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品牌活动>>亲情中华>>夏令营
2021“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秋令营山西运城营特色课程
2021年08月19日17:12  来源:中国侨联

2021“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秋令营山西运城营由中国侨联主办,山西省侨联、运城市侨联承办,意大利树人国际教育集团协办。办营期间,五十多名华裔小营员通过收听收看故事,以写字、绘画、录制视频等方式完成打卡任务,不仅熟悉了先锋人物的事迹,学习到有趣的中文知识、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还了解了多元的河东文化。

云端学习面塑 领略非遗魅力

为了让营员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河东文化的魅力,本次秋令营邀请了省级非遗传承人赵锐老师,为营员小朋友带来一堂文化体验课——面塑。营员们相聚云端,共同感受面塑文化魅力,了解面塑发展的历史。

“传统的面塑形象大多是四大名著和民间故事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不一定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所以,我选择教他们捏一种现代动漫形象——开心变色龙。相信这种方式一定可以激发营员们对面塑的喜爱之情,当然,我也会着重讲解面塑蕴含的‘中国风’和精神内涵,培养孩子们对面塑的兴趣。”赵老师在开课前这样说。

课堂上,赵锐老师分了十个步骤来讲解,每一个部分的制作都需要高专注度和高精细度,一点点的走神都会影响面塑最后的造型。在万里之外,小营员们在老师讲解时,都仔细观看着,不落下每一个细节。

老师极具感染力的教学调动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更是把家长也带回到童年,引发了家长与孩子间的互动,全家人一起动手制作可爱的小作品。

意大利营班主任表示:“任何一件作品的完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时间,需要静下心来,还需要对这些材料精准把控。这来源于传承人日复一日的钻研和潜心的研究,这应该就是常说的匠人精神。”

运城市侨联主席李红光讲到:“面塑是我国传统艺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侨联‘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 网上秋令营是连接中外文化的重要桥梁,借此东风,可以激发年轻华裔一代对非遗的热爱,让越来越多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面塑、爱上面塑,让更多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有中国特色、有时代元素、有文化价值的中国传统艺术,让更多的朋友看见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进而发现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价值。”

云游农耕文明 品读华夏历史

为了让营员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山西运城,感知华夏历史,本次秋令营为小营员们安排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验课——五谷香自稷山来。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左传》中曾记载晋侯治兵于稷,汉朝时又设有稷山亭,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单独建县,称为高凉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农耕始祖后稷在此教民稼穑而改名为稷山县,沿用至今。稷山地处肥沃的黄土高原,又有汾河横贯大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勤劳智慧的稷山先民的开拓下,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就是华夏农耕始祖后稷。后稷在稷山树艺五谷、教民稼穑,从而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四千多年来,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后稷文化养育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稷山儿女,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和衍生出以千年板枣为主题的板枣文化和以祈福纳祥为主题的大佛文化。

课堂中,营员们通过在线观看反映稷山历史的视频,详细了解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以及悠久的板枣历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在互动环节中,营员们踊跃地分享了云游感受,营员陈志强说:“后稷在稷山树艺五谷、教民稼穑,从而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真伟大!我们都应该认识后稷、记住后稷。”“位于稷山县城的稷王庙,是奉祀我国农业始祖后稷的庙宇,还是国保文物单位,等疫情结束我一定要亲自去看看这所距今已经六百多年的庙宇。”营员徐玉珍感慨。其他营员也纷纷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识传达给老师和同学们,在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农耕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观看视频后,大家对稷王庙神圣的祭祀活动和隆重的庆祝场面印象深刻,也对质朴的劳动人民勤劳而自然流露的原生态庆典方式非常感兴趣。营员们随着屏幕中奉祀民众的脚步,感受稷王生辰现场热闹的节庆气息,体会河东人民传承农耕文明、弘扬稷王文化的精神。

文化课短暂而充实,营员们通过网上秋令营活动近距离感受到中国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相信这些华裔青少年一定会积极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责编:王路凯、王燕华)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