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联基层建设部对全国侨联系统2020年度华侨捐赠情况进行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侨联系统年度接收或协助受理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侨资企业及归侨侨眷向国内公益事业的捐赠款物合计64.97亿元(含抗疫捐赠44.14亿元)。侨捐总额较2019年增加30.14亿元,增长86.5%。全国共有15个省(区、市)接收华侨捐赠超过1亿元,为历年最多(2018年4个,2019年6个)。
各地侨联上报资料显示,捐赠地域仍以传统侨乡为主,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显著。2020年,全国侨联系统接收华侨捐赠超过5亿元的省份有5个,主要位于东南部沿海地区,依次为福建、广东、浙江、湖北、上海。以上5省(市)共接收华侨捐赠40.06亿元,占全国总量的61.7%,其中福建省接收华侨捐赠数额最多,超过10亿元,占总量的19%。中西部地区接受捐赠总量低于东部地区。2020年,东部地区华侨捐赠44.5亿元,占总额的68.5%。全国侨联系统接收华侨捐赠超过1亿元的省份有15个,其中东部地区占9个。中部地区华侨捐赠14.91亿元,占总额的22.94%;西部地区华侨捐赠5.56亿元,占总额的8.56%。
捐赠领域涉及教育、卫生、文化、扶贫、救灾、抗疫等方面,主要在抗疫、教育、扶贫三个领域,占捐赠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7.94% 、15.18%、9.62%,合计占捐赠总量的9成。2020年,投向抗疫领域的侨捐总计44.14亿,占总额的67.94%,资金19.38亿元、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24.76亿元。投向教育领域的侨捐总计9.86亿,占总额的15.18%,主要用于捐建校舍、资助学生、捐赠图书以及开展各类培训。其中,捐建校舍263座,资助学生5.1万人,捐赠图书20.9万册,开展各类教育培训1015期。投向扶贫领域的侨捐总计6.25亿,占总额的9.62%,主要用于对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及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慰问、救济年老、困难群体12.2万人,捐建养老院、孤儿院、聋哑学校等253个,捐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407个。捐助卫生事业仍占一定比重。2020年,投向卫生领域的侨捐为2.93亿元,占总额的4.51%,共捐建医院、卫生院54座,捐赠医疗设备7019个,开展义诊活动3837次,受惠群众达36.1万人次。2020年,投向文化事业的侨捐为1.46亿元,占总额的2.25%,共捐建文体设施351个,捐助文体活动24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