核酸,然后检测开始后负责维持队伍有序平稳,顺带进行定点消杀。居委这次招募的志愿者很到位,大多是热心社区工作,同时对本地情况极为熟悉的年轻人。弄堂里七拐八绕,第一次来别说找人,一不留神就会迷路。他们对弄堂里住的大部分居民都比较熟悉,叔叔阿姨一叫,大家都很配合。

中午12:45,4个点位都做完了。天公真是不作美,我们完工,它也收工,雨停了。太阳老头好像也想看看这群穿白衣服的在做啥,它一偷偷探出小半个脑袋,瞬间就觉得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像黄梅天上海老弄堂家里的地板一样汩汩冒着水珠。鞋子里吱吱作响,面罩里雾气腾腾,这滋味怎一个“酸爽”了得。

回到居委,刚吃了几口午饭,书记问到,“柏阿姨家的药配好了吗?”“配好了,准备下午去呢!”“嗯,那吃好去吧,她昨天去方仓了,老公在家。要穿大白的。”“好。”重新穿戴整齐,拿好柏阿姨和黄阿姨的药,路上要经过黄阿姨家,正好顺道一起送过去。

站在黄阿姨家门口,拨通她的电话,“黄阿姨,我是居委的啊!过来给您送药的。”平时居委对电信诈骗、传销等违法行为的宣传警示工作做的比较多,黄阿姨的警惕性特别高,第一次来时反复询问了我好多遍,现在能听出我的声音了。“黄阿姨,你写的那个药现在医院没有,开了另外一种,医生说是一样的。原来那个是早中午各一片,现在这个是一天一片就可以了哈,千万不好吃多的,我在药盒子上也写了。您有事就打居委电话。现在不好出门的,记清楚啊!”“好的好的,我不出门,现在外面不安全。”“嗯嗯,药拿好快回吧,门带带好。”黄阿姨独自一人居住,耳朵有点儿背。居委每隔几天都会给她打个电话问问情况,或委托隔壁一个热心的小伙子前来看一看。

柏阿姨家的药送好后,回到办公室,看到几个男同胞跑前跑后到,一问才知道下午有物资到,“还是2000箱吗?”我问旁边的丁大哥。“对的,老规矩。”“明白。”老规矩就是今天的事情必须做完,今天到的物资必须发完,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换好防护服,穿上红色党员志愿者小马甲,等着出发。

晚上7:35,最后一箱物资装上车,终于可以回到办公室,享受包久违的某师傅香辣牛肉面啦!幸福感十足!^_^

从4月18日报到之日算起,我已来到居委整整一周的时间。7天来,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我来我来,我去我去。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道“防疫墙”,居委承担了众多关乎居民日常生活等大量看似普通、简单,实际上不平凡、繁重的工作。从居委书记到包括不少接近00后的志愿者们都是争先恐后,生怕哪件事自己被落下。她们在家也都是父母的宝贝、家庭的宠儿,很多时候面对居民的不理解甚至误解时,泪水都是偷偷往肚里咽,还是微笑的向大家做好解释工作。

说实话,一个星期下来身体真的是有点精疲力尽,每天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眼睛闭上睡着的时候。居委的每名同志和很多志愿者已经是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真不知她们怎么扛过来的。辛苦二字,写写容易,体会很难。不是所有站在聚光灯下的才是英雄,夜间奔走在暗巷中的她们也是真正的孤勇者。

作为市统战系统下沉支援抗疫一线的党员干部,初来乍到,很多志愿者开始不认识我,居委同事每次向大家介绍这是市里来的领导时,我都会很自豪的纠正他们:我是西街居委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志愿者,不是什么领导,我们都接受书记的领导。

我时刻牢记着自己是一名市级机关党员干部,在这个特殊时刻为何来到基层,来到基层是干什么的。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是我应尽的职责。我会以实际行动向所在居委的每一个同志,社区的每一位居民证明市级机关党员干部应起到的表率作用。

(责编:王燕华、黄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