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海外侨讯
意大利侨胞项进光: 让“中国鞋”走得更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侨胞说·祖国在我心中(15))
本报记者  严  瑜
2021年08月23日13: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项进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
  受访者供图

20多年前,项进光与身边许多亲友一样,离开老家浙江瑞安,远赴欧洲打拼。做皮鞋生意起家的他,选择落脚在传统制鞋大国意大利,而谋生的方式也很传统——做鞋业贸易,将中国制造的鞋子销到意大利市场。

20多年间,他凭借鞋子,在异乡站稳脚跟,并见证了“中国制造”从以价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

以下是他的自述。

克服困难,勇闯海外

2000年,我与亲友一起赴意大利发展。在此之前,我已在老家瑞安开办鞋厂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商经验。当时,在意大利打拼的朋友告诉我,罗马的鞋履批发市场销路不错,有发展潜力。我听了很动心,决定去试试。

还记得,到罗马的第一天晚上,我顾不上找租住的房子,迫不及待跑去当地批发市场一看究竟。逛了一圈之后,我的信心更足了,次日便联系国内厂家订购了6个货柜的皮鞋,并在当地找到铺位,开启了鞋业贸易业务。

然而,和许多侨商一样,我的海外创业第一步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由于国内制造的鞋品尺码、样式并不完全符合当地顾客的需求,店铺租金又很昂贵,起初的生意惨淡而艰难。没过多久,我就被迫关停店铺,将其低价转让。

但我的梦想之火并未就此熄灭。在总结失败教训之后,我决定不再着急行动,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市场调研。我到罗马、米兰、那不勒斯、威尼斯等多个城市,走遍大大小小的鞋店,了解意大利人的穿鞋习惯以及喜欢的款式、布料等。每当看到新款,我都会拍下照片,发给国内厂家,给他们做参考。不仅如此,我还买了许多样品,寄回国内,并且多次飞回中国,到生产车间亲自把控品质。

如此一来,我们卖的鞋品在款式、风格上逐渐满足了意大利顾客的喜好,而且有品质保证和价格优势,生意随之好了起来。

经营品牌,提质升级

在我出国发展的第一个10年里,与意大利这样的世界传统制鞋大国相比,国内制鞋行业在技术、品牌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那时,当地顾客更多的是喜欢“中国制造”价格低廉,对“中国制造”的品牌却知之甚少。

如今,情况已大不一样。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鞋业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断提升的时尚品位和鞋品质量也让意大利人更加青睐“中国鞋”。我记得,2011年,在米兰举行的一场国际鞋类展览会上,我第一次看到中国鞋企受邀参展。此后,在类似的国际展览会上,中国鞋企日渐成为“常客”。

这一变化与“中国制造”的提质升级密切相关。在此期间,我也将原先在老家开设的鞋厂进行转型改造,由内销转为出口,以便更好地在下料、制作等全过程中把关每一双出口鞋子的质量。

“金字招牌”同样必不可少。在外经商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为此,我主动学习经营品牌的策略,在从源头抓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同时,也通过广告等形式,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影响力。

此外,我和同一行业的其他侨商都不再局限于鞋品款式的模仿。我们将意大利的设计师请到国内,帮忙设计新潮样式。

就这样,我的经商之路越走越宽,“中国鞋”在意大利也越来越具吸引力。

牵线搭桥,增添助力

2019年,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成为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G7国家。听到这个好消息,我们在意侨胞都特别激动,这意味着中意之间的经贸合作将迎来新机遇。

其实,在此之前,我作为意大利(中国)鞋业商会终身名誉会长,已经投身于为中意两国制鞋行业牵线搭桥的工作中,多次陪同意大利以及欧盟的相关商会来华寻找合作机会。当地许多同行都向我表达过想将自家品牌引进中国的意愿。对他们而言,中国14亿多人口的庞大市场蕴藏着无限的消费潜力。

如今,搭乘“一带一路”的快车,我希望尽己所能为中意制鞋行业的交流合作再添一把推力,将意大利先进的制鞋技术引进国内,也打通更多渠道,让“优质制造”的中国鞋业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

近几年,我在中意之间穿梭往来的频率更高了,也更深切地体会到祖国飞速发展带给我们海外侨胞的巨大机遇和强烈自豪感。

今年7月1日,我受邀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有幸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振奋人心的讲话。身处天安门广场,眼前的盛大场景让我感慨万千。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侨胞才能在海外挺直脊梁,底气十足,也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生逢盛世,我们何其幸运!

(责编:王路凯、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