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建党百年专题>>侨联动态
我当代表委员这五年│全国政协委员刘以勤:从侨界发展到乡村振兴,她为四川发展“代言”
彭祥萍
2022年03月07日09:17  来源:红星新闻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履职尽责的过程中,我切身感受到,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侨联主席刘以勤看来,政协委员肩负着全川人民的重托,为人民代言、为发展献策是委员的使命。这份责任,沉甸甸的。

过去四年来,刘以勤一共提交70多件提案。提案中,涵盖交通、文化、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涉及工信部、农村农业部、科技部、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20余个部门,既有个人提案,也有联名提案。“基本上每份提案都得到了相关部委的回复。”

从侨界发展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过去四年来,刘以勤见证并参与侨法的修订,助力贫困村成功脱贫摘帽,推动四川革命老区发展。

关注侨界发展诉求

推动侨法修订

“海外华侨华人是一个可爱的群体。他们身怀家国情怀,无论身处何方都心系祖国,作为中外交流的桥梁、纽带,扮演着友好使者。”刘以勤从事侨务工作30年,作为侨联界别委员,过去几年来,聚焦侨界发展诉求,曾先后提交多份提案。

刘以勤

诸多涉侨的提案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020年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30周年之际,在全国“两会”期间,国家领导人与侨联等界别委员共商国是,代表界别建议适时修订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她告诉记者,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自1990年颁布以来,就颇受海外几千万华侨华人和国内归侨侨眷的关注。

“这部法律,为促进我们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她提到,随着新一轮的国家机构改革、以及一些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保护法中有很多地方已经是不相适应。

“如何更好地凝聚侨心、侨智、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法律基础很重要。”在此基础上,刘以勤提出若干建议。

该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重视。在四川修订《四川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中,刘以勤也积极建言献策,同时与省外侨委联合开展侨法宣传工作,致力于不断提升依法护侨水平。

持续为巴中革命老区代言

呼吁中央这样支持老区发展

为革命老区巴中“代言”,是过去几年里,刘以勤履职的另一重点方向。“这几年,我曾多次到巴中调研,深知老区人民对发展的渴望,我愿意为老区人民代言。”她说。

这些提案中,不少提案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切和回应。

比如,2019年全国“两会”上,刘以勤提交的《关于加大〈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落实力度的建议》提案,得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后来专门组织调研组,到巴中地区实地考察。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有关文件中明确就加快推进骨干项目、健全协调推进机制、突出核心区示范城市三个方面给予巴中特殊支持,优先将川陕革命老区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纳入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年度工作要点,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支持巴中发展,并稳步增加转移支付投入,确保川陕革命老区人民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这让刘以勤倍受鼓舞。在这之后,“脱贫攻坚”和“后续发展”,是刘以勤想表达的关键词。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2020年5月,在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刘以勤再次联系巴中有关部门核实数据,完善当年的提案《关于支持革命老区四川巴中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议》。2021年,她将一份关于加大力度支持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带上了全国“两会”。

“只是脱贫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与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搭乘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快车同频共振。”刘以勤说,希望巴中老区在脱贫后,能够搭乘快速发展的列车,让革命老区不再落后。

▲2021年,刘以勤(左四)查看侨爱心工程乡村步道建设情况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邀请委员到脱贫的四川乡村来做客

除了为革命老区“代言”,另一个关于泸州市古蔺县永乐街道西华村的故事,也是刘以勤常常向外界讲述的故事。

“我要邀请委员们到我们村来做客,到已经脱贫的美丽乡村来看看。我们村的山好水好风光好,牛好鱼好米更好,来过的人都说好。”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刘以勤当起了导游,带着“我们村”的照片赴京,向全国各地的政协委员推荐“我们村”。

刘以勤口中的“我们村”,是四川省侨联定点联系的帮扶村——泸州市古蔺县永乐街道西华村。

她告诉记者,在四川省侨联的牵线搭桥下,侨界人士为当地修路、蓄水、建网,帮助当地群众发展优质水稻、羊肚菌、脆红李、柠檬、生态鱼等特色产业,大大增强了村民的“造血”能力。

“在帮扶过程中,我们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起吃年夜饭、过腊八节,培养出真挚的、家人一般的感情。这些年,每次回‘我们村’,我就感觉像回家一样。”这,也是“我们村”这个名字的由来。

如今,“我们村”早已是组组通公路、户户通便道,家家有良田、产业多又旺,全村1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2018年全部脱贫摘帽。

在成功实现脱贫的基础上,如何继续以“侨”搭桥,搭建一座当地群众奔康致富的连心桥,成为刘以勤履职的发力点。

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刘以勤多次和侨界同行谈起“我们村”的变化,并带着委员到“我们村”实地考察。

“不少侨界委员出钱出力,侨捐资金230余万元建成了‘磨刀溪侨爱度假村’。”刘以勤说,现在,“我们村”已经形成了以旅游产业带动种养殖产业的完整体系,更进一步增加了受益群众的覆盖面。

截至2021年年底,西华村集体经济收入较2015年提高了4倍。不仅如此,四川省侨联还联合侨界人士发起实施了“福慧励志奖学金”“金龙鱼烹饪班(成都)”等多个项目,累计奖励贫困教师200余人、资助优秀贫困学生3000余人,共计资金700余万元。

今年将继续关注

“双圈”建设和乡村振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也是刘以勤关注的重点。过去几年里,聚焦“双圈”发展,她曾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发展的提案》《关于对成渝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给予政策支持的提案》《关于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要素支撑的提案》等多个提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国之大者,也是省之大计”。今年两会上,她又将提交“将成都—巴中—安康高铁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路网规划》并尽快开工建设”的提案。在她看来,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速改变其落后面貌,更好地发挥对西部大开发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有助于成渝地区更好地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此外,乡村振兴,也是刘以勤今年持续关注的方向。

她表示,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的重心迎来历史转移。“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一名侨界委员,我想利用自身优势,涵养更多侨的资源,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团结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开放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侨界的智慧和力量。”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图据受访者

(责编:王燕华、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