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博物馆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比赛系列征文之二十三
2021年07月22日15:53  

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厂的故事

晏兴林

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中关于中国侨务的内容,展出了两张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厂的老照片。这两张照片作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党和国家关怀归侨侨眷,成立华侨农场安置归国华侨的历史见证,记载了大批归侨侨眷在此安居乐业,为祖国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动人故事。

很巧的是,今年5月21日第二个“国际茶日”,为丰富和拓展“云游侨博”网络直播活动的内容,展现华侨华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热爱生活、追求卓越、永不止步的拼搏进取精神,以及爱国、爱乡、爱家的赤子情怀,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策划了“侨与茶的故事”(福建篇)节目,北硿华侨茶厂与“侨”、“茶”结合最为紧密,于是成为本期节目首选的外景拍摄地。因此,我有机会走进北硿华侨茶厂,走进车间,倾听故事,了解历史,近距离感受茶厂当年的辉煌。

一、历史沿革

北硿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东部,海拔七百多米,年降雨量一千八百毫米,年平均气温十九摄氏度左右,山势陡峻,土地肥沃,适宜垦殖。

据现任厂长黄志英介绍,北硿华侨茶厂是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的场办工厂,建于1958年,厂房面积1.5万平方米。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的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二十年代,即1911年爱国华侨颜穆闻先生携资金三万银元,回乡创办的永春北硿华侨垦殖公司(1919年倒闭)及1917年旅居马来亚麻坡的爱国华侨李辉芳、郑文炳、李载起等23人集资两万银元,创办的永春华兴种植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53年,为安置东南亚回国的难侨,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的何香凝提议办华侨农场集中安置,并于1954年选定在已故爱国华侨颜穆闻先生创办过垦殖公司的北硿山建立永春北硿华侨垦殖场。首批落户的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难侨24人。至1957年,陆续到北硿安家的难侨达到86户,223人。

1960年2月,永春北硿华侨农场与永春茶场合并,准备接待安置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当年,共接待安置归侨五批2500多人。同年9月,福建省接待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批准农场建制,定名为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果场,茶叶精制厂定名为国营福建省永春北硿华侨茶厂,安置归侨近400人。

左:北硿华侨茶果场建场老照片(1960年) 右:北硿华侨茶果场新貌

据现任厂长黄志英介绍,何香凝对北硿华侨茶果场极为关怀,多次题词作画相赠。1958年,她听到北硿华侨农场生产有了发展,非常高兴,挥笔作“劳动万岁”横幅和国画“虎”赠送农场。1960年,何香凝建议扩建后的农场保留“北硿”二字,并赋诗作画勉励归侨,“一张拙画慰劳君,勉励归侨爱国心;万劫千辛归故里,劳动建设勇于人。”1961年和1964年,何香凝画了“梅花”和“梅花牡丹”二幅国画,还写了“团结爱国”、“增产节约”横幅赠予茶果场。可以说,北硿华侨茶果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以何香凝为代表的老一辈侨务工作者的倾心关怀和大力支持。

1998年10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在原有农场的基础上成立了东关镇,辖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人口1.38万人,其中归侨、侨眷2616人。北硿华侨茶厂成为镇办企业,保留原建制。

二、茶厂的发展与现状

北硿华侨茶厂和其他华侨农场一样,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安置大批贫侨、难侨而建设的,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归侨侨眷集中,他们来自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社会制度生活体验;二是绝大多数归侨是被迫离开异国的,在原居留地还有亲戚、朋友,他们与海外有着密切的联系;三是华侨农场负担较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高;四是广大归难侨的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他们迫切希望加快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

在与现任厂长黄志英的交流中,我们还了解到他的父母也是茶厂的职工。其母亲是印度尼西亚归侨,是茶厂拣蒂车间的一名女工,父亲黄圣厚是永春人,1958年茶校毕业后就进入茶厂工作,1982年至1983期间担任茶厂厂长,他们在茶厂相识并组成家庭。黄志英厂长的家庭情况和当时大多数在茶厂工作的归侨侨眷一样,茶厂既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也是他们安家立业的乐土。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十分关心。1985年在《关于国营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了华侨农场要走我国农村改革的道路,彻底改变现行农场的经济体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切实扩大生产经营者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特别是归难侨的积极性,促进华侨农场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确实提高归难侨的生活水平。

拍摄期间,我们与茶厂的职工进行交谈,听他们讲述茶厂的故事。原茶厂副厂长尤俊杰介绍,北硿华侨茶厂自1953年安置第一批归侨开始,先后安置了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归侨侨眷一千余人,其中,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归侨最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当地政府和归侨侨眷的共同努力下,茶厂集中力量抓生产建设,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质量也有提高。农场的主要产品“闽南水仙”和“永春佛手”(香橼)均被商业部评为一九八五年优质产品。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茶厂最辉煌的时候有两千多名职工,拣蒂车间就有1000多名女工。茶厂里有商店、学校、医院等,效益很好,厂区也非常热闹。当时,茶叶的年产量达到三万多担(相当于一千五百多吨),产值一千多万元,主要有乌龙、水仙、佛手等,销往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是福建省四大乌龙茶生产基地之一。

北硿华侨茶厂拣蒂车间一角(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茶厂的产量和效益逐步下滑,原来的三条生产线逐步关闭,到现在仅有一条生产线还在生产,茶叶的品质也相对较低,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期。

走在厂区,依然能看到茶厂初建时的厂房,各车间按照制茶工艺流程依次排布,科学合理。走进车间,听茶厂的老人们讲述制茶的工程和工艺,讲述茶厂当年的辉煌,讲述党和国家对贫侨难侨的关怀,讲述他们在此安居乐业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依稀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听到了工人们欢快的笑声,看到了工人们在车间忙碌的身影,感受到了茶厂当年的繁荣与和谐。

三、原因分析与展望

华侨农场,是一个诞生于上世纪的名词。到今天,它和它的居民们已渐渐淡出人们视线,成为封存在历史里的记忆。北硿华侨茶厂和大多数华侨农场一样,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只有现存的厂房和它的工人们诉说着它曾经的历史与辉煌。北硿华侨茶厂之所以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门前冷落,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管理的问题,也有资金的问题,但我觉得更大的原因在于制茶技术和茶的品质。茶厂的工人大多是难侨贫侨,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在茶叶种植管理、茶叶的加工制作、新技术的运用、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步伐,逐渐被淘汰。

在后期的拍摄采访中,我们从福建省南平市首批茶科技特派员刘国英的口中了解到,福建省政府为了推进茶科技、茶产业的发展,专门派出了一批技术过硬的科技人才走进茶园、茶厂、茶企,进行技术指导。他们经常走进生产经营困难的华侨茶厂,通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给他们送去技术,指导他们正确、科学地种植茶叶,管理茶园,特别是在茶叶的加工制作上给予精心指导,运用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提高茶叶品质。在科技特派员的持续帮扶下,华侨茶厂创新释放了新的生产力,茶叶的品质、品牌、口碑以及茶厂的效益得到很大的提升,市场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

“侨与茶的故事”在节目制作组的精心剪辑后于2021年5月21日下午3点与观众见面,通过新华网、东南网、华人头条、北京时间、厦门卫视、羊城晚报、台海网、直播江门、掌上武夷、今日头条、一直播12个融媒体平台对外播出。截至6月10日,累计在线观看人数突破200万,达到2628038人次。通过新华网的数据平台统计分析,讲述北硿华侨茶厂故事的那段视频热度最高,瞬时在线人数也是最多。

此次“侨与茶的故事”拍摄和直播实践是我们把“侨”元素与“茶”文化结合起来所做的一次探索,从直播的效果来看,我们是成功的。本节目不仅让观众了解到了华侨华人在海外奋斗的艰辛、对中国茶文化传播所做的贡献及爱国、爱乡、爱家的赤子情怀,还让观众对华侨农场、华侨茶厂的过去和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科学帮扶下,通过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种植、加工制作技术,不断提升原有品牌的茶叶品质,北硿华侨茶厂还能再现昔日的辉煌。

(作者系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数据信息中心副主任)

(责编:王燕华、刘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