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华侨华人研究>>侨史刊物
【华人文教】菲律宾华人宗教信仰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2021年07月08日09:39  来源:中国侨联

由于近代受西方国家长期殖民影响,菲律宾宗教氛围异常浓厚,宗教信仰对华人的观念和行为也有着深刻影响。目前有关菲律宾华人宗教信仰的研究涉及早期历史的居多,现状的较少;资料源于文献的较多,来自调查的较少,研究有待深化。

一、菲律宾华人宗教信仰的现状与特点

菲律宾华人宗教信仰与主流社会类似:天主教居绝对优势,基督教居其次,而包括佛教在内的其他宗教则相当弱势。

(一)天主教居诸信仰之首

由于是“国教”,天主教为华人信教首选,信徒数居诸信仰之首。相比信徒规模,神职人员不多。目前,全菲华人天主教堂区共有19个,神职人员共700多。与主流社会大多数信徒为“名义上的”天主教徒相似,华人信徒大多也是“名义上的”而非信仰意义上的信徒,即多为“文化教友”(cultural catholic)。

(二)基督教呈加速发展势头

目前,华人基督教教派众多、堂会林立。最大最强者为中华基督教会,在全菲有以堂会和支会为主的30个分支机构,马尼拉华人区总部约有信徒2000~3000人,包括牧师在内的工作人员约30人,外省信徒约4000多人,牧师约70人,为大型教会。其次为基督徒聚会所,在全菲共有11个聚会所,马尼拉华人区聚会所有长老6人、同工10多人,信徒几百人,全国共有长老和同工约100人,信徒约4500人,为中型的教会。再次为华侨浸信会,全国有约10个教会,马尼拉华人区的浸信会有3位牧师,信徒约500~600人,经常参加仪式者仅100多人,为小型教会。近些年,基督教会加速发展现象突出:一方面,一些天主教徒转信基督教,另一方面,基督教会吸纳了许多年青信徒。

(三)华人传统宗教渐趋式微

民间信仰颓势毋庸置疑。目前,仍开放的庙宇有供奉关帝的关夫子庙、供奉包公的包王府、供奉王爷的镇池宫和镇海宫、供奉保生大帝的宝泉庵、供奉顺正府大王公的青阳石鼓庙和供奉广泽尊王等的大千寺。除少数有求财功能的关夫子庙、包王府香火较旺外,其他庙宇均比较萧条,供奉白衣大将军、临水夫人、天封夫人妈、城隍爷等神祇的庙宇均已废弃。

佛教面临后继无人之危机。目前,全菲寺庙共计37座;男众(和尚)有20多位,女众(尼姑)有10多位、带发修行的菜姑10多位,共计40~50位。由于人才缺乏,仅少数寺庙有男众或女众驻寺,大多由居士或菜姑管理;重大仪式,各寺庙需相互借人。信徒在华人中约为1.3%~1.7%,占比很小。随着信徒老去,信众明显减少;虽有一些新侨加入,但参与较为随意。

二、菲律宾华人宗教信仰特点的成因

(一)天主教成为华人主要信仰的原因

一是天主教的“国教”地位对于作为移民和弱势群体的华人极具吸引力。早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就有华人为了特权或者扩展人际关系网络以利事业发展而皈依,这种功利性考虑至今延续。此外,教会学校办学质量较高,吸引了大量生源,其中天主教学校学生占比更高,影响了新生代的信仰。

二是本土化的天主教与华人传统宗教信仰具有相似性,华人易于适应。华人传统宗教源自中国宗教,人本主义倾向强,重视人的价值,关注宗教的工具功能而非信仰的纯正性,体现出现世性和功利色彩,在观念和制度上较为包容、灵活。天主教虽然本身较为传统、保守,但近代传播到菲律宾后已适应国情民情逐渐本土化,成为一种“民俗天主教”,具有包容、灵活、世俗的特点,在本质上与华人传统宗教相通,因此,信仰阻力较小。

三是本土化的天主教与华人传统宗教类似,参与难度不高。就内容而言,天主教对于信徒读经典并无硬性要求;就形式而言,天主教虽然仪式众多,但并不强制要求信徒参加。因此,信仰天主教比较简单,易于参与。

四是人口、时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随着菲律宾经济的起飞,许多华人出于改善居住条件的考虑,迁出马尼拉华人聚居区,分散嵌入主流社区,与主流族群混居,这种长时段分散混居的状态更有利于被主流文化吸纳和型塑。

(二)基督教信徒明显增加的原因

一是基督教在传教方面十分积极主动,更具效率和成绩。天主教在世界范围内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形成上下隶属关系,机制不够灵活。且传教仅由神父负责,信徒并不参与,由于神父人数不多,还要管理堂区事务,投入传教和公益就较有限。而基督教没有统一的体系,教会间相互独立,有决策和行动自由,不受掣肘,工作易于展开且更为高效。尤其在传教上,除了组织性宣教外,信徒个人参与也非常普遍,形成“全员传教”之形势,加之举办很多公益活动助力,因此取得了不俗成绩。

二是基督教作为在16世纪宗教改革后出现的派别,在形象上较为清新,更受年青人欢迎。一方面,基督教一些主张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以及自由平等的权利,与现代人的价值观相契合,易于得到认同;另一方面,受新教伦理观影响较大的美、英、德等国在经济上颇为成功,基督教也被视为西方现代文化的符号,颇受年青人青睐。

(三)华裔新生代疏离传统宗教的原因

民间信仰的衰落是时代进步、代际更替、教育水平提升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变迁,一些神祇的职能已被时代淘汰,如保生大帝问诊施药、临水夫人助产扶育的职能被现代医学取代;多数神祇具备的断事祈福职能往往与迷信活动紧密联系,在人们教育水平提升后,便不再认同而舍弃。

传统佛教式微主要原因在于:弘法一直以传统的法事和共修为主,对年青人缺乏吸引力;不主动对外传教,在竞争性宗教环境中不具优势;教理深奥,弘法仅靠法师,传教范围有限,有兴趣者自修困难;代际更替后,老一辈信徒凋零,新生代没有替补跟进,新侨受限于精力,参与有限,难解后继无人之危机。

三、结语

随着代际更替和融合的推进,华裔新生代在宗教信仰上与主流社会趋同的形势还会继续,传统宗教信仰的式微会进一步加剧。华人宗教信仰的中心由传统宗教信仰向主流社会主流宗教的转移,实际上反映了华人作为移民后裔、弱势群体的一种策略性选择:通过信仰上的趋同来模糊与主流族群的边界,减少差异性,以避免被差别化对待,信仰中心的转移表明传统宗教作为华人族群边界标识的作用渐趋消解。信仰人群从传统宗教向主流宗教的流动、由天主教向基督教的流动,则预示华人正努力建构一种新的宗教文化和群体形象,其中基督教信徒表现最为突出。通过强调信仰的纯粹性,基督教信徒正力图改变华人的刻板印象:华人是拜鬼神的、多神教的、功利的投机者,而塑造一种新的文化形象:华人和菲律宾人一样,信仰主流宗教,是真正的信仰者。

(朱东芹,女,历史学博士,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华侨华人社会与文化。本文摘编自《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年第2期。) 

(责编:王燕华、刘婷婷)
X