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组织人事部(机关党委)党支部举办党史学习教育第二期专题读书班,党支部书记姚林楠主持并作串讲辅导。
会上,组织人事部副部长李爔恒,综合处、人事处和老干部办公室党小组部分党员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一书中部分章节并谈了学习体会,认真传达学习了中国侨联直属机关纪委印发的《关于转发<中央和国家机关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通报>的通知》精神。
姚林楠在串讲辅导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构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有机结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学习贯彻这一思想,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机统一,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夯实“四个自信”的精神基础。要积极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共同价值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式民主。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国际话语权,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
李爔恒在领学“为什么要丰富和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两篇文章后谈到,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在学理论上下功夫,也要在大众化上下功夫,要清醒认识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认清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不断提振信心和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唐庆新在领学“如何理解协商民主是我们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和“为什么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两篇文章后谈到,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立覆盖面广、协调面大的组织与机制,从而使党的领导通过协商民主,实现最广泛的动员,达成最广泛的共识,汇聚起最磅礴的力量。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要坚持“三不”一体谋划、贯通推进,持续释放标本兼治综合效应,才能更好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吴亮在领学“为什么说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解决好“失语就要挨骂”的问题?”两篇文章后谈到,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意识形态工作要凝聚民心、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采用多种话语的组合拳,生动讲好中国故事。
张文姝在领学“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和“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两篇文章后谈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经过长期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最生动的民主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赵叶子在领学“为什么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和“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反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两篇文章后谈到,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升级和优化广大人民群众需求,才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要坚决反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保持清醒头脑、敢于斗争、敢于亮剑,赓续传承与弘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四个自信”,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张志佳在领学“为什么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丢,丢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和“为什么说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两篇文章后谈到,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不仅是我国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的重要源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用科学的的态度,辩证的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相融相通,不断展现出强大生命力。
组织人事部(机关党委)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