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建党百年专题>>百年侨心
爱国侨领黄长水:民族解放实业报国急先锋
2021年08月30日14:59  来源:中国侨联

黄长水(1904—1980年),福建惠安人,菲律宾归侨,著名企业家、侨领。曾任菲律宾怡朗华侨抗日救亡协会会员、菲律宾怡朗中华商会董事、菲律宾华侨援助抗敌委员会西黑人省分会副主席、菲律宾怡朗华商中学董事、菲律宾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盟员、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队员、香港华侨工商俱乐部会长、香港港菲出入口商会理事长、午港福建民主建设促进会负责人、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广州市投资公司董事长、广州市华南企业公司副董事长。广东省广州市副市长、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工商联主席、民建广州市委主席、中国侨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来沪深造 回菲经商

1904年,黄长水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六区(今张坂镇)霞美村一个华侨工商业者家庭。父亲黄世仙因家境贫苦,早年下南洋拼搏,靠克勤克俭积聚资金,后来在西黑人省拉卡拉达镇开了一家大杂货店,生意不错,家道逐渐殷富。

黄长水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曾就读于厦门著名的同文书院。1913年,黄长水随父赴菲求学,在当地华文小学和初中读书。1922年回国深造,进入南京的暨南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暨南大学。在上海读书期间,黄长水深受著名社会学家邓初民等人影响,思想倾向进步。

1930年,黄长水以优异成绩从暨南大学毕业后,再次南渡菲律宾,协助父亲经营泉昌号商行。

抗日争先 成为侨领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铁蹄踏破白山黑水,黄长水闻知,愤而投身菲律宾侨界爱国运动,奔走城乡进行抗日宣传,不但自己踊跃捐款,还参与组织了一系列抗日募捐筹款活动,支持马占山领导的东北义勇军。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打响,进一步激起菲律宾华侨爱国热情,黄长水再次带头捐出巨款,还组织了多场声势浩大的抗日募捐活动,在截至1932年9月菲律宾华侨捐给十九路军的80万美元中,就有黄长水奔走募捐所得。他还积极动员华侨捐款购买战机,增强中国空军战斗力量。菲律宾华侨很快捐款购战机15架,命名为菲律宾华侨飞机队,赠送给十九路军。

1936年,黄长水参加了由陈曲水、郑士美等爱国华侨组织的怡朗华侨救亡协会,他参与举办了大量抗日演讲会、报告会,揭露日军侵华暴行,介绍中国军民浴血抗战事迹,使当地华侨了解“一·二八”淞沪抗战和长城抗战,更加踊跃捐款和购买航空救国公债。

黄长水在带领华侨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中,成长为当地华侨领袖,曾任菲律宾怡朗中华商会理事、华商中学董事等职务。

人力物力 支援中共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大规模侵华,祖国全面抗战打响,黄长水积极参加了由著名爱国侨领李清泉发起、组织的菲律宾华侨援助抗敌委员会,并担任了菲律宾西黑人省分会副主席,全力“策励侨众开展爱国运动,以人力物力援助政府抗敌御侮”。他穿梭于全省各地侨商之间,宣传抗日,晓以大义,使众多侨商都将支持祖国抗日战争作为头等大事。他把当地爱国华侨组织动员起来,一起开展抗日募捐筹款活动,不断为祖国捐献钱款、药品、棉衣。

黄长水还在华侨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发动大家为八路军、新四军捐款捐物。

1938年,黄长水动员华侨青年回国参加八路军、新四军,支持和帮助菲律宾南岛一批爱国华侨青年组成华侨归国抗日义勇队,他主动帮助义勇队队员解决各种困难,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义无反顾回国驰骋沙场。据统计,菲律宾怡朗华侨救亡协会于1937年到1938年先后组织三批20多人回国。第一、二批10多人到延安,第三批7人参加新四军。

战入侵者 保侨居国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略者的铁蹄踏破南洋,菲律宾多地成了日军轰炸目标,黄长水5位亲人死于日军的狂轰滥炸,这更激起了他拿起枪来血战日寇的决心和勇气。菲律宾沦陷后,黄长水加入了许立领导的菲律宾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弃商从军,参加了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投身抗日游击战争,保卫侨居国。

当时,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物资条件甚差,黄长水毁家输财,为游击队捐献了大量军费、粮食、药品、衣被等物质。为密切游击队与驻地人民群众的关系,黄长水还拿出钱来接济驻地贫苦居民。

黄长水不但为华侨游击队捐资捐物,还亲自拿起枪来与侵略者血战。每次作战,这位华侨富商都冲锋在前,勇猛杀敌。

菲律宾沦陷期间,黄长水曾两次被日军抓捕,遭受严刑拷打,虽遍体鳞伤,仍坚贞不屈,且甚为机智,始终没有暴露身份,后因日军查不到实据,才予释放。

国家功臣 辉煌一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黄长水重返商界,不久遵父命来到香港,主持父亲在此创办的泉昌有限公司。

1947年年初,在廖承志、许涤新、饶彰风等中共党员倡导下,黄长水与邓文钊等港澳爱国工商界人士发起组成华侨工商俱乐部,黄长水任会长,俱乐部经常举行时事报告会、座谈会,报告国内革命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团结旅居港澳华侨和港澳工商界人士,支援祖国人民解放事业。黄长水还购买电动印刷机、大批西药及医疗器械赠送给泉州地区中共游击队。

当时,解放区物资缺乏且当地的土特产又滞销,为了支援刚解放的天津市建设,黄长水参与组织了新中公司,先后两次用轮船运输汽油、柴油、卡车、西药、橡胶、轮胎和纸张等解放区缺乏的物资到天津塘沽港。以后,该公司继续与解放区进行贸易,增强了解放区的物资供应,也帮助拓展土特产的销路。

在香港,黄长水先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还兼任港菲出入口商会理事长和旅港福建民主建设促进会负责人。他利用这些社团为掩护,积极筹募经费,收购战略物资,接济闽、浙、赣革命部队,并动员不少青年回内地参加革命。黄长水还筹组北上服务团。

1949年9月,黄长水代表爱国华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全国政协委员。

1949年10月1日,黄长水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回到香港,他率先在永乐街泉昌有限公司楼房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这是在香港升起的第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在新中国成立后,黄长水把海外大部分资金调回国内投资,自己也毅然回到祖国内地服务,曾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广东省广州市副市长、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工商联主席、民建广州市委主席、全国侨联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被选为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还曾任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投资公司董事长、广州市华南企业公司副董事长。

黄长水对家乡怀有深情,旅菲期间就慷慨捐资兴建霞美小学校舍。新中国成立之后,他长期通过香港泉昌有限公司辗转汇款给霞美小学作为办学经费,并连续数年寄来药品发给患病乡亲。

1980年7月,黄长水在广州病逝,终年76岁。

(责编:王路凯、王燕华)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