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建党百年专题>>百年侨心
周仁:他有钢的毅力、瓷的品格
2021年09月16日15:38  来源:上海侨联

周仁(1892年8月5日-1973年12月3日),字子竞,江苏南京人,早年留美,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上海科技大学首任校长,中国钢铁冶金学、陶瓷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解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馆长、上海冶金陶瓷研究所所长、上海冶金研究所所长、上海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还先后当选为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上海硅酸盐学会理事长等。中国电炉炼钢创始人之一,在中国率先研制成功球墨铸铁,组织引导并参与了含氟铁矿石的高炉冶炼研究,取得了创造性成果。积极倡导开展国瓷研究,是中国古陶瓷科学研究工作的带头人。中国早期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的创始人之一。

求学美国:“强国必先利器”

清光绪十八年闰六月十三日(1892年8月5日),周仁生于南京江宁县。未满周岁,其父即病故,留下三子一女,周仁是最小的一位。在家境日益贫困的情况下,周仁依靠亲戚的微薄接济,从南京辗转到上海,才得以最终完成小学和中学的学业。也因为这样,周仁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上学,生活也十分节俭,但是他学习格外用功,可谓是“幼时即嗜学”,虽“家贫”“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也没有半点羡慕家境富裕的同学的心思,因为自己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巨大乐趣。

周仁十八岁(1910年)即从江南高等学堂毕业,同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成为第二批庚款留学生。同批留美的还有后来非常著名的胡适、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胡适在其留学日记《藏晖室札记》中还多次提到当时留美同学在一起学习、聚会的盛况,其中也提到了周仁。

周仁与胡适同校,胡适学农科,周仁则选择了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其实,周的强项在于文学和数学,但是他认为“强国必先利其器”,那么自然要精熟于可以“利器”的机械专业。周仁从一开始,就是围绕国家需要来设计自己的人身道路;诞生在新旧交替、国家危难的时代,他深感到自己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得是如何的紧密!

周仁毕业照

随着课程的深入,周仁越来越感到制造机器绝不能没有钢铁,一个国家没有钢铁,就像人没有骨架。他意识到单单掌握机械制造技术,而国家炼不出好的钢铁也是没有用的。于是,在1914年考取研究生的时候,周仁果断选择冶金专业,他要掌握国外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回国后自己造出优质钢铁。在摩尔电炉公司实习期间,周仁不仅见识到了当时世界上极为先进的电炉炼钢工艺,也凭借自己的刻苦钻研和过硬专业获得摩尔电炉公司经理的赏识。

1915年周仁即获得硕士学位,为了中国早日有钢铁,他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及美国摩尔公司的重金聘请,于同年8月回国。周仁怀揣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制造和冶金技术知识,连同那一腔火热的爱国热情,登船奔返祖国。

炼钢之路:国家的需要就是他的方向

阔别五年后再回故土,当时中国唯一的钢铁公司——汉冶萍公司却当即给青年周仁浇了一头冷水——他们拒绝了周仁的应聘申请。

去钢铁公司工作不成,并不代表就不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1915年1月,周仁与任鸿隽、胡达(明复)、赵元任、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铨(杏佛)八位在上海共同创办中国的《科学》杂志,该杂志“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带动更多的人了解、学习科学技术。1917年,去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同时受聘于江西九江点灯公司的工程顾问;1919年8月,原康奈尔大学的校友任鸿隽邀请周仁前往四川炼钢厂担任总工程师,周仁应允,随后两人一起去到美国,向周仁曾经实习过的摩尔电炉公司购买相关设备。周仁终于如愿所偿地进入了钢铁厂,但在此之前,他通过教育教学、担任工程师或工程顾问等途径一直在探索着中国钢铁的未来。

眼见事业即将步入正轨,不曾想从海外购买机器回来后,四川政治形势变化,买回的机器在从上海运至重庆的途中被阻截,四川炼钢厂建设计划泡汤。然而,周仁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在上海与数学教兼科学家王季同(1875~1948)共同创办大效机械厂。1922年,周仁出任今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上海南洋公学机械系主任,两年后成为教务长。1927年,迁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兼工学院院长,同时着手筹备中央研究院工程组的工作。一年后在上海创建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自己既当所长又当研究员,一直做到了1949年。

工程研究所周仁等人合影

这期间,在现代炼钢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中国大地上,周仁领导专业技术团队,研发设计出三相电弧炉,成功炼制出炼出不锈钢、锰钢、高速钢等,中国才开始进行特殊钢和合金铸铁研究和生产。

为了保存科研力量、支持抗日战争,周仁奔走呼号,团结技术人员,又想方设法将机械设备和图书资料等从上海辗转到香港等地,最后运达昆明。1939年,开始在昆明“重整旗鼓”,建厂房、调设备、做实验。从上海带过来的设备是不全的,他们往往需要用小火油箱代替钢瓶、靠最原始的方法制取氧气……工作极其复杂烦难。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依靠决心和毅力,周仁团队才最终成功炼制出优质钢铁,不仅有常用钢,还有其他多种合金,耐酸耐腐性能都能达到要求。厂里生产的硬磁钢可以供应电工器材厂;生产的低锰弹簧钢可以供应美军汽车生产;又因地制宜、物尽其用地从当地钴矿中提取氯化钴以及用木炭代替汽油作汽车内燃机燃料,缓解了战时能源紧缺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当时全国各地钢铁厂都缺乏生产高硬度钢铁的窘迫现状,周仁忧从中来。如果没有足够的优质钢,那就无法建造汽车、蒸汽锅炉等现代工业发展必需品。经过冥思苦想,周仁创造性地提出“以铁代钢,以铸代锻”的设想,并且在数百次实验中证明,这一设想是可以实现的,这就是“球墨铸铁”,它的性能可以比肩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这一技术迅速在全国推广,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钢铁事业的发展。

1953年,周仁以中国科学院"两矿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负责包头和大冶两大铁矿的冶炼及综合利用的研究工作。在包头,周仁不仅充分发挥其铁矿资源优势,还合理利用当地的稀土金属和铌,为1954年包钢的建立和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了帮助苏联专家建造设计建造1500立方米大型高炉,周仁亲自做了含氟炉渣的粘度试验,其结果数据之缜密精确,让苏联专家惊叹不已,他们想不到,在科技落后的中国,竟然还有人能如此快速而又一丝不苟地完成一系列复杂无比的试验,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不难看出,周仁的“炼钢”之路从来不是一番风顺。不被赏识、缺少设备、战乱频发,时局动荡……对于常人来说,其中的任何一个障碍都可能泯灭自己的理想和决心。但是周仁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停下脚步,也从未迷失方向,因为他的眼里心里,不再是个人的成败得失,而是国家的前途和需要。以“强国”为不变的追求,以“利器”为实践之路径,故百转千回而初心终不移。

振兴国宝:带头研究中国古陶瓷技术

陶瓷无疑是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我国在原始时期就有了生动多彩的陶制器物,后来不断发展,增添了青瓷、白瓷、黑瓷、青花瓷等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可惜的是,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政治形势动荡,遭受着列强欺压,民不聊生,陶瓷市场混乱,众多老手艺人失业。并且,中国的制瓷艺术自古以来靠一代代师徒间手把手的传承,没有留下详细具体的说明文字,更没有形成像现代工业的程序化生产。中国优秀的制瓷工艺面临失传的威胁。

周仁因为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关系,自幼接触到许多精美的瓷器,也对瓷器及其制作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累了深厚的鉴赏知识。结婚时新房非常的简陋,但是周仁仍旧不忘在屋子里精心布置几件瓷器,以此增添生活的乐趣,满足审美渴望。所以周仁来带头用现代技术、方法研究中国古瓷,能做到既讲求科学分析其机理、规模和程序化生产,又能保留瓷器的古韵,保留瓷器的文化的根与魂。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在周仁等的筹备下成立,他联系中央大学工学院,共同在南京设立陶瓷试验工场,并且特意从江苏、湖南等地请来8位精于烧瓷的师傅,让他们与技术人员一起进行研究。随后,周仁亲自到各个官窑遗址、景德镇等制瓷胜地实地考察,多次挖掘,常常是一个残片都不放过,带回来仔细研究,从花纹、材质到年代、烧制温度等等,终于取得了各个时期陶瓷烧制的科学数据,为科学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1953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轻工业部要抓好中国古瓷的研究,这个任务落到了周仁肩上。他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历史精品进行科学鉴定,并调查分析各地原料,经反复试验,一批批具有传统特色的高级瓷器试制成功,有些还超过古瓷水平。在此期间,周和合作者发表了10余篇有关陶瓷的研究论文,受到国内文物考古部门的重视和赞扬,有的经翻译在国外发表。周的多项研究成果分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周仁领导的陶瓷研发设计高仿、民用、艺术陶瓷、工业陶瓷甚至科学仪器所用的光学玻璃等多个方面,不仅填补了中国陶瓷工艺理论方面的空白,也可以说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扬,使中国陶瓷制造重新焕发光彩。

唐代的茶圣陆羽曾经提出,最好的瓷是越州青瓷,因为它“类玉类冰”。

瓷的品格近似于玉的品格,而周仁之所以能在瓷器研发方面做出大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品格与瓷的精神高度契合,他能为瓷器重新注入晶莹明澈、温润如玉的魂。

1973年12月3日,周仁病逝于上海。1986年8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在院内为周仁竖立了半身铜像。斯人已逝,而新中国的钢铁光亮照人,制瓷古国正稳步走向制瓷强国!

(责编:王燕华、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