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侨刊乡讯>>《海内与海外》
抗疫背景下再谈鲁迅精神
2021年09月15日08:36  来源:中国侨联

未命名-3.jpg

鲁迅精神照亮中国

2020年以来,我们经历了一段非常不平凡的春天、夏天和秋天。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抗疫取得了决定性的战略成果。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无疑是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包括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仍然面临着疫情无法真正控制的困境。即使是发达国家和人口较少的发达国家难以办到的事情,中国办到了,我们很好地控制了疫情,我们可以相对放心地外出活动了。这种放心,既包括环境的安全,也包括我们对政府的信心,对全社会防疫能力的信心。

如果历史回溯120年,那时的中国和世界之间,尤其是与欧美以及日本之间的巨大差距,我们怎么能不发出格外的感慨。差不多是在120年前,鲁迅到日本去留学。他在仙台医专学医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先进的医疗来拯救像他父亲那样不幸的、被疾病所折磨、被庸医所害的人们。然而,在那里,他却经历了非比寻常的精神上的刺激。

青年鲁迅本来是有很好的学医条件。在仙台医专,他差不多是唯一的中国留学生,与100多位日本学生在一起,用日语学习医学。然而在一次考试中,在140多名学生当中,鲁迅获得了第74名的良好成绩。这在当时还引起不少日本学生的嫉妒和仇恨,他们甚至造出了藤野严九郎先生把考题透露给了鲁迅的谣言,这就是所谓的漏题事件。然而那次事件不攻自破,因为在鲁迅的各科成绩当中,唯一一门不及格的打了59分的课程,正是藤野先生所教授的解剖学。

尽管在学医上面并不差,但是鲁迅最后还是放弃了医学,这就是人所共知的“弃医从文”。鲁迅观看了一个幻灯片,那是日俄战争当中日方作为战胜者,将透露给俄国人情报的中国人抓来砍头。这本身就让一个孤独的中国留学生内心产生极度的痛楚。更让他痛苦的,是他从幻灯片上看到更多的同胞,却看戏般的在围观这一杀人的场景。当日本学生欢呼雀跃时,鲁迅的内心是多么痛苦。于是他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魄再强壮也是没有用的,首要的是要拯救他们的精神。而那时,他认为拯救精神的最好途径就是文艺。

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故事。而我这里想强调的是,“弃医从文”并不是一个临时的决定,也不是一次观影的刺激导致的结果,在鲁迅的心中,还有其他因素促成这个结果。幻灯片,实际上是一个导火索。鲁迅到仙台留学时,正逢日本战胜俄国的消息传来,只有10万居民的仙台一片沸腾,人们上街游行,一副群情激愤的状态。对于青年鲁迅来说,此情此景不禁让他联想到自己积贫积弱的祖国,也想到一盘散沙的国民状态。两相比较,真是莫名的难过。

在仙台期间,鲁迅还遇到了日本东北部大旱。很多人的基本温饱也成了问题。而鲁迅所看到的,是日本政府和有关机构对灾民的及时救助,充足的粮食送到了灾区。这也让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国家。这样的感受不独属于鲁迅,我从严安生的《灵台无计逃神矢:近代中国人留日史》一书中,读到太多留日中国青年类似的精神痛苦和苦恼。

对鲁迅那一代留学日本的青年学生来说,这种感受是非常复杂的。在日本面前,中国是文化上的母国,日本是中国文化的附属国。同时,由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日本又变成了一个敌国。一群来自文化母国的人,向文化附属国,同时也是军事上的敌国且是战胜国来学习,这本身就是一种屈辱。而且他们也分明看到了这种天上地下般的差距,怎能不引发心中的家国情怀?鲁迅此后所有的努力,就是要通过自己的笔,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唤醒国民的精神,拯救他们的灵魂,让这个国家的人们可以凝聚起来,为了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独立去奋斗。所以说,弃医从文绝不是一种职业的选择,而是一种国家民族意识的觉醒,一种使命责任的担当意识必然会导致的抉择。多年后,在文学上成名的鲁迅,并没有为自己的名誉地位感到一时的骄傲,而事实上,他有时还会发出对文学本身的质疑。这种质疑最根本的原因,实际上就是他所思考的所追求的根源。他的理想,超出一个作家在创作上的目标。

一直到1936年去世,鲁迅并没有看到这个国家呈现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的情景。历史到了100多年后的今天,2020年,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时刻,反观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所面对的更大困局,我们可以说,鲁迅所理想的中国正在呈现。这次抗击疫情期间,我们所坚持的是“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十六字方针,可以说,今天的抗疫成果,就是这十六字方针的重要体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是全体人民和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从精神上强大起来的凝练表达,一百年前鲁迅在日本所希望然而又无法看到的情景,在今天应该说很大程度上实现了。

与此同时,在科学防治和精准施策方面,作为学医者出身的鲁迅,也是有颇多的感受和专业的能力。尽管他后来弃医从文了,在医学方面其实并没有完全放弃。

1909年,鲁迅回国后,曾在杭州两级师范学校教书,他所教的课程里有一门就叫“生理学”。鲁迅亲自撰写并且绘图,写了一本非常专业的生理学讲义。我们重读这部讲义就会发现,其中就有专门的讲述防疫的章节,而那些关于防疫的论述,即使放在今天,也是有启示意义的。

这部10万字的讲义,足可见出鲁迅在医学上的功底。在关于呼吸系统的章节里,讲到了肺炎。当时,肺炎,包括肺结核还属于传染性极强的不治之症。这么多年过去了,世界医学取得了太大进步,普通的肺炎,包括肺结核似乎早已被擒服。然而,2020年的经历告诉我们,病毒会以各种变异的方式侵犯人类,我们面对的难题其实还很多。鲁迅讲义的要点,是强调了肺炎的可传染性以及防疫要点。认为“肺炎为肺泡之发炎,肺结核为腠理之坏灭。究其原因,皆缘病菌,惟肺强固不蒙害。一人之疚,能传于众,故必有唾壶,盛消毒药及水,以贮其痰,使不干燥,否则病菌溷于空气,传于他人。”

教材的最后一节就公共卫生提出建议。其中特别具体地指出传染病防治的举措。“关于预防传染病者,为公共卫生首要,凡最险之疾,如霍乱,赤痢,黑疫,痘疮等,时或流行,则当急施遏止及扑灭之术:(一)有人物(当指,‘人员’或‘货物’——本文作者注)自病源地来,则行检疫及消毒;(二)普行洒扫及免疫(如痘)之制;(三)纳病人于一定之医院,病家邻近,当绝交通,而病人所用什物,衣服及输泻品,则并施消毒,此法常用日光蒸汽,或以石炭酸,升汞水及石灰乳洒之。”可见,隔离,甚至“当绝交通”,也是从前就有的防疫必须之策。

这些言论不属于文学,医学上似乎也讲的是常识而已。然而即使在今天,这些常识也不是人人能做到。在当时就可想而知了。这部长期并不被人提起的讲义在今天重读,不能不感慨,鲁迅真的是一个有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文学家。

(责编:王燕华、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