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侨联动态
“愿用微光温暖你我,守护共同的家园”
——上海市侨联机关党员投身抗疫志愿服务手记
2022年03月29日09:50  来源:上海侨联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时期,为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市侨联机关居家办公的党员干部,落实党员“双报到”要求,到社区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热心服务,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市侨联机关党员的责任担当。他们在为民服务、共克时艰中,收获成长,收获感动,也记录下一些细节和感悟。

“志愿服务让我切身体会到基层一线和医务人员的辛苦,向他们致敬!”——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张永莲

3月17日(周四)接到小区居委会年轻小妹妹打给我的电话,问我是否可以做志愿者,当即回复可以,随时待命。这段时间,我在居委统一安排下,作为志愿者参与了社区防控的一些工作:有入户上门登记,有给失联的业主打电话,在小区核酸检测时,扫码登记、帖标签,帮助老年人用手机,维持秩序。在社区开展抗原检测时,帮忙分发测试剂、告诉如何使用等工作。目前抗疫到了关键时刻,小区志愿者队伍已从最初7人增加到90多人了,这次志愿服务让我切身体会到基层一线和医务人员的辛苦,向他们致敬!我也会继续服从居委安排,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如有志愿服务需求,请第一时间联系我。”——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谷苏南

党有号召,侨有行动,作为一名老党员,我第一时间响应组织的号召,主动联系居委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由于我所居住的西藏北路1303弄仅有四栋楼,小区不大,居委会暂未要求我参加志愿者工作,但我说,如有志愿服务需求,请第一时间联系我。在小区多轮的核酸检测中,我切身体会到基层人员的辛劳和不易,也感受到广大群众对抗疫管控措施的理解与支持,自已也在微信群里配合楼组长做好相关正面宣传与解释工作。另外,我作为市侨商会的秘书长,积极发动侨界企业家市区联动,积极捐款捐物支持一线抗疫工作,为侨界抗疫整体工作作出了应有贡献。我坚信,上海一定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疫情终会过去,春寒过后定会春暖花开!”——机关第一党支部书记 戴礼浩

我在社区工作过,深知这次社区的防疫任务会非常艰辛,无论是街道干部,还是居委干部,都已经十几天没回过家了。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我们一家三口全体出动,一个负责登记检测表格,确保小区每人参加;一个负责发放检测器具材料;一个负责讲讲检测的要求。整个过程居民们相当配合,井井有条,顺利准时完成了小区检测。在整个过程中,门卫来了,保洁阿姨来了,小区居民也来了,大家纷纷走出家,一起参与到我们小区的志愿服务。儿子在微信中写到:"在国外时就梦想做的大白小蓝,今天也算轮上了,疫情终会过去,春寒过后定会春暖花开"。

“相信我们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如常上海会尽快回来的 。”——机关第一党支部党员 石荣

疫情乍起,如常生活被打乱了,无数医卫,社区工作者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只为守护我们的城市。3月21日、24日我有幸两次加入到社区志愿者的行列,为守护上海尽一份力。身着红马甲,立刻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21日值守在被封控的楼道前,严格按照“只进不出”的规定,向居民做好宣传解释和疏导工作。24日小区全员的核酸检测,从9点到下午4点半,我登记好每一位居民的信息,耐心回答每一位居民的问题。志愿者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和体会到社区工作者的辛苦和不易,相信我们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如常上海会尽快回来的。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点微光,点亮它,温暖自己,温暖别人,更温暖了这座城市”——机关第一党支部党员 陈珍燕

居家隔离后,我第一时间加入社区志愿者行列,入群那刻,感到一下找到了组织。群里的志愿者都很热心,感动了我,也感染着我。由于所在的楼道被单独隔离,我不能参加小区志愿服务,便经常思考,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在楼道里逐户叫号,协助核酸检测工作;自发每日喷洒消毒水,协助做好环境消杀工作;把“投递”到楼下的快递整理归类,便利居民收取。楼道解封后,我又第一时间参与到小区志愿服务中,3月26日,我挨家挨户上门递送了抗原检测试剂材料。这些天的志愿服务,我感到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点微光,点亮它,温暖自己,温暖别人,更温暖了这座城市。

“作为党员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吹响抗疫‘冲锋号’。”——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 龚炜

3月26日,是个特殊的周末,响应上级号召,在短短的半天时间,我和居委干部、市委统战部其他志愿者组成5人小队,赴黄浦区基层一线开展“扫楼”行动,向约百户社区家庭发放试剂盒、并耐心做好使用说明工作。感受最深的有3点:一是基层社区党组织发挥了联系千家万户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抗疫工作中的一项项任务、一项项措施落实到每栋楼宇、每户家庭、每位居民身上。二是市民全力支持、配合全市抗疫工作,一声声“相互理解,共克时艰”一句句“感谢政府的关心,感谢志愿者的付出”,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三是高高飘扬的党旗,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底气。对党员干部来讲,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作为党员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吹响抗疫“冲锋号”。

“被需要、被信赖!同时也被温暖、被感动着!一切的疲劳瞬时烟消云散!”——机关第二党支部党员 赵士珺

“众里寻你千百度,手捧测盒来入户,身穿隔离加护目,只为居民健康护”。3月26日下午,穿戴上防护装备的我,从一名侨联人瞬间变身社区志愿者“小蓝”。“对的对的,就是这样,左五圈右五圈、棉花棒棒转圈圈,小瓶子里调一调,检测卡上滴进去...,等候喜提小队长”。为了帮助居民们尽快掌握抗原自测技巧,我事先做足功课,把详尽的说明书内容化解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入户手把手为社区的老人孩子做好一对一的检测。“小妹谢谢侬噢!一定要注意安全!”听着一声声温暖的话语回荡在楼道,被需要、被信赖!同时也被温暖、被感动着!一切的疲劳瞬时烟消云散!

“我们只有一个名字:守‘沪’蓝!”——机关第二党支部党员 海洋

纵使在电视上看到过无数次逆行者的身影,但直到穿上这身守“沪”蓝,才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不易、坚持和信念。3月26日下午13:30,我来到所在社区居委集合,防护服、橡胶手套、面罩、口罩穿戴整齐的瞬间,初春的凉意也立即被隔离在外,闷热,不透气,鼻息从厚厚的口罩上升到面罩内,眼前一片模糊,真不知连续奋战、不分昼夜、不觉时间流逝多久的他们是怎么挨过来的。从1400H到2043H,扫楼5栋,上门82户,几百位居民试剂盒回收登记,重复了不知多少次的话,最后身心疲惫和喉咙沙哑均在一句句的“虾虾侬”中化为乌有。此时,我是众多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党员中的一位,我们只有一个名字:守“沪”蓝!

“我想,这便是“微光”,温暖却能赋予人力量。”——机关第二党支部党员 钱人源

那约是位年长的女同志,因为带着头罩、口罩、防护面罩,看不清相貌,只在片刻的言语交流中,得知她是一名从街道支援过来的党员。3月24日下午,一个疫情之下再平凡不过的下午,社区核酸筛查工作中,她一直在我身边,不经意间触动了我。那天,我负责引导,确保十人一组参加检测,她负责登记,把每个人的信息和小区提供的名册核准,保证只有社区居民参加筛查。“先生,您住那栋楼,叫什么名字。”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会遇到很多情况,如名字不在名册上,却是长住人员,应该参加筛查;也有亲友走访,想顺便做个核酸,便要做好解释,为什么不能参加。接近5个小时,几百遍地询问、解释,她始终热情洋溢,总是能用最巧妙的话语解决问题,保障筛查快速有序,始终耐心细致地做好记录。我想,这便是“微光”,温暖却能赋予人力量。

“为爱守‘沪’,向春而行!”——机关第三党支部书记 沈琦琦

当我穿上蓝色防护服,站在志愿者岗位上的时候,内心充盈的是对上海这座城市深深的爱和无比的信心与力量;当我作为部门负责人,与同事们一起克服各种困难,居家办公,确保部门工作有序推进的时候,我深信,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守土有责,守土有为,就是对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的支持;当春风拂面,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我深信,面对这场疫情大战,我们终将获得最后的胜利!为爱守“沪”,我们向春而行。

“萤火可以汇聚成星河,也可以成为抵御疫情最可靠的屏障。”——机关第三党支部党员 丁一飞

鲁迅先生曾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平凡之辈于国家危难前,亦会披上战袍,让这微而不弱之光,充盈天地,照亮人间,让点点荧火相汇,成就灿烂星河。抗疫志愿者报名那一刻,我毫不犹豫地敲打上自己的名字。报名的当天下午,居委会就紧急下达了任务。“目前我们整个街道被列为重点区域,晚上六点需全员进行核酸检测。大家分组行动……”疫情就是命令,我回家匆匆扒了几口饭,立马换上蓝色防护服,戴上口罩、眼罩、橡胶手套,连平时调皮的儿子都抢着帮我把防护服背后的带子仔细地系紧了。那是一场难忘的战斗,夜幕下,我一身疲惫,却眼中有光,萤火可以汇聚成星河,也可以成为抵御疫情最可靠的屏障。

“以爱之名,一起守‘沪’”——机关第三党支部党员 陈静华

疫情下的上海需要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青年干部,我们责任在肩,义不容辞。3月20日以来,小区进行了2次核酸检测和1次抗原筛查,我也第一时间成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根据工作安排,我穿上了防护服,变身“大白”,或是为居民们扫描核酸预约码、打印混采条码,或是跟随采样医生和居委干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采样扫码,或是为邻居们登记核对信息,记录抗原试剂发放及回收情况。几天中,经历了大雨降温,体验到了大白服里的层层汗水,有劳累和辛苦,但更多的是温暖与感动。看到全天无休奔赴多个核酸采样点的医生,看到已经许多天没有回家的社区工作者,看到志愿者群中一条条“有需要随时叫我”的留言,看到孩子们有些骄傲地问“妈妈,你去做大白啦?”,心中便充满了信念感和力量感,相信无数的微光一定能够汇聚成光亮,我们终将迎来春暖花开时。

“上海挺住!让我们携手一起守‘沪’。”——机关第三党支部党员 许丹

3月16日下午,侨联工作群里发出了号召青年干部抗击疫情、主动作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倡议。由于我们小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多,因此核酸检测难度大、耗时长,我第一时间与居委会取得联系,作为志愿者上了前线。从接受培训到上岗实践,从维持秩序、帮忙申请检测码到挨家挨户让居民接受抗原检测,短短几天的志愿服务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基层干部的辛苦和志愿者的不易。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的不只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治理水平和应变速度,更体现了从市、区到街道、社区各级干部、医护人员、志愿者的情怀和温度。上海挺住!让我们携手一起守“沪”。

(责编:王燕华、黄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